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一、语意别解
释义

一、语意别解

利用字词的多义现象,别解词义和语义。
1.艺术情趣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高度的艺术素养。离开了这个基础去寻找捷径,如求助于爱情描写,那未,不仅“爱莫能助”,效果必定适得其反。(《人民日报》1981年1月9日)
评析 所谓别解是对词义或语义作出一种与通常含义不同的解释。成语“爱莫能助”的意思是,虽然心里愿意,但是因为力量或条件的限制,无法给人以帮助。其中的“爱”是“怜惜”的意思。例句却将“爱”别解为“爱情”,把“爱莫能助”解释成“爱情也无法帮助”,幽默地批评了文艺界的“戏不够,爱情凑”的不正时尚。语意新颖,富有情趣,一语中的,深刻含蓄。
2.济南军区许世友司令员与黄永胜恰恰相反。他性格爽快,生活俭朴。吃饭时,只见桌上摆了四样菜:炒豆牙、土豆丝、烧豆腐和狗肉。彭老总吃得香甜,越吃越高兴,情不自禁地对许世友说:老许啊,人家都说出家人不爱财,我看你这个出家人(许世友同志入伍前曾出家当过和尚)还是爱财的嘛! 你做对了,我们都是出家人,都应该爱国家之财,爱人民之财。许世友同志对彭总说:只要彭总喜欢就好了,我是不爱摆谱的。彭老总急忙说,不摆就对了,这样好! (《军事史林》第一期)
评析 把摆脱家庭观念的束缚称之为“出家”,珍惜人民的财产言之为“爱财”,例句有意运用语意别解的方法,独创新意,化贬为褒,抒发了老一辈革命家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怀。语意精警,令人慨叹。
3.火烧心。(打一成语)
谜底:不着边际
评析 谜底“不着边际”中的“着”原是“接触”的意思,这里利用词的多义性将它别解为“燃着”之义。“不着边际”便成了“不烧着边际”了,别解之后的谜底恰好与谜面“火烧心(中心)”扣合。
4.某作家与朋友对话。
朋友:文人的胃口真好,在你们的笔下什么都能吃:吃苦、吃醋、吃官司、饮泣、饮恨、食言、啃书本、喝西北风、咬文、嚼字……还有什么不吃的?
作家:不吃软、不吃硬、不吃眼前亏。

(秦思《吃》)


评析 “吃”、“饮”、“食”、“啃”、“喝”、“咬”、“嚼”等字的本义都和食物有关,加以引申,又可派生出众多的,与本义有关,却又有区别的词义来。如“忍耐”、“承受”、“阅读”、“推敲”、“研究”等。作家的朋友故意将这些引申义返源别解为本义,这样就得出“文人胃口好,什么都能吃”的有趣结论,而作家顺着朋友的语气作答,使得整个对话寓意深沉、幽默风趣。热情地歌颂了中国知识分子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高尚情操。
5.美国作家司各特写作时常故意把邻居的一大群孩子请到书房里玩耍,并要求他们高声谈笑。他向迷惑不解的朋友解释:“我们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吵吵闹闹的,要是我写作时一片寂静,那倒正是一种‘失真’哩!”(《读者文摘》1989年第6期)
评析 从例句中看,“吵吵闹闹”一语放置在社会的人生大舞台上运用,它的含义应该是指社会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权力和利欲之争。这里所采用的是它的比喻义。司各特的解释,把它还原到普通的生活场景中,恢复了它的本义,指“喧腾、嘈杂的声音”,颇有点“大词小用”的意味,增加了语言的幽默、讽刺色彩。这种返源运用语言的方法也是别解修辞的形式之一,在有意破坏语境的协调中,收取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
6.二楼三楼——厂长书记;
四楼五楼——亲属“关系”;
工人阶级——顶天立地;
知足常乐——咱不生气。

(《中国青年报》)1981年1月4日)


