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与海明威相见①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 |
释义 | 与海明威相见①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1957年春天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他偕同妻子玛丽·威尔希漫步走过巴黎圣米歇尔大街时,我一下子便认出了他。他在街对面,正朝着卢森堡公园那个方向走去。当时他虽然已经59岁②,但当他出没于一个个旧书摊、隐没在巴黎大学青年学生的人流中时,竟显得那样生气勃勃,富有活力,人们哪里会想象到,他的一生只剩下最后四年时间了。 瞬间,我仿佛像以往那样,觉得自己被分割在自我的两个对立的角色之间。我不知道是否应该上前请求谒见,还是穿过林荫大道,向他表达我那谦卑的钦慕之心。但不管出于哪种原因,我都感到极为不便。我只是把两手握成杯形放在嘴边,如同丛林里的壮汉那样,站在人行道上,朝对面大声喊道:“艺——术——大——师!”欧内斯特·海明威明白,在这一大群学生中不可能会有另一位大师的,于是他转过身来,举起手,亮着孩子般的嗓音,用卡斯蒂利亚语对我高声叫道:“再见了,朋友!”这就是我见到他的唯一时刻。 那时,我是个28岁的哥伦比亚记者,曾发表过一篇小说,并获过一次奖,但我当时却游荡在巴黎街头,毫无目的和方向。我的文学大师是两位各具特色的北美小说家。那时,我读了他们发表的每一部作品,但我并没有将这些作品当作一般读物来读,而是作为文学想象中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却又各自独树一帜的风格来仔细研读的。一位大师是威廉·福克纳。我从未有过眼福见到他,只能在梦里想象,他就是卡蒂埃·布莱森拍摄的著名相片上的那个衣着朴素的农夫,只见站在他身旁的是两条小狗,他那长长的衣袖连同手就搭在狗的身上。另一位大师就是从街对面向我道别的那个生命短暂的人,他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是: 我生活中仿佛发生过某件事,而且这件事总是萦绕我的一生。 我不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小说家读别人的小说只是想领会这些小说是怎样写出来的。我相信这话千真万确。我对浮现在纸页表面的那些秘诀并不满足: 我们翻过书来就会发现隐于其间的缝口。我们以某种不可言喻的方法把书分解到它的实质部分,在弄清楚了作者的发条装置之奥秘后,我们再把它回复原样。但把气力花在分解福克纳的书上,则是令人沮丧的,因为他似乎没有一个写作的有机体,而是盲目穿过那圣经的宇宙,宛如一群放在满是水晶玻璃的店铺里的山羊。人们力图剥去他纸页表面的东西,但随即映入眼帘的便是弹簧和螺丝钉,不可能再回复原样了。相比之下,海明威的灵感要少些,激情和狂热也少些。他极其严肃,把那些螺丝钉完全暴露在外,就像装在货车上那样。也许鉴于那个原因,福克纳便成为一位与我的心灵有着许多共感的作家,而海明威则是一位与我的写作技巧最为密切相关的作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书本身,而且还有他在写作这门学问的技巧上的造诣确实令人惊叹折服。他在巴黎与乔治·普林普顿的历史性会见中,始终阐明了这样一点——恰好与浪漫主义的创作观相反——言简意赅对写作是颇为有益的: 一个主要的困难就是如何把词句组织好;难以写下去时,重新读一读自己的作品还是颇为值得的。这样可以使自己时刻记住: 写作始终是艰苦的劳动;一个人可以在任何地方写作,只要那里没有来客和电话就行了;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新闻工作埋没作家的才华之说是不真实的,与其相反的是,只要他迅速摆脱这个职业就行了。“一旦写作变成你的主要癖好和极大的快乐”,他说,“那么只有死亡才能止住它”,最后,他对我们的教诲是,他发现,当一个人知道第二天该从什么地方接下去写时,那么他当天的工作就必须停下。我认为,我此外再没有得过任何写作方面的忠告了。这不多不少,正好是医治作家那最可怕的忧郁症的灵丹妙药: 因为作家早晨起来常常面对着空空如也的一页稿纸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 海明威的所有作品都洋溢着他那闪闪发光、但却瞬间即逝的精神。这是人们可以理解的。像他那样的内在紧张状态是严格掌握技巧而造成的,但技巧却不可能在一部长篇小说的宏大而又冒险的篇幅中经受这种紧张状态的折磨。这是他的性格特征,而他的错误则在于试图超越自己的极大限度。这就说明,为什么一切多余的东西在他身上比在别的作家身上更引人注目。如同那质量高低不一的短篇小说,他的长篇也包罗万象。与此相比,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华在于使人得出这样的印象,即作品中省去了一些东西,确切地说来,这正是使作品富于神秘优雅之感的东西。当代一位伟大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也有着与之相同的局限,不过他并不想超越这些限度。 弗朗西斯·麦康伯③对狮子开的那一枪表明,作为打猎这门课也有不少学问,但这一枪也是作为对写作这门学问的一个积累总结。一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描写一头利瑞尔公牛擦过斗牛士的胸部,犹如“猫转弯子”而返回头来。我十分谦恭地认为,那种观察在某种蠢举中是一个富有灵感的部分,而这种蠢举只有最庄重的作家才具备。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可以发现这种简单而又令人眼花缭乱的东西比比皆是,它揭示出这一观点: 写作如同冰山,如果要想得到下面的八分之七部分的支撑,就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重技巧无疑是海明威始终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博得声望的原因所在,他往往以其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来赢得声誉。