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一亩三分地 |
释义 | 一亩三分地原指皇帝亲耕的土地数量。源于封建社会的“帝籍”和“亲耕”。 “帝籍”是皇帝直接占有的土地,“亲耕”是皇帝亲自耕种土地的一种仪式。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上古帝王的舜、禹曾躬耕于历山之下,但那时并没有明确的帝籍。到周代,天子帝籍面积为1000亩,周天子每年都要举行一次亲耕仪式。据《左传》《史记》等书记载: 亲耕于每年正月择吉日进行,皇帝率王公大臣乘车来到帝籍之内,先由皇帝扶犁耕三个来回,称为“三推”。之后王公诸侯、卿大夫、士大夫分别各耕五、七、九个来回,最后由籍田令(负责帝籍管理的官员)带领部属耕完全部田地。以后,这种“三推”仪式世代相沿,遂成定制。 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帝籍的数量并不固定,亲耕仪式也屡有变化。东汉明帝东巡时曾耕于下邳(在今江苏省宿迁),章帝北巡时曾耕于怀县(在今河南武陟)。到了清代,皇帝亲耕仪式虽在先农坛举行,但其帝籍却在中南海内的丰泽园。由于丰泽园这块地的面积恰好为一亩三分,又是皇帝专用的“样板田”,所以后人就借此将个人的“小天地”或势力范围称为“一亩三分地”。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