评析 这是一则以语意别解手法制作的讽刺小品。文中的“顶天立地”已被别解为“顶着天”,“立在地”。从并列的五个分句关系中,可以看出工人群众在基层分房过程里的不平等待遇;因为无权无势,缺少亲属关系,只能住最差楼层——最高层和最低层。含蓄而幽默的语言充分显示了别解修辞的表达特点。
7.他们拿国家的本钱来坑老百姓,卖不出去,坑不成老百姓,到头来贴的是国家的老本。他们工资还照样发,福利待遇照样享受,出来上访呼吁,旅差费照样领,一切都“公事公办”,个人并没少拿一分钱。这些钱来自何处? 人民。(《法制文学选刊》《十亿人的忧患》1988年第3期)
评析 对于形形色色拿着国家工资干着有害于国家利益的行为,作者以“公事公办”来揭露,褒义词别解为贬义词,表达了作者的愤慨,含义深刻,发人深省。
8.范文甫是过去一位有名的中医,他为了不加重患者的负担,往往喜欢开价钱低廉的草药。有一天,一个有钱人家将他请至家中看病,有钱人家认为只有贵重药材才能使病好得快,于是就请范文甫多开贵重药,范文甫听罢,在药单后面加列了石狮子一对,黄马褂一件。有钱人家拿药单到药铺后,药铺伙计一看有石狮子和黄马褂,感到莫名其妙。经询问才领悟,原来范文甫写黄马褂取其贵,写石狮子取其重。(邢捷《“贵重”药》)
评析 “贵重药”主要是指稀少、珍贵的药材。为了表示对“有钱人”的轻视和嘲笑,范文甫有意别解为“价钱高”、“份量重”之意。活脱地画出了“有钱人”愚蠢、浅薄、可笑、可鄙的形象。
9.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打四个民族)
谜底:高山、水、景颇、壮(族)
按文意:高山水景颇壮(观)
(蓝佐国《“灯谜”漫话》)
评析 这是运用别解手法摘录李白诗句制作的谜语。单从字面上分析,可理解为:高山水景颇壮观。再进行拆语分读,别解为“高山”、“水”、“景颇”、“壮”(观),其中最后一词断取一“壮”字,这样就包含了我国少数民族,高山族、水族、景颇族、壮族,四个民族,恰好暗合了谜底。别解是一种曲折的、巧妙的表意手法,用来制作谜语十分得当。
10.他……姓何名畏。何畏,换成大白话,就是没有什么可怕的。(陈幸生、陆永昌《文凭光环中的交易》)
评析 利用音形相同的特点,将姓名何畏别解为“何所畏惧”,即大白话,“没有什么可怕”的意思。来谴责人物的违法乱纪行为,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11.找到一半(打一字)
谜底:划
评析 这是运用词汇和语法手段,把“找到一半”的语意,别解为“找”“到”两字的各一半。然后进行拼合,即为“划”字。
12.传说乾隆帝微服出巡,一日从某家门前经过,看到门上的一幅对联,大怒:“传主人出来,问个究意,如此放肆!”
对联是这样的:
惊天动地门户;
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主人出来解释道:“在下有三子:一个在皇宫打更,每晚梆子打得震天响,这不是惊天动地?又一个在米店量米,可不是数一数二?还有一个在皇宫内做厨,每餐肉菜均由他用刀切过煮好,才送去供用,是否先斩后奏?”
乾隆帝含笑走了。

(《法制日报》1990年6月)


评析 这家的主人是个修辞里手。他撇开成语常用语意,巧妙地利用字词的本义,制造了别解。惊天动地已没有了事业伟大的含义,仅指打更声;“数一数二”去掉了出类拔萃义,返源为数量的顺序;“先斩后奏”则将用刀切肉称“斩”,呈上供用为“奏”。别解后的词语,故作狂态,顿生奇意,幽默风趣。难怪乾隆帝听了主人的解释后转怒为笑呢。
13.甲:老弟,你每天忙忙乎乎,在干些什么?
乙:喝酒、跳舞、唱歌……
甲:哎呀,你不怕荒疏了学业?
乙:不怕,我正在钻研一门几何。
甲:欧氏几何?解析几何?微分几何?
乙: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甲:哦?

