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阴谋与爱情》 |
释义 | 《阴谋与爱情》《阴谋与爱情》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德国作家席勒(1759—1805)的代表作,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符腾堡公国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穷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伊斯,并准备与她结婚。瓦尔特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和讨好公爵,则强令儿子与公爵遗弃的情妇结婚。斐迪南拒不从命,坚持要与露伊斯结婚。瓦尔特企图逮捕露伊斯全家,斐迪南以揭露父亲谋杀前任宰相的罪行相威胁,迫使瓦尔特让步。宰相秘书伍尔牧早想占有露伊斯,便与瓦尔特合谋,制造借口秘密逮捕了露伊斯的父亲,要挟露伊斯给侍卫长写一封假情书,作为释放她父亲的交换条件。露伊斯被迫照办后,伍尔牧故意让情书落在斐迪南手中。斐迪南妒恨交加,毒死露伊斯, 自己也服毒自杀。露伊斯临终前说出了真情,斐迪南后悔莫及。 露伊斯是德国文学史上最卓越的妇女形象之一。她为人正直、善良、重视人的荣誉,具有不畏权势,不以美貌自诩,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贵品德。她爱上斐迪南并不是想高攀,而是认为他是一个“上帝的杰作”。这个以前“碰到一只蜘蛛便发抖的少女”,为争取婚姻自由平等,也喊出了“等级的限制都要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要破裂,人都是人”的强音。但她在封建势力和传统观点的面前,只能是葬送自己青春和生命的悲惨结局。露伊斯的形象体现了德国进步青年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斐迪南是贵族阶级叛逆者的形象。他要求摆脱封建羁绊和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是在启蒙思想的熏陶下形成的。正是这种新兴的思想意识,使他在斗争中表现了坚强、勇敢、反抗邪恶,忠于爱情的行动。他爱上平民姑娘露伊斯,不仅是因为她的美貌,更主要还是由于她有一个高尚、纯朴、优美的灵魂,这一行动的本身就是对封建传统的一种大胆挑战。当他父亲要抓露伊斯去站耻辱柱示众时,他毅然拔剑相抗,甚至准备公开揭露父亲罪恶的发家史。可见,他的这种蔑视和对抗封建传统关系的叛逆思想和行动,已大大超越了爱情范围。这样,在封建势力仍顽强存在的社会里,他的人生也只能是以悲剧而告终。米勒是市民阶级的典型。他耿直诚实,有自尊心,可又胆小怕事,只求有个平静的家庭生活。他既体现了市民的力量,也表现了市民的弱点。瓦尔特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阴险狡黠,奸诈凶狠,蔑视平民,仇恨进步力量。他用阴谋手段夺取高位后,又不惜牺牲儿子的爱情,以便进一步控制朝廷。他对米勒一家,权势威胁在前,阴谋迫害在后,是露伊斯和斐迪南悲剧的罪魁祸首。作品通过阴谋与爱情、贵族与平民的冲突,揭露了贵族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控诉了封建制度的黑暗与罪恶,表达了市民阶级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 作品情节曲折,冲突集中,发展紧凑。全剧紧扣“阴谋”与“爱情”的主要矛盾组织情节,两者既彼此联系,又相互交织,步步深化而趋于高潮。围绕主要矛盾冲突,作品还写了斐迪南与米尔佛特夫人的矛盾,米勒夫妇、父女的矛盾,米尔佛特夫人与公爵的矛盾,使剧情更加丰富生动。从而,在展示了真实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同时,使爱情悲剧洋溢着对德国封建制度的挑战和叛逆精神。在人物性格上作品又成功地进行了典型化的塑造。其中尤其是女主人公露伊斯和她父亲米勒的性格是由他们生活环境决定的,他们的思想感情是从作品中的特定情节和场景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因而个性鲜明突出,形象栩栩如生。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