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选一)》 - 毛奇龄 |
释义 | 《颠倒韵伯兄大千侄阿莲同作(选一)》 - 毛奇龄毛奇龄 小姑村映青溪晓,晓溪青映村姑小。家是就矶斜,斜矶就是家。 返舟莲棹远,远棹莲舟返。 侬识旧娃宫,宫娃旧识侬。毛奇龄(1623—1716), 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 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等职。精经学、史学、音韵学, 好持异说,敢于立言, 曾著书攻击朱熹的《四书集注》,震动学坛。擅词、骈文、散文。所著诗词理论著作《西河诗话》,影响很大。 这首词是他跟大哥的孩子阿莲一起写的。颠倒韵是诗词的一种奇特的样式,要求两句颠倒成文,并且押韵。用这种样式创作,并且要求有意境,有寄托,确实是困难的。但是这首颠倒词却写得相当出色。 “小姑村映青溪晓,晓溪青映村姑小。”这是作者于家乡山光水色中常见的美妙图画。词人说,小姑娘的村子全部倒映在碧清的溪水中,时间是山中拂晓。一切是静悄悄的, 山村刚刚醒来,静静的溪水,轻轻的水雾,鱼肚白的曙色,微微的涟漪,和平,安宁,富有诗意。接着,人开始活动了。勤劳的小姑娘来提水、淘米了,清亮的溪水中,倒映着村姑娇小健美的身影。一、二句相比,内容丰富了,抒情情节发展了。它留给读者联想的天地,也许这小姑娘穿着红祆、花袄……那末,这幅山村晓色图就添了暖色调,清清的溪水,乳白的轻纱,黛色的远山,发亮的青天,红色一经渗人,就显得更富有生命活力。“家是就矶斜,斜矶就是家。”两句意亦不同。小姑娘的家靠着石矶斜的地方,这是建筑美与构图美,曲径通幽,别有情趣,也符合小姑娘羞涩的风情。后句则较直,词人说,也可以认为斜矶就是她的家,她不就象一位山中女神了。两句同是写村姑,但前句重点写她的家很美,后句却重点写她是住在美丽的斜矶中的美丽的女神,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这就有寄托了。原来词人人清后坚守民族节操,曾不愿与满清贵族合作。康熙时开博学鸿词科,他被朝廷上下荐举,被迫出山。可是他的心还留在祖国的青山秀水之中。上片虽然是写景,但蕴含着对家乡、对乡亲的深情厚爱。这种感情在下片中就明朗直率了。 “返舟莲棹远,远棹莲舟返。”词人又见小姑娘出来了,她跳上溪头小船,略挥双桨,轻拨清波,掉转船头,划向远方。她是去采莲蓬了。这图画,这自由自在的人,令人向往!忽然间又听到远远地传来桨声,哗哗哗的水声,越来越响,也越来越近,采莲船飞快地回来了。两句意又不同,精炼简括地写出了小姑娘的劳动过程,她是多么勤快啊!美丽的家乡,美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劳动,令人钦羡。“侬识旧娃宫,宫娃旧识侬。”词境一下拓大,词旨转为严肃。词人想,这小姑娘是幸福的。不禁要问:你大概是熟识过去养着许多宫女的宫殿的?或者你也曾经在孩提时代被抢进宫中去的,所幸你冲决罗网,回到故乡,回到母亲怀中来了。明清易代之际,宫女外逸,不乏事例。词人赞叹说,你这小姑娘可是一位大智大勇者, 冒着“九死”而获得“一生”,难怪你这样挚爱生养自己的土地,你这样热爱生活。“宫娃旧识侬”,你的不幸姐妹们,大多未能逃出终生监狱——宫殿,现正遭受着非人的折磨,巨大的痛苦。她们都说过去你曾跟伊一起押在牢笼里,还认识你呢!这两句写得声泪共迸,令读者为无数无辜的宫女一掬同情之泪。设若将村姑与现在的宫女,跟作者隐居时和作官时的情况比照一下,那末倾向鲜明,寄托深远,怨恨凄恻,都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一首形式上十分怪的词,但决非文字游戏,它的内容十分严肃,属于进步文学中的优秀之作。它的这种人物如绘、寄托遥深的手法,颠倒成句而意不重复的技巧,十分高超。或许它的主题太严肃了,为逃文字狱之灾,作者精心镂刻,反复推敲,采用了这种颠倒韵的特殊样式。但是这样倒使它成为颠倒韵中少见的佳品了。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