(《中外幽默小品选》)


评析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本是曹操诗歌的摘句,其中的“几何”一词,是“多少”的意思。曹操用于此是为了慨叹人生短暂。此例故意偷换语境,利用词的多义现象,将代词“几何”别解为数学概念,造成语言的幽默色彩,借以讽刺持有不正确的人生态度的人们。
14.尚书白居易应举,初至京,以歌诗谒顾况。况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云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张固《幽闲鼓吹》)
评析 顾况是先于白居易成名的唐代诗人。他对白居易的评价,先后迥异,判若两人。前者略嫌自大、草率;后者及时纠偏,发现人才,不失大家气度。特别是他巧妙地利用白居易姓名的字面含义,进行别解,由“居亦弗易”到“居即易矣”,显示了敏捷的才思,和高超的运用语言的水平和能力,以及他对白居易才能的赞美。
15.除了用秃字来形容没有头发的人以外,许多人喜欢称秃头为“电灯泡”“不毛之地”或“光头”。挖苦的话有“空前绝后”。挖苦的人也许有一天又成了挖苦的对象。
有些人挨了损只涨红了脸,忍气吞声,有些人会一笑置之,说一句“我妈早就说我绝顶聪明。”最好的回敬话应该是:“热闹的大街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读者文摘》1984年9月)


评析 “空前绝后”本是评价重大事物或人物的,或褒或贬,意义非凡。本例将它别解为“前后脑光秃”旨在挖苦取笑别人。对有生理缺陷的人挖苦或取笑是不道德的。聪明的被挖苦者用不着自惭形秽,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句幽默诙谐的别解“绝顶聪明”既可解嘲,又令那尖刻的挖苦者语塞自醒。
16.忽左忽右,航行万里全仗看风使舵。或红或白,作画千幅只靠察颜观色。(朱自清《闻一多全集后记》)
评析 此条是运用词义返源和拆语的方法制造的别解。“看风使舵”、“察颜观色”均已失去了它们“看形势、看眼色行事”的通常含义而变成“看风向行船、观颜色做画”的意思。贬义词语变成了中性词语,醒目提神,切情切景,自有一种情味。
17.我敢于这样大声地讲这个话,大声疾呼:你做得是很蠢嘛,你要解决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问题,解决旧社会留下来的渣渣草草,要揭露隐藏在内部捣乱的坏人,要检查一部分有资产阶级思想的人,怎么办呢?光靠我们这几个人,几个光杆将军,“空军司令”去搞,那可就太麻烦了。(陈毅《在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评析 陈老总借军事术语将“一军种的司令员”别解为“脱离群众无兵无将的光杆司令”,语出新奇、含义深刻,又颇符合人物的语言习惯和个性特征。
18.泳泳泳泳泳泳 (打一作家名)
谜底:陆游,南宋诗人
评析 这是一条谜语。不懂猜谜规则的读者,请你数数这陆个“泳”字,再用别解的方法去理解“陆”的含义,一定会发现“泳”——“游也”,同形多音字“陆”由数词别解为姓氏后南宋大诗人“陆游”的姓名就巧妙地寓藏其中了。
19.清乾隆年间,河间才子纪昀(晓岚)以博古通今、能言善辩著称一时。据说有一次他背地里称乾隆为“老头子”,不想被乾隆听见。乾隆对他说:“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则生,无说则死。”众人都为纪昀捏一把汗,他却从容奏道:“皇上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 皇帝便为天子,所以称子。”于是乾隆赦他无罪,且赐誉为“淳于髡后身”。(袁本良《曲解生趣》)
20.当您还没有完全摆脱胆怯的心理障碍以前,上讲台讲话时,台下有上百双眼睛盯着您的时候,您千万不要看台下听众的脸孔,而要“目中无人”,只去看台下黑压压的头顶,这样不但不会害怕了,而且也不会妨碍演讲的仪表。(钱惠珠《要“目中无人”》)
评析 “目中无人”是个贬义成语,意思是指“骄傲自大”的行为,别解之后贬义全无,而只能当作“眼睛不要看人”或者“视而不见”的意思解释,这种“化贬为中”的别解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21.冯霞造:民主世界,现在是民主世界! 你是镇长,一镇的民,都归你管,你可不是个民主是什么! 他们想当代表的,不求你这个民主,倒去求个屁! ……现在各方面抢民主,抢得很历害,什么三青啊,黄埔啊,政学啊,CC啊,啊呀,讲也讲不清这些名堂,还有什么英美派,什么太子派,什么新运派。
孙镇长:新运——
冯霞造:就是新走了运的人呐!

