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
释义

中国驻印军缅北反攻作战

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后,缅甸被日军占领,抗战前期中国主要国际交通线滇缅路由此中断。此后,美国空军虽开通了从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至昆明的驼峰空运线运送美国援华物资,但对于整个中国战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第一次入缅作战结束后不久,史迪威就于1942年7月向蒋介石提出收复缅甸的计划。随后,中、美、英三国开始磋商反攻缅甸。1943年8月美英首脑魁北克会议期间,罗斯福与丘吉尔决定于当年冬天从印度进入缅甸开始反攻,并为此成立盟军东南亚战区,由英国蒙巴顿将军任统帅,史迪威任副统帅。
由印度突入缅甸的作战任务主要由中国驻印军承担。1942年中国远征军一部从缅甸退往印度。根据史迪威的建议,在印度的中国军队集结于比哈尔省的蓝姆伽地区,接受美国租借法案所提供的物资和美国军官的训练,并由驼峰空运线的返程飞机从中国国内运送官兵至印度,补充兵员。驻印军由史迪威任总指挥,1943年1月刚编成之时仅有新一军,军长郑洞国,下辖新二十二、新三十八师,另有直属三个炮兵团、两个工兵团和汽车兵团等[1]
1943年9月,驻印军根据盟军东南亚战区的反攻计划,制定缅北作战计划,决定于12月中旬向缅北发起攻势,于攻势开始前集中于印度东北的雷多附近,待雷多至新平洋公路完成后即向新平洋突进,攻势作战的第一目标为孟拱、密支那一线[2]。在这之前,1943年1月27日,驻印军工兵第十、第十二团开拔至雷多,协同美军两个工兵团及三个工兵营,开始修筑由雷多至印缅边界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新三十八师先遣部队也深入野人山区,掩护中美工兵筑路,并于三四月间击退企图干扰中美联军筑路计划的日军。9月,雨季结束,中印公路修筑加快,而完成训练、准备补充的驻印军各部也渐次抵达雷多。驻印军总指挥部遂于10月10日令新三十八师以掩护筑路的先遣部队南向攻击前进[3]。缅北反攻战由此拉开序幕。
从印度进入缅北是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山区,山脉与河流皆南北纵向,东西间交通隔绝,形成狭长的河谷,地形险要。驻印军进入缅北后首先面对的是日军沿胡康河谷设置的防线。10月24日,新三十八师第一一二团由缅北野人山向胡康河谷的大洛、新平洋、于邦一线推进。10月29日,攻克新平洋。11月初,第一一二团向于邦发起进攻。于邦是日军第十八师团防守胡康河谷的重要据点。日军“凭借于邦既设阵地工事之强固,顽强死守,以待其后续部队之到达”。第一一二团因兵力有限,无法突破日军防线,双方形成对峙。此时,日军第十八师团从滇西抽调第五十五、五十六联队增援于邦。11月22日,日军增援部队进行反扑,偷袭第一一二团指挥所,并将第一营包围。第一营官兵被围不惊,粮食耗尽后以芭蕉充饥,坚持月余。12月中旬,新三十八师另外两团抵达前线。21日,师长孙立人亲临前线部署第一一四团主力直趋于邦,随后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亦抵达前线。24日凌晨,新三十八师向于邦日军发起总攻,“先以山炮向敌阵地施行一小时之攻击准备射击,继以步兵实行果敢之冲锋”,“如此经一周连续之攻击,卒于十二月廿九日晨将于邦敌阵完全攻占”。此役击毙日军军官11人,士兵173人[4]。于邦之战虽是局部性小战斗,却极大地提高驻印军官兵战胜日军的勇气,成为此后缅北反攻中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信心来源。而日军战史则记载:“历来的行情都是日军一个大队(团)对付中国的一个师而绰绰有余。尤其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十八师团与中国军战斗,更有最强的自信心。岂然胡康河谷的中国军无论在编制、装备或战法与训练上都完全不同,——使我军损失惨重。”[5]
