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专一阶段
释义

专一阶段

初学书法,当先求平正,以专一为尚,在各种书体中,篆隶、楷书是“先求平正”最理想的书体。凡以篆隶为主者,当兼攻篆刻;凡以行草为主者,当先学楷书。学篆当先学小篆,隶则当先学汉碑,至于楷书虽有六朝碑刻墓志以及唐人楷法之分,但笔者以为打基础仍以唐碑为好,求变化则可继临北碑。
由上观之,打基础又有二条路可作为起点:一条是从根本着手;一条是从法度着手。从根本着手者,以篆隶为尚;从法度着手者,由唐碑为尚。由于起点不同,从而产生 “质朴”和 “妍美”二大不同流派的书风。
以篆隶为尚者,又当时时兼习楷法;以行草为尚者,又当时时旁通篆隶。前者可于“质朴”中求变化;后者可于 “妍美” 中求质朴,庶可免偏胜之弊。
篆法圆,纯用中锋;隶法方,兼用侧锋。秦碑力劲,汉碑气厚,这二种书体都以质朴相胜。赵宦光 《寒山帚谈》谓: “学书须彻上彻下,上谓知其本原来源,下谓采其末流孙支,知本则意思通而易为力,求源则笔势顺而易为功。”篆为圆笔之祖,隶为方笔之祖,而结构皆端庄平正,因此最适宜于打基础之用。这种创作方法以清人运用得最多,如李瑞清 《跋自临散氏盘全文》曰: “书法虽小道,必从植其本始。学书之从篆入,犹为学之必自经始。”故书法务必以篆隶为尚,以质厚为本,篆隶就好比树木的根干,行草犹树木之枝叶;篆隶又好比江河之本源,行草犹江河之支流。根之不存,枝叶安附?源之不浚,流必不远。故凡志于书者,务必以本源为求,以篆隶为尚。
一般地说,初学书法,当先学唐碑,唐人楷法成熟,矩矱森严,结字端庄,用笔精到,有匀称和谐之美,因此最适宜于初学者入门,特别是孩童时期,务必脚踏实地的从法度入手,初学既正,一生受用无穷。王虚舟《论书剩语》曰: “魏晋人书一正一偏,纵横变化,了乏蹊径。唐人敛入规矩,始有门法可寻,魏晋风流,一变尽矣。然学魏晋,正须从唐入,乃有门户。”又曰: “唐人各自立家,皆欲打破右军铁围,然规格方整,转不能变,此有心无心之别也,然欲自然,先须有意;始于方整,终于变化,积习久之,自有会通处,故求魏晋之变化,正须从唐始。”唐人楷法具有行草用笔最基本的点画与形质,虽盘纡于虚,使转无形,但与行草的笔势却一脉相承,楷书写到圆熟时,放之便是行草。学习楷书可以锻炼笔力,练就扎扎实实的沉著功夫,写得极劲健沉著时,放至行草,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奔放中不失精到。另一方面,楷书结构端庄匀称,点画妥贴,能将楷书结构写熟,形体端正,放至行草,自然能于纵横变化中不失情理,所谓“知其常而后能通其变”,因此初学书法务必从大楷入手,能将千钧之力运用到极微妙的地步,其变化轻灵,自然得心应手。
唐人楷书各具特点,如虞世南之圆融、欧阳询之方劲、褚遂良之活泼、颜真卿之丰腴、柳公权之清刚、李北海之体势,初学者可选择一家,以为根本。梁同舟《频罗庵论书》云: “凡人遇心之所好,最易投契。”临摹古代碑帖,不可强求一律,而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人的年龄、气质、习惯、个性、爱好以及书写水平和理解能力而选择相应碑帖,这样才能与帖意切而情笃,易于上手。
及至择定一家后,门庭既定,脚跟牢把,朝夕沉酣其间,先从形似着手,务使笔笔肖似,从形似中求古人笔法,此时便可以采用 “临帖”和 “读帖”的方法双管齐下。孙过庭《书谱》中谓: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唯观察得精,方能临写得似。
临帖时贵在息心静气,精神专注,一点一画力求像本,此时心中只有此帖,不可稍参己意,一笔不可苟且,一念不可他移,一有己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近人学书,多尚意临,信笔涂鸦,随意挥洒,此欺人之作,实自欺也,正如翁方纲 《苏斋题跋》中所谓: “愚最不服临古帖以不似为得神,形之不似,神于何似?”只有从形似中才能得到古人的用笔方法。因此临摹碑帖时,当先从基本点画入手,特别是起笔、收笔、转折过渡处要一一运用纯熟,然后求结构装束,力求匀称妥贴;结构既熟,然后求笔势,其左右萦拂,上下衔接;既得形势,然后求笔意,如此循序而进,则不难得其神髓。
形似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从形似中摸清用笔的内部规律,在于由形及法,由法循理,从而达到神似的境界。梁𪩩 《学书论》中说: “学古人书,须得其神骨、魄力、气格、命脉,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若徒以形似为尚,依样描画,势必为形式所拘,终生不悟所致之由。因此凡善学者,必须能从形似中得笔法,于结体中得笔势,于章法中得笔意。姚孟起 《字学忆参》中曰:“离形得似,书家上乘,此中消息甚微。”所谓 “离形得似”即在形式上跳出了古人的樊篱,在精神上又暗合古人之理法,自出机杼,优游笔端,生发无穷,灵妙不测,正如刘熙载《书概》中所谓:“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因此,临摹古人碑帖,当以神似为目的。
