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邵公谏弭谤》
释义

《邵公谏弭谤》

《邵公谏弭谤》

散文篇名。选自《国语·周语上》。题目是后人所加。一作《召公谏厉王止谤》。三国时韦昭《国语解》说:“厉王,恭王之曾孙、夷王之子厉王胡也。谤,诽也。邵公,邵康公之孙穆公虎也,为王卿士。”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说:“前说民谤不可防,则比之以川,后说民谤必宜敬听,则比之以山川原隰。凡作两番比喻。后贤务须逐番细读之,真乃精奇无比之文,不得止作老生常诵习而已。”清林云铭《古文析义》说:“召公所谏,语语格言。细看当分四段。第一段言止谤有害;第二段言听政全赖民言,斟酌而行;第三段言民之有言,实人君之利;第四段言民之言,非孟浪而出,皆几经裁度,不但不可壅,实不能壅者。回抱防川之意,融成一片,惊健绝伦。世人不察立言层节,辄把此等妙文,一气读却,良可惜也。”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说:“谏词只天子听政一段,在道理上讲;其余俱是在利害上讲。而正意又每与喻意夹写。笔法新警异常。至前后叙次处,描写王与国人,以及起伏照应之法,更极精细。最是《国语》中遒炼文字。”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说:“文只是中间一段正讲,前后俱是设喻。前喻防民口有大害,后喻宣民言有大利。妙在将正意、喻意,夹和成文。笔意纵横,不可端倪。”今人范文澜《中国通史》说:“农夫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工商业者住在大邑,称为国人。厉王是个大暴君,他酷爱财货,重用荣夷公,想法专利。国人毁谤厉王,厉王令卫国神巫监视国人,随意杀戮,禁阻说话。厉王自以为能弭谤,压迫更加严厉。后来国人不能再忍,前八四一年(共和元年)举行起义,厉王渡黄河逃走。太子靖藏匿在召公家里,起义者围召公家。召公把自己的儿子假冒王子送出去,被起义者杀死。宗周出现了以周召二公为首的贵族共和政治。这是历史上国人第一次大起义,西周社会因这次起义的推动,前进了一步。”此文记述了周厉王凶残暴虐,一意孤行,拒不纳谏,并以严酷杀戮的高压手段来压制舆论,终于被人民所放逐的始末。着重点是邵穆公劝戒厉王弭谤的主张,他所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见解,语意周祥,很有见地。文章以记言为主,记邵穆公进谏一段,层层推进,有理有节,正反论述,具有不可辨驳的逻辑力量;善于运用比喻进行说理,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发人深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