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一) 实词理解
释义

(一) 实词理解

文言文实词理解,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类。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等。在实词掌握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的现象。
实词理解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把握题意,倘是解释意义(或含义)的,只要写出意思即可;倘是指出用法的,就要写出词性(或写出文言文的特殊现象)。
阅读课外语段时,最重要的是联系特定的语言环境,掌握实词意义,同时应注意联系课文中已学过的实词意义。
例一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 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思。
  ①师:______ ②思:______
  ③罔:______ ④殆:______
2. 比较下列句中带点词的不同意义。
  ①
  ②
  参考答案: 1. ①老师 ②思考 ③迷惑而无所得 ④恍惚而无依据 2. ①孔子 仔 ②旧的 死亡
  例二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刘开《问说》)



1. 文中“君子之学必好问”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问”意义是否一样?
_________________
2. “必好问”与“好学者也”中的“好”读音和意义是否相同?______;注音为______,意义是_____。
3. 解释句中带点词的原意和句中义。
  致:原意_____ 句中义_____
4. 文中“无以广识”的“广”原来的词性是______;句中的词性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一样 2. 相同 hào 喜欢 3. 达到 发现 4.形容词 动词
  例三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效颦》)



1. 下列句子中的四个“颦”字是否一样?为什么?
  ①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②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③彼知颦美     ④不知颦之所以美
  __________________
2. 解释句中的带点词,并指出用法上的特点。
  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
  ___________
  ②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 妻子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 走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③ 所以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一样,均是皱眉的意思 2. ①害病 名词作动词②认为……美 形容词作动词(意动用法) 3. ①妻子儿女 丈夫的配偶 ②跑 行走 ③的原因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例四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说苑·枭逢鸠》)



1. 解释带点词。
  ①徙:______ ②恶:______
  ③ 更:______ ④ 子:______
2. 解释下列句子带点词的不同意义。
  ①
  ②
3. 填空。
  ①“我将东徙”中的“东”是表示______的名词,在句中解释成______,作______词用。
  ②“乡人皆恶我鸣”的“鸣”意思是______,它同“犹恶子之声”的“声”意义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迁移 ②讨厌 ③改变 ④你(您) 2. ①原因此、这 ②哪一样 什么 3. ①方位 向东 动 ②叫声 相同
  例五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学讴》)



  [注释]
① 讴(ōu):唱歌。②穷:尽,到头。③饯(jiàn):饯行,摆送别宴。④郊衢(qú):郊外大路。⑤抚节:节,拍板。抚节,轻轻地抚摩着拍板(相对于用力打拍子)。⑥悲歌:慨慷激昂地歌唱。⑦响:回声。⑧谢:古语中此词兼有现代语中“致歉意”和“致敬意”两义。


1. 解释带点词的意思。
  ① 讴:______ ② 饯:______
  ③ 衢:______ ④ 归:______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① 穷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② 悲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③ 谢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3. 下列句子中“声”分别是指什么声音?
  ①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
  ____________
  ② 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①唱歌 ②饯行 ③大路 ④返回 2. ①尽、到头 贫穷 ②慷慨激昂 悲伤 ③致歉 感谢 3. ①歌声 ②蛇的挣扎声
  例六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东坡题跋》)



  [注释]
① 浣(huàn)衣:洗衣服。② 庶几: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有“有点想,抱有那么一点希望”之意。


1. 解释带点词。
  ① 置:______ ② 驰:______
  ③ 熟:______ ④ 惧:______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词的不同含义。
  ①
  ②
3. 从每组句子里各找出一对同义词。
  ①
  ②
  参考答案: 1. ①放 ②跑 ③仔细 ④害怕 2. ①估计 深意②施展 安放、设置 3. ①卒、竟 ②视、临
  例七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①,华捉②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③读书,有乘轩冕④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



  [注释]
①与瓦石不异:把金子看作和瓦片石块没有什么不同。②捉:用手拿取。注意:“捕捉”的“捉”为后起义。③ 同席:同坐在一张席上。古人席地而坐。④乘轩冕:是“乘轩被冠冕”的略语,义为“坐着大马车戴着大礼帽”,用来借代高官。


1. 解释带点词。
  ① 共:______ ② 异:______
  ③ 过:______ ④ 废: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去”句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华捉而掷去之
  B. 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C. 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D. 睨之,久而不去
3. 下列句子中“坐”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宁割席分坐
  B.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C. 口技人坐屏障中
  D.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 下列各个句子中带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1. ①一起 ②差别、区别 ③经过 ④扔下 2. A3. B 4. C、D
  例八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魏书·吐谷浑传》)



  [注释]
  ① 阿豺:南朝刘宋时西北方(约在今甘肃省西南和青海省一带)少数民族吐谷(yù)浑的首领。“豺”也作“柴”。② 奉:呈献。③ 俄而:一会儿。④ 汝曹:你们这些人。⑤ 摧:折。⑥ 戮(lù)力:合力,共同尽力。⑦ 社稷(jì):社,土神。稷,谷神。社稷,古代用作国家的代称。


1. 在下列句子中找出人称代词,并解释。
  ① 汝等各奉吾一只箭。( )
  ② 汝取十九只箭折之。( )
  ③ 汝曹知否? ( )
  ④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
  ⑤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
2. 解释带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① 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 )
  ② 挈妻子而去之走( )
  ③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④ 然审视殊无所见( )
3. 解释各组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
  ①
  ②
  参考答案: 1. ①汝等:你们 吾:我 ②汝:你 ③汝曹:你们④彼:她 ⑤汝:你 吾:我 2. ①国家 ②妻子儿女 ③两条大腿④仔细看 3. ①这样 认为……正确 ②巩固 顽固

  例九
  一老鼠避一瓶中,猫捕之不得,以须略鼠①,鼠因喷嚏。猫在外面呼曰:“千岁。”鼠曰:“汝岂真为我寿! 诱我出,欲嚼我耳。”

(《雅谑》②)



  [注释]
  ① 略:即撩,挑逗。② 《雅谑》:原题“浮白斋主人”撰,据考“浮白斋主人”即明许自昌别号。此书原本一百三十八则,是一部笑话集。
1. 解释带点词,并写出词性。
  ① 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带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鼠因喷嚏
  B. 罔不因势象形
  C. 因大号。一虚皆惊
  D.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 下列句子中带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1. ①挑逗,动词 ②祝寿,动词 2. B 3. D
  例一○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则凌空远矣。

(《应谐录》)



  [注释]
  ① 燔(fán):烤。② 社伯: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社伯是一社之长。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带点词。
  ①
  ②
2. 找出下列句子中表示“看见”意义的词。
  ① 昔人有睹雁翔者( )
  ②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
  ③ 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 )
  ④ 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 )
参考答案: 1. ①射击 射箭 ②烤 烧 2. ①睹 ②睨 ③觇见 ④临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