他在谈到《丧钟为谁而鸣》时说,他对于这本书的构思没有一个预先想好的计划,而是在每天写作时都有所发明创造。他没有被迫承认: 这是显而易见的。相比之下,他那瞬间即激起灵感的短篇小说则是无懈可击的。正如五月的一个下午,他在马德里一家膳宿公寓里写下的那三篇小说那样,当时一场暴风雪迫使圣伊希德罗城的节日斗牛赛取消了。正如他告诉普林普顿的那样,那三篇小说分别是: 《杀人者》、《十个印第安人》和《今天是礼拜五》,这三个短篇都得到权威人士的鉴定。根据我的鉴赏力,沿着这条线索看去,他的力量最为压抑的一篇就是其中最短的一篇: 《雨中的猫》。 但是,即使《过河入林》看上去好像是在嘲弄自己的命运,在我看来,这部最不受青睐的小说却是最有魅力和最富于人性的。正如他自己披露的那样,这本书开始写时,是当作短篇来处理的,后来写偏了,误入了长篇小说的红松林中。要理解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这么多结构上的缝隙,确实是很难办到的。同样,看出这么多文学结构上的误差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而且对话又是那么矫揉造作,甚至是凭空杜撰出来的,然而这些却又出自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巨匠的手笔。这本书1950年问世时,招来的批评是猛烈的,但也是不正确的。海明威感到自己承受了巨大的伤害。他在哈瓦那为自己作了辩护,他拍了一份充满激情的电报,这对这样身份的作家来说,未免显得有失尊严了。这本书不仅是他的最佳之作,而且还是他最富于个人感情的作品,因为他是在一个动荡不定的秋季的早晨写完这本书的,当时他对已经逝去的那些不可弥补的岁月怀有思念之情,对生命之余的最后那几年有着令人心碎的预感。他从没有在任何一本书中把自己放在这种与世无争的地位。他怀有一种完美的温柔之感,并没有感觉到一种使他的作品与生活结为必不可少的感情的方式: 胜利是徒劳无用的。他的主人公死得那么平静、那么自然,但却孕育着他本人后来自杀的不祥之兆。 当一个从事创作的人活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怀有这样强烈的感情和慈爱之情,他就不会采取任何方式使自己的作品脱离现实生活。在圣米歇尔广场的那家咖啡馆里,我花费了许许多多的时光来读书;因为在他看来,这家咖啡馆对于写作是颇为适宜的,那里似乎有一种欢乐、温暖、明净和友好的气氛。 意大利、西班牙、古巴——半个世界都留下了海明威的足迹,而这些地方他只是淡淡提及。在科希马尔这个哈瓦那附近的小村子里,在《老人与海》中孤独的渔夫居住的地方,安放着一个纪念他英雄业绩的匾,上面挂有镀了金的海明威半身像。在古巴瞭望台庄园的住所里,他一直居住到逝世的前夕。那座房屋在树荫中仍保持着完整无缺,里面仍旧陈列着他的各类藏书,安放着他的猎物和写字台,放着故人的那双大鞋子,以及他生前从世界各地弄来的许许多多的生物小玩意,这些东西直到他逝世之前还属于他所有。现在他虽然离开了人间,但这些东西却仍然存在着,他曾经以占有它们的魔法赋予它们灵魂,而现在它们则同这颗灵魂共存。 (王宁 译) 注释: ① 这是作者为纪念海明威逝世20周年而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原标题即为《与海明威相见》。本译文有所删节。 ② 海明威生于1899年7月20日,这里应是58岁。 ③ 弗朗西斯·麦康伯: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的人物。 【赏析】 如果说作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作家主要影响读者,另一类作家则主要影响其他的作家,那么海明威可能更属于后者。尤其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创作,把他的“冰山文体”推到了极致,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小说家,比如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百年孤独》更是西班牙语作品中堪与《堂吉诃德》比肩的巅峰之作。在小说中,马尔克斯将幻想和现实巧妙结合,神化、传说、虚构和真实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亦幻亦真的魔幻世界,充满了生命与思考的张力。 马尔克斯的散文却质朴无华,练达晓畅。为纪念海明威逝世20周年,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性的文章。马尔克斯以与海明威的唯一一次见面作为本文的开始。这部分已成为评论家们时常引用的段落。虽然只是一面之缘,但却令马尔克斯铭记了20余年。他认为真正影响了自己创作的只有两位大师: 福克纳和海明威。他称福克纳是一位“与我的心灵有着许多同感的作家,而海明威则是一位与我的写作技巧最为密切相关的作家”。马尔克斯总结出了若干从海明威那里学到的写作技巧。这些技巧是只有作家经过长期写作实践才可能得到的。 在作者看来,海明威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里博得崇高声望,但他却以自己那训练有素、基础扎实的短篇小说赢得了声誉。海明威的“冰山文体”除了给他的小说带来简约质朴的语言和干练晓畅的文风外,也使他的小说在人物境遇的展示背后透出某种神秘色彩。读他的小说,总感到有一些说不大清楚的东西存在。因此,马尔克斯说:“他的短篇小说的精华在于使人得出这样的印象,即作品中省去了一些东西,确切地说来,这正是使作品富于神秘优雅之感的东西。” 《过河入林》这部长篇小说,并不是海明威的代表作品,却获得了马尔克斯颇高的评价。作者从中甚至读出了海明威自杀前的心路历程。或许这是两位文学巨匠间独特的心灵相通吧。这种灵魂的契合,只可能发生在两个处于同一精神境界的人物之间。正因为世间硬朗如海明威,孤独如马尔克斯的人少之又少,这种契合才显得愈加珍贵。 马尔克斯在文章中由衷地抒发了对海明威的敬重之情,然而全文通篇并无一句溢美之辞。他对海明威的评价客观而又充满人情味。一股真实、理性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读罢发人沉思。 (张雅娜)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