在攻克于邦的同时,驻印军于12月28日令新三十八师为左翼,新二十二师一部为右翼,分别向太白家、大洛一线攻击。新二十二师取道丛山密林,辟路迂回推进,出敌不意发起进攻,于1月31日攻占大洛。新三十八师则以两路夹击,于2月1日占领太白家[6]
攻占大洛、太白家后,驻印军继续以新三十八师为左翼,新二十二师为右翼,向缅北门户——孟关攻击前进。日军第十八师团在师团长田中信一指挥下,利用河川沼泽和既设阵地沿大奈河布防,并以优势炮火封锁渡口和各道路。驻印军避免正面攻击,以新二十二师由右翼迂回至孟关以南、北、东三面,先夺取孟关外围。新三十八师则由左翼作大规模迂回,直趋深入敌后,接连占领马高、拉树卡等处,肃清大奈河以北之敌,对日军形成钳形攻势。新二十二师遂从三面围攻孟关,经过激战,于3月5日攻克该地。整个孟关之战,驻印军毙敌1400余人,重创日军第十八师团[7]
日军第十八师团从孟关溃逃后集结至瓦鲁班,准备伺机反扑。驻印军截获日军此项命令后,当即兵不解甲,马不停蹄,分数路迅速南进追击败敌。此前美军一部已抵达瓦鲁班,但因攻击未得手而于3月6日后撤。新三十八师获悉后立即急行军增援美军,突击当面之敌。新二十二师主力沿公路南进。坦克第一营则超越追击逃敌,至瓦鲁班以北与敌遭遇,“即以炽盛之火力,纵横扫射,死尸累累,枕藉道途。当于遗尸中捡获十八师团司令部关防一颗。”9日,驻印军攻克瓦鲁班。“此后,败残之敌,毫无斗志,节节溃退。”15日,丁高沙坎被攻占。从而将胡康河谷之日军全部肃清[8]
从瓦鲁班败退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在瓦鲁班以南30公里的坚布山隘口部署防御阵地,企图阻止驻印军推进。接连败退的日军此时已疲惫不堪,构筑工事也进展缓慢[9]。驻印军不予敌喘息之机,立即向坚布山隘口进攻。由于受日军火力瞰制,且隘口树木茂密,迂回困难,驻印军仰攻深感困难。因此在新二十二师正面攻击之时,新三十八师从东面辟道迂回,截敌后路。随后南北夹击,于3月29日完全攻占坚布山隘口。
坚布山隘口为胡康河谷与孟拱河谷的分水岭,占领隘口后驻印军即进入孟拱河谷。孟拱河谷纵长约110公里,平均宽度不及10公里。河谷南端的孟拱城有铁路和公路与曼德勒、密支那连接,战略地位重要。日军退守孟拱后,获得兵员和物资补充,沿河谷设防,企图逐次抵抗。驻印军仍以新三十八、新二十二师为左右两翼,分沿公路以东和公路并列南下。至4月底,新三十八师已攻占高利、马兰等据点。5月3日,新二十二师在坦克营和美军飞机支援下,对英格坎陶发起猛烈攻击,并一举突破日军阵地。
5月以后,缅北进入雨季,行军作战日益困难,日军则期待雨季迟滞驻印军进攻。但驻印军为迅速打通中印公路,不顾恶劣天气,继续推进。新三十八师一部从深山里开路,冒雨忍饥,兼程急进,向加迈以南迂回,于5月26日强渡南高江,占领西汤,切断加迈与孟拱间交通。正面日军在后路被切断后,无心应战,逐渐后撤。新二十二师遂于6月初突破日军马拉高阵地,逼近加迈。日军为挽回败势,以增援兵力集中于加迈,全力反扑,但未能得逞。6月16日,加迈在新二十二师和新三十八师一部协同猛攻下被占领[10]