(《中国现代话剧选》)


评析 “民主”是一个政治术语。被冯霞造别解为“民众的主人”。当资产阶级政客们谈什么“民主世界”新潮流之际,“民主”的内涵就被偷换成个人的“专权独裁”。一个巧妙的语意别解,不仅描写了冯霞造的浅薄无知,而且揭露了旧社会的反动本质。
22.绍兴末,朝士多饶州人。时人语曰:“诸公皆不是痴汉。”时传以为笑。(陆游《老学庵笔记》)
评析 俗语“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饶州人”简称“饶人”,为偏正词组。这里别解为“饶恕别人”为动宾词组,幽默而风趣。
23.老师:“课文上说蜜蜂给花园里增添了生气,是什么意思?”
王寒:“蜜蜂偷花粉,花儿就生气呗!”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王寒:“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的‘鲜花怒放’呀!”

(《中外儿童笑话集锦》)


评析 例中的两处别解都是利用词的同音或多义现象制作的。例中老师问语中的“生气”,本是“生机勃勃”的意思,被王寒别解为“不高兴”。“鲜花怒放”中的“怒”字,通常含有“尽情”的意思,这里又被王寒返源别解为“愤怒”和“生气”的意思。两处别解将一个天真、聪明、顽皮的儿童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给语言增添了许多童情童趣。
24.在一个座谈会上,有几位同志为鬼戏鸣不平,说是神戏上演了,所谓妖也上舞台了,唯独鬼戏未见登台,一位同志脱口而出:“这叫做‘神出鬼没’。”妙语解颐,举座风生。(《文汇报》1979年2月10日)
评析 “神出来了,鬼没有了”是神出鬼没的原意,此条将“神、鬼”赋予“神戏”、“鬼戏”的意义,使“神出鬼没”产生出不曾有的新义,妙语解颐,优雅风趣。
25.甲:我穿这是“三合一”。
乙:三合一的确良是可以了。
甲:不! 三合一!
乙:怎么个三合一?
甲:蓝工作服黑套袖,还补块绿补丁。三合一。
乙:噢,三色合一块。

(马季《烟》)