读帖和背帖是通意炼神的重要方法。
读帖得之于心,临帖应之于手。只读不临,则手不从心;只临不读,则心不从手。读帖不但能增强记忆,而且可以领悟到古人的笔意。读帖又有细观远察之法,所谓“细观”即相逼而视,观其点画精妙处,如起止、转折、血脉、过笔、折搭、肤肉、筋骨以及浓淡枯润等,思其运笔之理,心领而神契之,则落笔自有会悟。所谓“远察”即总观大局,领悟其整幅字之间的精神实质、气韵风度,正如黄庭坚 《论书》所谓: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会之于心,则下笔时随人意,自得古人笔法。”细观察形,远观察神,不但有助于初学者对古人笔意的领悟,而且有助于初学者对古人神情的理解。故读帖如刺绣,首尾神往,一针不可放过;观帖如相人,当观其神情风度,岂能徒相其耳目手足,只有这样才能了然于心,达到理解,臻于会悟,才能更有效地临摹古人碑帖。
在临摹碑帖的阶段,还要能时时离开碑帖,以此碑此帖的笔意去抄写一些诗文,力求与原帖笔意相符,如不如意处,又要与原帖相校,相比之下,始恍然大悟,然后再临再背,如此往复,逐步培养自己离开帖的能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背帖”能使古人结构默识于心,“校帖”能使古人笔意应之于手。赵宦光 《寒山帚谈》中谓: “凡玩一帖须字字经意,掩卷记忆,不能记忆,开卷更玩,必使全记不忘而后已。”特别是对于一些古代摩崖石刻,如泰山 《经石峪》、《铁山摩崖》,手不能摹者摹之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然后指挥如意。由上可知,通过临帖、读帖、细观、远察、背帖、校帖等方法,目的在于遗貌取神,得古人用笔之意。
在专一阶段,也是由生至熟的阶段。但这一阶段的一个 “熟”字主要乃处于 “形熟” 的初级阶段。所谓 “形熟”即包世臣 《艺舟双楫》中所说的: “闭目凝神,将所习之字,收小如蝇头,放大如牓署以验之,皆可在睹,乃为真熟。”这一阶段,初学者由学力未到,心手相违,或畏惧生疑,运用迷于笔前;或臧否不决,振动惑于手下的生疏境地发展到出于“他神”的“形熟”境地是要花很大功夫的。“熟”不贵在形,而贵在法,规矩虽可以言传,但神妙却必须悟入,只有在规矩烂熟之后方可悟入。因此,这一阶段又贵乎由形及法,从一点突破,能将此家吃透,自然能举一反三,也就为第二阶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梁同书 《频罗庵论书》曰: “日书三五百字,不可间断,至半年一年后,自然渐熟,熟则骨力强,步伐齐,心胆大,性灵出。”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熟练是依靠无数次反复的练习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行动方式,它通过眼和手合乎规律的强制性活动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实践证明,开始时所受到的约束愈严,以后在创作中所获得的自由也就愈大,所以这一阶段不独要形熟,而且要法熟,务使一点一画,皆从此帖中来,扎扎实实地打好根基。
专一阶段以篆隶楷法为尚,力求平正。凡写字的人,似乎都有一个体会,即深感楷法甚难,不易求工,常常有一笔一画数十日苦练,也不能与原碑相似者,至于结构,更难与古人合辙,如笔画无俯仰照应,则体势涣散,特别是唐碑,一画有一画步位,一字有一字步位,稍有走作,便不自然。此时每易生忿恨之心,时萌退缩之意,如触墙壁,全无入路,若意志不坚者,则半途而废,岂不可惜。其实自觉“山穷水尽”之时,正是“柳暗花明”之日,最要咬紧牙关,心愈坚,志愈猛,功愈勤,吾之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自然壅极则通,否极泰来。学书之法,最不可求速效,贪捷径,而犯躁急求成之心,这是一种细水长流、水到渠成的 “慢生活”,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有一分功力,便有一分本领,能将此家领悟透彻,精深有得,方可做中段功夫,万不可越级躐等。一般地说,专一阶段大约需要花五至十年功夫。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