在攻克加迈前,驻印军总指挥部于6月11日令新三十八师主力会同英印军一个旅奇袭孟拱。新三十八师即由师长孙立人亲率第一一三、一一四团冒雨向孟拱秘密急进。此时孟拱地区日军有第十八、第二、第五十六师团各一部,总兵力约达一个师团,在人数上占优。6月18日,第一一四团进入孟拱北部地区,恰逢英印军一部五百余人在孟拱东南进攻中遭日军反扑并被包围,紧急之中向新三十八师求援。第一一四团一部连夜冒雨强渡大雨后水涨流急的南高江,于20日向日军发起进攻,成功地救英军于危急之中。随后经两昼夜激战,第一一四团占领孟拱外围据点,将城中之敌完全包围。23日,第一一四团向城区攻击,经两日激烈之巷战,于25日完全占领缅北重镇孟拱[11]
在这之前的4月上旬,当驻印军主力越过坚布山隘口向孟拱河谷攻击前进时,驻印军总指挥部以奇袭密支那为目的,将刚到战场的新三十师第八十八团、第五十师第一五○团与美军两个步兵营组成中美混合突击支队,由美军米尔准将任支队长。密支那是缅北最大城市之一,亦是缅甸铁路北端的终点,沿铁路南下可达孟拱、曼德勒、仰光。另有公路南接八莫至腊戍,与滇缅公路相连;西经孟拱至胡康河谷,衔接正在延伸的中印公路。城郊还有机场,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于4月下旬以孤军从古树蔽日之山区挺进,沿途克服种种险恶的自然环境,排除日军轻微抵抗,经二十余日之努力,突进一百多公里,于5月15日迫近密支那附近,并切断密支那与孟拱间公路。由于中美突击队推进神速,日军毫无准备,因此5月17日向密支那机场发起进攻时,日军猝不及防,机场被一举攻占。早在雷多待命的驻印军两个营随即空运抵达。此后,驻印军其他部队亦相继空运降落密支那。
中美混合突击队于攻占密支那机场当日即向市区开始攻击。守城日军总数约有三千余人,依据市区建筑物及预设之坚固工事顽抗。双方攻守激烈,伤亡重大,不少阵地数度在敌我之间易手。更因大雨滂沱,攻势进展甚慢。史迪威为此三次撤换前线指挥官,最后交由新三十师师长胡素接替美军将官指挥前线作战[12]
7月7日,为纪念“七七”抗战七周年,驻印军向密支那日军发动全面进攻。激战整日,驻印军仅推进百余码。此后,攻城各部均以坑道攻击方式,挖壕推进,每日前进一二百码不等。7月下旬,驻印军增援部队陆续抵达密支那前线,遂对日军展开总攻,逐步向市区推进。至31日,大半市区已被攻占。次日,指挥防守密支那的日军水上源藏少将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13]。8月2日,第五十师组成敢死队百人,携带轻便武器,分组潜入日军后方,将日军通讯设施完全切断,并猛烈攻击其指挥所,日军防线完全崩溃。8月3日,经两个半月血战,密支那终被驻印军攻克[14]
密支那一役,驻印军毙敌两千余人,俘获七十余人[15]。此战胜利,意义重大,不仅使驻印军完全掌控缅北各要点,而且使驼峰空运线可南移至安全航线,从而使空运量急剧增长,且以雷多为起点的中印公路也得以迅速延伸。
驻印军攻占密支那后,所属部队包括新从国内空运至印度的部队编为两个军,新一军由孙立人任军长,辖新三十、新三十八师,新六军由廖耀湘任军长,辖第十四、新二十二、第五十师。在史迪威调离中国后,驻印军由美国中将索尔登任总指挥,原新一军军长郑洞国任副总指挥。
10月中旬雨季将过之际,驻印军在休整两个月后,南进向八莫发起进攻。八莫位于密支那以南,地处中缅边境要冲,是中印公路从密支那南下进入云南的必经之路。驻印军以新一军为左翼,沿密(支那)八(莫)公路向南推进;以新六军为右翼,沿孟(拱)曼(德勒)铁路转进八莫以西地区。
左路的新一军以新三十八师为第一线兵团,新三十师为第二线兵团,于10月21日沿密八公路向南攻击前进。10月29日,新三十八师攻占八莫外围据点庙提,肃清太平江北岸日军。太平江水流湍急,而庙提对岸地形险要,日军又构筑坚固工事,渡河困难。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亲临前线调整部署,以一部在正面继续进攻,而将新三十八师主力转移于左翼山地,由太平江上游铁索桥渡江,实施迂回进攻。从太平江上游迂回的部队渡江后,与在庙提正面攻击的部队相互呼应,连克莫马克、曼西,突进至八莫东南,切断八莫、南坎间公路。至11月中旬,已将八莫团团围住。