评析 如果是指衣料,“三合一”指的是三种原料织成的布匹。“甲”故意别解成蓝、黑、绿三色的混合装束。目的是为了制造相声的噱头,切断听众的思维,增加语言的曲折,以收到引人入胜,生动有趣的表达效果。为此别解修辞手法常常在相声中广泛运用。
26.六十年代,总理只要有时间,就要和大学毕业生讲话,一次总理听到反映,有少数毕业生只愿去天(津)、南(京)、海(上海)、北(京)时,他在毕业生大会上告诫说:“新中国的大学生不要做封建贵族的世袭者,暖房里的花朵;要做披荆斩棘的先驱,高山的青松。”并引用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来激励大家。(《文汇报》1980年3月6日)
评析 大学毕业生愿去天南海北是好事,但是少数毕业生却把“祖国各地”的“天南海北”别解为“天(津)、南(京)、海(上海)、北(北京)”,表现出了一种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思想感情。别解前后的语意形成鲜明对照,区别了是非,加强了讽刺批判意味,表意更加含蓄深刻。
27.“博士卖驴,书卷三纸,不见驴字”。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教训,愿天下有情人——我指的是对文字工作有感情、有兴趣、有决心的人,牢牢记住这句话。(唐弢《博士卖驴》)
评析 例中的“愿天下有情人”一语若不加以解释,读者会理解成男女之间的情爱。看了作者的注释后,才知道是专指对文字工作有感情的人。作者有意制造叙述节奏上的停顿,来吸引读者的注意,既可以达到强调语意,突出中心的作用,又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有趣。
28.“王运来,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德国特务?”特务?在德国倒是有特殊的任务。他在内燃机专业毕业后,本来满可以每两年准备一篇博士论文,到1945年,两个博士学位也到手了。但他不去考。他给自己规定的特殊的学习任务,是尽可能多学会几门技术,——祖国什么都欠缺呵! 于是他又去学焊接、电工、管理、铸造。(《人民日报》1980年10月8日《祖国高于一切》)
评析 “特务”一词是指军事上、外交上的间谍。例中别解为“特殊的任务”,再引伸为“特殊的学习任务”。王运来的祖国高于一切的伟大胸怀,与不实的指控诬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29.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打一成语)
谜底:望眼欲穿
评析 这是一条拆语别解。“望眼欲穿”原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成语,原意是形容盼望心情的急切。这里运用语法手段,有意将它别解为连动结构:“望着(针)眼想穿过”,于是十分巧妙地扣住了谜面。
30.人怕出名猪怕壮。全南京城的赌徒们都发誓要找他猜个高低。他们个个都是只信钱不信神的典型“唯物”主义者。(《芳草地》1987年第4期)
评析 唯物主义是一个哲学术语。例中别解为“只追求金钱与物质利欲”。揭露了好利之徒的丑恶本质,具有锐利的嘲讽意味和深刻的批判力。
31.王秀敏名如其人,王者,一厂之长也;秀者,长得俊秀也;敏者,聪明能干也。(尤金芳、李健成《农村女能人——王秀敏》)
评析 很显然,按照常规解释,“王秀敏”的含义决不是“俊秀、聪明能干的厂长”的意思。但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作者的别解,却又是十分的合情合理;既合乎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又合乎主人公的个性特征与精神面貌。一个随着时代大潮涌现出来的“农村女能人”形象跃然纸上。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加了女主义公的动人色彩。
32.姑娘:你真爱我吗?
小伙子:我发誓……
姑娘:那你用什么来表示呢?
小伙子:我这颗赤诚的心……
姑娘:对不起,bye bye。
小伙子:你怎么啦?
姑娘:你是一个十足的唯心主义者,而我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中国青年》1982年第6期)


33.《小学里的“大学生”》(《长江文艺》1957年第7期小说标题)
评析 小学里的“大学生”是指父子同上一所学校学习的新气象。此例运用拆语的方法,重新组合词语的结构,使名词“大学生”变为偏正词组“年龄大的学生”。运用别解制作标题,新奇而醒目,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4.还有一种是极其彻底的:说是大热天气,阔人还忙于应酬,汗流浃背,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其乐无穷,这叫做“席卷天下”。这也是一张少见的富有诗趣的药方,不过也有煞风景在后面。快要秋凉了,一早到马路上去走走,看见手捧肚子,口吐黄水的就是那些“席卷天下”的前任活神仙。(鲁迅《安贫乐道法》)
评析 在阔人们看来,炎夏在马路上铺席子睡觉的穷人生活显得舒适优雅,是一种乐趣。他们不知那些“席卷天下”的穷人秋凉之后的痛楚。鲁迅用返源别解的手法深刻含蓄地抨击了帮闲文人不懂劳动人民疾苦的可悲可憎,辛辣的讽刺和嘲笑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35.问:你谈的问题都挺新,看来,您主张喜新厌旧”?
答:是这样。我国有一位著名学者说:“除了对自己的爱人和文物之外,对什么都应该喜新厌旧。否则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笑,鼓掌)

(《刘吉答记者问》)


