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东京梦华录》序 |
释义 | 《东京梦华录》序仆①从先人, 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②到京师, 卜居③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④之下,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 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⑤,雪际花时, 乞巧登高⑥,教池⑦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朱帘。雕车竞逐于天街, 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 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⑧争凑, 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⑨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管喧空, 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⑩教池,拜郊孟享, 频观公主下降, 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 冶铸则立成鼎鼐(11)。观妓籍则府曹(12)衙罢, 内省(13)宴回,看变化则举子唱名(14), 武人换授(15)。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16), 一旦兵火(17)。 靖康丙午(18)之明年, 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19)。暗想当年, 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裛昔(20), 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 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21)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22),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 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然以京师之浩穰(23),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 不无遗阙,倘遇乡党宿德(24),补缀周备, 不胜幸甚。此录语言鄙俚, 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 绍兴丁卯(25)岁除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四库全书”本《东京梦华录》) 注释 ①仆——作者自谦之辞。②崇宁癸未——公元1103年。崇宁为宋徽宗年号之一。③卜居——选择定居之地。④辇毂——皇帝的车驾。⑤灯宵月夕——灯宵,指农历正月十五灯节。月夕,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⑥乞巧登高——乞巧,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传说牛郎织女相会, 民间女子此日向织女乞巧。登高,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⑦教池——本教习水军之池,此泛指供游赏的池塘。⑧八荒——八方荒远之地。⑨寰区——天下。⑩“瞻天表”句——天表,帝王的仪容。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11)鼎鼐(nai)——烹饪器具。(12)府曹——指官署。(13)内省——指宫内。(14)唱名——科举殿试后,皇帝呼名召登第进士。(15)换授——斟酌才能而授以官任。(16)厌足一满足。(17)兵火——指1127年金兵攻占汴梁。(18)靖康丙午——1126年。(19)桑榆——喻晚年。(20)曩(nang)昔——从前。(21)庶几——希冀。(22)华胥之国——传说中的仙国。《列子·黄帝篇》记,黄帝曾梦游其地。(23)浩穰——广大丰富。(24)乡党宿德——乡党。乡里。宿德,年老德高之人。(25)绍兴丁卯——公元1147年。绍兴为宋高宗年号。 赏析 我们今天读这篇序文, 自能品味出此中饱含了多少国土沦丧的沉痛与今昔兴亡的感慨。 序文从作者自身亲见亲历的角度,以形象的再现与主观的抒怀结构全文。先以追忆汴京沦亡前的繁华景象,寓情于事,是横向的铺叙,形象的再现;然后写成书缘由,情事并茂,是纵向的叙写,重在主观的抒怀。 抒写汴京昔日景象,勾勒当年故都的繁庶,构成全篇的主旋律。以“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为纲,提炼出一连串典型事例予以形象概括,层层铺叙,落墨纵横。“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作者仅以此八个字、老少两代人的状况,将“太平日久”的文化背景勾勒出来。这一笔,实际写出了深层的社会心态,并与这一层最后之句“一旦兵火”应对,铸成力透纸背的史笔。在描述昔日盛状时,作者叠书历数,将节令风俗、建筑贸易、茶楼酒馆、游戏音乐……种种情状绘现在读者面前;就人物说, 自皇帝至举子再至歌妓,无所不包,足见作者形象概括的艺术腕力。 收煞余韵写成书缘由。作者自追忆昔日汴梁引出感慨:“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表达出流亡江左后对旧日京都社会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由此眷念而恐其湮灭无闻, 由恐其湮灭而生出记述的动机,于是“省记编次成集”;记述后又恐其有“遗阙”,于是再生“乡党宿德,补缀周备”的希冀,由希冀再申述全书为文所以“语言鄙俚”是“欲上下通晓”的苦心。步步叙来,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亦逐层加深。而此中插入以“梦华录”名书之因,更加重了对旧日京都繁华过眼、“一旦兵火”的亡国恨,为此段直抒胸怀的文字布上了浓重的悲概氛围。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