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隋大业长白山谣》
释义

《隋大业长白山谣》

隋大业长白山谣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

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杨广在位期间,国内阶级矛盾更加尖锐。他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横征暴敛,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在这样的情势下,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公元611年,王薄率领农民在长白山区首先举起造反的旗帜,揭开了隋末农民革命战争的序幕。

这首民歌歌颂起义军军容雄壮、威武和整齐。他们活跃在长白山区,战斗得十分勇猛,十分灵活。当听到隋王朝的反动军队扑来时,他们就奋不顾身地冲杀前去。史书上说他们: “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以相感动。”表明他们决不替反动统治阶级的掠夺战争卖命。这种大无畏的气概,在这首民歌中得到了形象的写照。

这首歌谣以通俗的语言,高昂的格调,热烈的感情,铺叙的手法,颇为成功地塑造了我国古代革命农民的英雄群相。它气势雄浑、豪放,形式质朴、生动。遣词造句,也准确、精炼。特别是所用的动词,大都写得有声有色。如“侵”字,表现出起义军高昂的士气天矫天际;“耀”字,衬托出起义军光辉的业绩昭同日月。一个“荡”字,更生动有力地描绘出起义军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真实地描写了起义军的一个生活侧面。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更喊出了起义军宁死不屈的心声。它既揭露了辽东战争的不得人心和非正义性质,又反映出辽东战争伤亡惨重,战士生还无望,人民被逼得非造反不可了。

还应指出:王薄领导的起义军敢于自称为“知世郎”,正是针对封建统治者宣扬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类愚民论的英勇挑战。

民歌的审美价值,往往在于它朴素地宣讲真理;而这首民歌就在极朴素的形式中,宣讲了起义农民的英雄本色。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7: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