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为学一首示子侄》 |
释义 |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1),吾材之庸不逮人也(2),旦旦而学之(3),久而不怠焉(4),迄乎成(5),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6),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7),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8),卒于鲁也传之(9)。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10)? 蜀之鄙有二僧(11): 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12),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13)。”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14),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15),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6)!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17),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18)。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19);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20)。 〔注释〕(1)资: 天资秉赋。昏: 愚笨。(2)逮(dài): 及。材: 才具。(3)旦旦:每天。(4)怠: 松懈。(5)迄: 到。乎: 于。(6)倍人: 两倍于人。(7)屏弃: 丢掉。(8)圣人: 指孔子。(9)卒: 终于。鲁: 钝拙。这里指的是曾参。《论语·先进》曰: “参也鲁”。(10)常: 定规。(11)蜀: 四川。鄙: 边僻地区。(12)之: 到。南海: 我国佛教胜地之一,即今浙江省定海县海中的普陀山。(13)瓶、钵(bō): 和尚乞食用具。(14)买: 花钱雇用。(15)越: 及,到了。(16)顾: 反而。(17)恃: 依靠。(18)自败: 自己败坏自己。(19)限: 限制。(20)自力: 自求上进。 〔鉴赏〕《为学》作者彭端淑写此文的目的是给他的子侄们看的。这里的“为”可当为“求”、“做”解,即求学,做学问。但本文所提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蕴意很深。具体来说,这篇历久被人们传诵的佳作,以蜀鄙两僧去南海的故事,用以比喻志向坚定,刻苦勤奋,即使客观条件再差也能取得成功。它阐发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从而告诉人们,只要坚韧不拔,难事也能变成容易的事,所涵泳的道理至为深刻。 “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文章一开头便连用两个设问,提出万事皆有难有易这一客观现象,自然而然地引入做学问这件事也存在有难有易的事理,从而明快地点出了题旨。作者富有概括力地原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是本文的论点。它的提出,就自然地将前面揭示的朴素的辨证关系铺展开来。它说明了一个生活真理,任何事情,用心地去做,即使是难的,也会变得容易;如果不去做,即使是再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困难。学习,做学问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认真地学,刻苦钻研,就是再难的也会变成容易的;不学,或马虎地学,即便是再容易的,也会变得困难起来。作者提出论点时,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其目的,显然是为了突出《为学》的主题,确是开门见山、提纲絜领之笔。 “为之”与“不为”,“学之”与“不学”,两种不同态度、不同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论点鲜明不晦。“则难者亦易矣”,“则易者亦难矣”,指出无论是“天下事”,还是“为学”,其结果都是相同的。“为之”与“学之”,“不为”与“不学”,其结果判然有别。作者的论点提得十分简洁,句式很工整,成败取决于态度、方法的辩证关系也就得到揭示。 论点提出之后是理论论证,还是作事实论证?作者并未旁征博引,而是选取事例论证。作者所选用的是与“为学”似平并无直接论证关系的“两僧去南海”的事例来作例证,这种例证法似乎又非定向例证。然而,详读之,便可悟出其中手法的精妙。 文题《为学一首示子侄》为我们理解题旨提供了线索。这位彭老先生的子侄到底多大,有待详考。不过从辈分上看,是长辈对晚辈的指教、劝导。所以,“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示有明示、暗示之别。暗示带启发性,明示则不然; 暗示可培养人的悟性,明示则直以告谕。这位老先生不举与“为学”有直接关系的例子,让子侄们一目了然长辈的意图; 而举贫富二僧去南海的例子,让后辈领会其中所内涵的道理,悟出其中的喻意,可谓循循善诱,语重心长。 蜀鄙两僧去南海的事,取的是天下事中的些微一事。两僧有比较,一逸一劳,一勤一懒,结果自有一易一难,一成一败之别。“为学”与“天下事”等观,若仍用“为学”的事例,则长者教法似太俗,又似有强人接受之意,起不到启发效果; 作者运用了内涵的道理彼此相通的事例来启发后辈去理解其中微妙的道理,这就效果更为显著了。 无论从客观的事理,还是从文章的表现方法来看,选喻论证的方法要好得多,所以,作者举强烈对比的例子,形象地喻明只要坚韧不拔,终会将难事变为易事这个深刻的道理。 那么,作者选喻论证,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了呢?让我们欣赏一下这则简短的故事就可知道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 四川的边远地区,交通闭塞。要到几千里之远的南海,事情本身就相当困难了。艰难的事在不同对象面前,各人自会持不同态度,取不同方法,结果自然也不一样。贫富二僧均愿往南海,然而,各人做法不一,贫者凭借克服困难的毅力,不计条件; 富者想以舟代步,讲究条件。这里包涵着一个生活道理: 贫者多在艰苦环境下生活,有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思想基础,有克服困难的能耐; 富者在生活优裕的条件下生活,自尊自贵,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毅力。“子何恃而往? ”一语道破富僧的思想。去,就得有优越的外物相助。路途遥远,道路艰难,在富僧的心目中,除借助外物来克服这客观存在的困难,是不能达到目的。或舟或车皆可。不意贫僧却只要“一瓶一钵”便足够了。讲客观条件的反为条件误; 不计条件,凭恒心,靠毅力的终究得到成功。富僧积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而贫僧凭“一瓶一钵”,“越明年”已“自南海还”。这并非外界条件所致而纯属内在因素所成。关键在于“人之立志”,更在于具有为志向的实现而具备的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是克服困难的基本素质。富僧“有惭色”,惭就惭在最基本的条件不如贫僧。难道富僧“一瓶一钵”不具备吗?没有两条腿吗? 《劝学》有云: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原因在于专心一致。这篇《为学》不又是一则有益的启示吗?这位彭老先生在故事的最后略为一点: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这个反诘句,示意子侄们既要立定志向为学,又要具备那个穷和尚的精神,才能克服包括“为学”在内的“天下事”中的困难。 《为学》不象荀子的《劝学》那样运用大量比喻为证,只用一则短小故事喻托。但故事与论点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富于深刻的哲理;《为学》也没有“谓心到,眼到,口到” ( 《训古斋规·读书要“三到” 》 ),说及具体的学习方法,只是原则地指出学习要树立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其中遇到的困难。“未能蓄其本,其失又甚焉者也! ” (《茶余客话·读书五失》)这就教给后辈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中的困难的方法;指导思想上要知难而进。“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反之,“恶劳而好逸,甘食愉衣,玩日愒岁”,是什么事都别想干,什么困难都克服不了的。天下事的难和易,取决你的“为”和“不为”; 做学问的难和易,取决于你的“学”与“不学”。这朴素的辩证关系,所阐发的道理是多么的深刻啊! 本文所述思想虽为“为学”,但其中所包含的道理既深且广,因而得以广泛传诵。文章先提论点,再从容论析,插入贫富二僧的故事,娓娓动人,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作者无声色之厉,平易质朴,而又把事理阐发得至为深邃。文字短小精粹,却论述得从容不迫,反复对比,有论证的对比,且有事例对比,使人所得教育倍为深刻。 字数:3314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