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题扇头米山》 |
释义 | 《题扇头米山》李日华 沙水弄夕晖,人家在烟翠。 每于江渚行,悟得米三昧①。 【注释】 ①三昧:本佛家语,后用以称艺术之奥妙和诀窍。唐·李肇《国史补》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评说】 本诗选自李日华《竹懒画媵》。 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及其子米友仁,善画山水,别出新意清秀脱俗,自成一派,画史上称之为“米家山”、“米山”。李日华展开扇头画卷,欣赏“米山”真迹,不仅对水墨淋漓的江树云山表现出欣喜之情,更透过苍茫雨雾中的特殊韵致,体悟到“米山”表现手法的奥义和真昧。画中以水墨渲染,表现出江南山水的灵秀和浑厚自然。诗中写道,晚霞的余晖斜照江面之上,像一片锦缎铺散开来,安流的江水缓缓东流,好似在抚弄着夕晖,与之嬉戏。这正是前人笔下的京口(今江苏镇江)江水的景象:“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个“弄”字,山水也富有了人的情感,这种意趣,并非来自天然,而是源自画家之胸中,正如宋代诗人王禹偁所云:“忘机得真趣。”在晚霞雾霭的笼罩淋沐下,远处散落着点点人家,时隐时现,虚虚实实,呈现出“断霞散彩,残阳倒影,天外山峰,数朵相倚”(柳永《玉山枕》)的迷人景色。 作者深深地沉醉于“米山”的韵致之中,仿佛自己就已泛舟其间。面对眼前此情此景,是如此熟悉,这不是我每次在江渚间的所见所闻吗? 顿然,画家的胸际中产生迁想妙得,深深地感悟到“米山”画法的真昧和要诀。米家山水那种“春雨初霁,江上诸山云气涨漫,冈岭出没,林树隐见”的意境,及其侧点晕染的技法,长期以来,一直是作者思寻和探索的真谛。不料,却是“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拈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便是严羽所谓“妙悟”。李日华这一感悟,真正把握了米氏父子的画学思想,并与之完全契合。米氏父子久居江南,对镇江一带云山烟雨,终日饱游饫看,了如指掌,才创造出独具风韵的“米家山水”。米友仁在其《潇湘奇观图》卷的题跋中曾说道:“先公居镇江四十年,作庵于城之东高冈上,以海岳命名。……卷乃庵上所见山。……每于登临佳处,辄复写其真趣。” 这首题画诗由观画引发联想,眼前浮现出自然的山光水色,并从中悟得艺术真谛,那便是,绘画艺术须以“造化”为师,正是大自然中烟云掩映、树石迷离的优美景致,才促发了画家的灵感,创造出全新的艺术精品。全诗的语言浅近平易,却抒写了自己观画的真实感受,启人深思。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