日军在密支那被攻陷后,为阻止中印公路打通,继续从缅南向八莫、南坎增兵。增赴八莫的日军在8月中旬抵达后,即赶筑工事,企图死守。新一军包围八莫后,对城区发起进攻。至11月底,新三十八师将主力全部调至八莫前线,在陆空密切协同下,加紧围攻,逐步缩小包围圈。日军虽数度反扑,均遭击退。激战至12月15日,八莫被驻印军完全占领,日军守城司令原好三大佐以下官兵大部被歼,仅六七十人乘黑夜泅水逃窜[16]。八莫之战后不久,新六军第十四、新二十二师奉调空运回国。
当新三十八师围攻八莫之时,驻印军为争取战略主动,避免因日军死守八莫而推延战局进展,于11月19日令第二线兵团新三十师南下对南坎发动攻势。南坎位于八莫东南百余公里,距中国边镇畹町仅六十余公里,在八莫被攻占之后,是阻隔缅北与滇西间相连的惟一重要据点。日军在此设有重兵防守,并修筑坚固阵地。
新三十师于11月下旬分三路沿八南公路和两侧山地南进。12月初,在康马、南于一线与从南坎企图增援八莫的日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战况惨烈。日军反复增援猛扑,驻印军官兵奋勇御敌,均将其击退。12月中旬,新三十师一部向日军正面防线左侧迂回,突入敌后,将八南公路切成数段。27日,一举攻占劳文及其西北的飞机场。由于日军主力布置于南坎正面,当面攻击损伤太大,驻印军决定再采取迂回、奇袭并用的战法,向南坎西南大规模迂回。1945年1月5日,新三十师和新三十八师各一团开始翻越崇山峻岭,秘密迂回。7日起大雨连续三日,山洪暴发,山路泥泞,人马行动困难。但驻印军官兵不畏艰难险阻,奋勇向前,钻隙突破,偷渡瑞丽河,于1月14日进抵南坎西南侧。随后星夜突进,于15日上午一举袭占南坎。正面防守之敌,在南北猛烈夹击下,也几乎全部被歼,仅少数残敌零星溃逃[17]
攻克南坎后,驻印军乘胜继续攻击前进,以使中印公路早日通车。1月16日,驻印军以新三十师围歼老龙山之敌,以新三十八师沿公路向东进攻中印公路上日军最后一个据点芒友。新三十八师推进中,相继攻占色兰、苗西等芒友外围据点,并于1月21日与远征军第一一六师第三四八团取得联络。23日,芒友日军纠集主力分三路进行反扑,被驻印军击溃。新三十八师另一部则向南迂回,切断日军退路。随后驻印军向芒友发起总攻,经两日激战,于27日上午攻占芒友[18]。新三十八师与远征军第九、第三十六、第八十八师胜利会师。中印公路终告打通。
芒友被攻占当日,新三十师经过5日激战歼灭老龙山阵地的日军。打通中印公路后,驻印军沿滇缅公路南下乘胜攻击日军。日军此时以第五十六师团主力和第二、第十八师团一部,企图利用滇缅公路沿线天险要隘继续抵抗。2月11日,新三十师主力强渡南开河,进入山地与敌激战,将其击溃后突进。14日,向贵街发起总攻,于当日午后2时占领贵街。新三十师乘胜向南进击,于新维以北十英里处遇日军依山隘顽抗。新三十师除从正面对敌猛攻外,以两侧部队向敌侧背压迫。19日,正面部队乘敌军心动摇之际,一举突破日军主阵地。次日晨,又乘大雾弥漫冲入新维市区,苦战三小时,全歼守敌,攻克新维。
2月23日,驻印军以新三十八师主力超越新三十师,沿公路分三路南下,直指腊戍。日军在新维、腊戍间山地隘口扼险死守。新三十八师官兵在坦克、炮火掩护下,奋勇向前,连克日军沿路据点。3月6日晨,进抵老腊戍,完成对腊戍包围态势。次日,攻占飞机场和火车站,并突入市区,展开白刃巷战。3月8日,完全攻占腊戍[19]
新一军在攻克腊戍后,以新三十八师沿滇缅公路继续向西突进,于3月24日与新六军第五十师胜利会师于细胞。3月30日,第五十师与英军在乔梅会师。至此,驻印军胜利完成缅北反攻任务。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9: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