诗文 | 九日寄秦觏 |
释义 | 九日寄秦觏
哲宗元祐二年 (1087) ,陈师道因苏轼的推荐,以布衣充任徐州州学教授,结束了在汴京寄人篱下的贫困生活,乘舟到徐州去赴任。徐州是诗人的家乡,想到如今总算可以与妻儿团聚,他心中多少有点欣慰。但同时他又想到与自己一同在京求职的好友秦觏仍还困处京中,心中不禁为老友愤愤不平。时值重阳,诗人于是登高对酒,写了这首诗寄给秦觏。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首两句描写舟行风光。诗人是冒雨乘舟而行,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已是黄昏时分。这时,一阵疾风吹来,雨停了,浓云中透出一线明亮的晚霞,给水面布上了粼粼的波光。岸边丛林中的神祠上暮鸦群集,哑哑噪晚。好一幅秋晚暮归图! 然而,我们倒不如说这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 长达十年的京中困居突然之间结束了,前途似乎透出了一线光明,可是自己却已老之将至。这两句既是眼前景物的描绘,也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比兴的作用,一时间勾起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不由令他感慨不已。 “九日清樽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与亲朋好友登高聚饮的日子,可是多少年来,诗人为了谋求一官半职而到处奔波流离,穷愁潦倒,哪里还有心思去赏菊登高?真是辜负了黄花的年年怒放! 而今,他终于有了闲暇,可以过一个安安稳稳的重阳节,哪知又只能独对清樽,无法与老友共聚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诗人不禁一阵悲哀: “清樽欺白发”,怎么连这小小的酒杯,竟也来欺我衰敝,半杯酒才下肚,已令我醺醺微醉了?诗人时年三十四岁,“白发”一词,主要是说自己精竭神疲,今不如昔。这两句蕴含着诗人曲折复杂的感情,极为苍凉沉郁。他把自己此时的心情向老友倾诉,是因为他知道,只有这位与自己“潦倒略相同” ( 《除夜对酒寄少章》 )的好友,才能理解自己,而别的没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既然秦觏是诗人的知心好友,那么他的前途当然也是诗人所十分关心的。因此接下来,诗人便抒发自己对好友的怀念和劝慰。五、六两句写怀人。诗人设想: 此时此刻京中好友大概是在登高怀远吧?一定也记挂着自己! 王维曾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的名句,王勃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的名句,于是诗人糅合二意写道: “登高怀远心如在! ”意思是说: “当你登高怀远时,不要因我不在而难过,我的心永远在你身旁。” 当此节日良辰,渐入老境的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更是有增无已。“意有加”三字,充分地表达了诗人胸中的这种情意,使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紧接着诗人劝慰道: “淮海少年天下士,独能无地落乌纱?” “淮海少年”指秦觏。觏字少章,淮海人,秦观之弟。东晋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随桓温登临龙山,一阵大风吹落孟嘉的帽子。桓温命孙盛作文嘲笑他。孟嘉亦作文回敬,文章写得很好,得到了桓温的赞赏。从此这件事就成了重九登高的典故。诗人在这里运用这一典故,一方面当然有切合重阳登高,并问询秦觏有否作诗的意思; 另一方面,则是劝慰他,让他稍安勿躁,总有一天会时来运转得到当权者的青睐。诗人对好友的厄运十分不平,他不相信这位有天下大名的才士会没有春风得意的时候,所以他用了反问的句式,使这两句诗充满了愤激的情绪,既表达了自己对好友的同情和关心,又达到了劝慰好友不要泄气的目的。 这首诗结构谨严,造语妥贴,用典巧妙自然,读来恻恻感人。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记师道语云: “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这首诗就体现了他的这一论点。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