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题不倒翁》
释义

《题不倒翁》

齐白石

乌纱白帽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忽然将汝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齐白石(1863—1957),现代书画家、篆刻家。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署木居士、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早年曾为木工,后结交当地文人,攻习绘画、诗文、篆刻、书法。中年多次出游,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专以鬻画治印为业。艺术上推崇徐渭、八太、石涛、李鱓及吴昌硕诸家;六十岁后,画风遽变,融合传统写意画和民间绘画表现技法,自成一家。擅作花鸟虫鱼,笔墨雄健,造型简朴,色彩鲜明热烈。亦画山水、人物。与艺术大师吴昌硕齐名,人称“南吴北齐”。五十年代又获“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齐白石的艺术创作极为勤奋。据不完全的统计,他一生作画四万多幅,诗数千首,其绘画的题材和主题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大量的描写、赞颂真善美的,又不乏鞭挞假恶丑的;既有取自广阔丰富的自然界的,又不乏取自种种社会形相之作。且不说他曾画过历来文人画所不屑画的白菜、芋头、 算盘、灯台、柴筢、蒲扇……也不说他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就说他笔下多次出现的不倒翁,也是根植于生活,与人民情感息息相通的产物。

在齐白石生活的那个时代,作为儿童玩具,不倒翁在街头巷尾,店铺小摊到处可见。然而齐白石画不倒翁,决不是为玩具写生。清代善于以绘画寓意象征的郑板桥在《题兰竹石调寄一剪梅》中写道: “借君莫作画图看,文里机闲,字里机关。”这一读画要诀,完全适用于齐白石的《不倒翁》。

先看“画里机关”。作为玩具的不倒翁,上部往往是白发苍苍、满脸堆笑而其中空空如也的泥塑老翁形象,下部则是特别重的半球形实体,因而儿童不管用力往哪方推,它总能摇摇摆摆地复趋原状。不倒翁之名即由此而来。齐白石的“画里机关”在于给以改头换面,突出其头戴乌纱,身穿官袍,鼻梁涂白,胡须撇翘的小丑型官吏,然而从人物下部呈浑圆的形态来看,又不失泥塑不倒翁的基本特征。可见,此画是以官吏为题材的。

再析“字里机关”。画家在题诗后又补书道:

大儿以为巧物,语余远游时携至长安,作模样,供诸小儿之需。不知此物天下无处不有也……

机窍关捩就在最后一句,这既是指玩具不倒翁,又一语双关地指向了黑暗丑恶的社会,当时,不倒翁式的贪官污吏确实是无处不有的。

白石的题诗更有“字里机关”,它是绝妙的讥刺、辛辣的嘲讽。

“乌纱白帽俨然官”。乌纱帽,这是官职权势的象征。“俨然官”,像煞有介事,摆出一幅官架子。这是指出它们一方面仗势吓人,横行不法;另一方面又借以掩饰自己,把邪恶装成正经,把空虚扮作充实,把无价值假冒为有价值……

“不倒原来泥半团”。在旧社会,贪官污吏可说是无处不有,比比皆是,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对于他们,可说是打不翻,推不倒,即使倒了也能总能起来。这些人深深懂得《红楼梦》 “护官符”中所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而狼狈为奸,互相勾结,力求保持自身“不倒”的地位和架势。 齐白石用“不倒”二字,表达了他对于贪赃枉法的旧官僚的深恶痛绝。“原来泥半团”,更是鞭辟入里。诗句透过现象,进一步揭露本质,原来这些贪官污吏,一无德,二无才,是一文不值的半团泥土做成的。

“忽然将汝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这两句诗,对于贪官污吏的形象塑造来说,同样体现了齐白石关于艺术美的论述: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贪污腐化的官吏毕竟是肉身的人,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打破”的,只有泥塑玩具不倒翁才一打就破,这是二者的“不似”之处;然而这伙官吏天良丧尽,坏事作绝,可谓毫无心肝,就这一点上说,他们和泥塑玩具不倒翁体内空洞无物又是相同的,这是“似”的一面。齐白石另一首《题不倒翁》也这样写道:

能供儿戏此翁乖,倒不须扶自起来。

头上齐眉纱帽里,虽无肝胆有官阶。

这都是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剥去贪官污吏的伪装假面,使其丑恶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真可谓揶揄抨击, 痛快淋漓!

《题不倒翁》,是题画诗,也是妙趣横溢、令人忍俊不禁的讽刺诗,它更使画面形象也富于漫画般的喜剧性。在诗中,齐白石作为杰出的人民艺术家,既表现出高度的机智、才能,又表现出对贪官污吏强烈的愤慨憎恶之情。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