评析 “喜新厌旧”通常用法是指丈夫对妻子的不忠。此例有意化贬为褒,别解为“喜爱新生事物,讨厌保守陈旧的落后事物”。语言幽默、风趣,吸引听读者的注意,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36.这样一来,就打破了区别词类所运用的标准的一贯性,就使得代词“逍遥法外”(“法”指语法)和其他词类的区分标准在理论上就尖锐地矛盾起来,在实践上也会带来致误的后果。(《中国语文》1960年第6期)
评析 “逍遥法外”是一句成语,指犯罪者逃脱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作者运用别解修辞手法,将“法律”之“法”别解为“语法”之“法”,把一个抽象枯燥的事物——代词变得具体生动。使得抽象深奥的理论问题立刻清晰易懂。
37.在参军热的年头里,有些人不惜把别人的儿子挤掉,从后门把儿子塞进部队;在“升学热”的年头里,有些家长不惜丢掉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子女辅导、延师;在“出国热”的日子里,有些父母开洋天窗,把儿子送出去镀金,难怪有人说,现在父母成了“孝子”。(《文汇报》1980年9月28日邓志伟《家庭的淡化问题》)
评析 偏正式合成词“孝子”原意是“孝顺的儿子”,这里故意把它当成动宾词组,别解成“孝顺(动词)儿子”,形象地概括了社会上某些父母专为儿女钻营的不正之风。语意警奇,寓意深刻。
38.云珠,云珠啊,这个名字你伤心地拾来,而今,你欣慰地长留着吧。云中之明珠——星儿哟你闪光吧。虽然,星星有时在人的肉眼中,看来是消逝了,其实她还是存在的。即使撞成碎块,也还是会沿着天体运行的轨道在前进的。(黄宗英《星》)
评析 这是一篇悼念我国著名女演员上官云珠文章中的摘句。其中“云珠”的名字被别解为“云中之明珠”——闪光的星星。上官云珠本姓韦,是苏州城内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一夜之间被上海滩的电影大老板捧为银坛新星。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说:“云珠啊,这个名字你伤心地拾来”的原因。“文革”期间,上官云珠被“四人帮”折磨而死,然而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她已经成长为坚定的文艺战士,虽然她已经死去,灿烂的光辉却是永存。通过一个姓名的别解,倾注了作者对死者的满怀挚情。
39.闲章是镌刻诗词成语的印章,有人认为只是为欣赏篆刻艺术而刻的,其实不尽然,每一闲章都有其用意,兹辑《艺林散叶》有关闲章数条,以飨读者。
……吴湖帆一鼻孔常窒塞,医治无效,只得任之,遂刻一印:“一窍不通。”
女画家周炼霞一目明,一目较眊,乃请来楚生为刻一印:“一目了然。”

(谢特生《闲章不闲》)


评析 两条成语都返源于词的本义,打破了常规用法,构成别解。明明是生理缺陷却不以为然,明明是一种疾病和痛苦却能泰然处之,透过一个小小的印章,一个作家、艺术家献身于事业的高尚情操跃然纸上,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和动人的记忆。
40.九个月的孩子,拿着一张报纸放在嘴里嚼着,吃得津津有味。爸爸见了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是个大学问家,这么小就会咬文嚼字。”(《人民教育》1985年第5期)
评析 “咬文嚼字”的通常解释是指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别解后的“咬文嚼字”成了吞吃报纸的诠释。别解修辞的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
41.两年前我欠了一笔“债”,到现在没有办法偿还,像一块石头压在心上,隐隐成了心病。债是“心血”债,比血债还要难还。……
一斛心血,付诸东流! 深深感到我欠了“血债”。
但“血”债怎么还呢?“血”债偿还简直难于上青天。不怪局长,不怪义务邮递员代送书稿的同志,只能怪我这个好心、热肠、多事的转稿人。

(吴伯箫《诉衷情》)


评析 这里说了一段故事,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好心替人转稿而丢了稿,郁结于心,成为心病,因为书稿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因此吴伯箫称之为“心血债”,又简称为“血债”。这里将“血债”别解为“心血债”,抒发了作者深深内疚自责的心情。心血相通,更可见吴伯箫内疚自责的心情。
42.莫笑我们涂面挂须,煞费了多少心机,才博得人人叫好;
请看此辈装模作样,也算有几分气概,须知道件件非真。

(《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析 比例是一副戏剧对联。下联中的“装模作样”,通常意思是“矫揉做作”、“装腔作势”。例中别解为“摹仿角色动作”。化贬为褒,含有浓郁的易色情味,与戏剧舞台暗暗扣合,十分巧妙。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