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 |
释义 |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鲁迅 不记得是那一部旧书上看来的了,大意说是有一位道学先生,自然是名人,一生拼命辟佛,却名自己的小儿子为“和尚”。有一天,有人拿这件事来质问他。他回答道:“这正是表示轻贱呀!”那人无话可说而退云。 其实,这位道学先生是诡辩。名孩子为“和尚”,其中是含有迷信的。中国有许多妖魔鬼怪,专喜欢杀害有出息的人,尤其是孩子;要下贱,他们才放手,安心。和尚这一种人,从和尚的立场看来,会成佛——但也不一定,——固然高超得很,而从读书人的立场一看,他们无家无室,不会做官,却是下贱之流。读书人意中的鬼怪,那意见当然和读书人相同,所以也就不来搅扰了。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还有一个避鬼的法子,是拜和尚为师,也就是舍给寺院了的意思,然而并不放在寺院里。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拜师是否要贽见礼,或者布施什么的呢,我完全不知道。只知道我却由此得到一个法名叫作“长庚”,后来我也偶尔用作笔名,并且在《在酒楼上》这篇小说里,赠给了恐吓自己的侄女的无赖,还有一件百家衣,就是“衲衣”,论理,是应该用各种破布拼成的,但我的却是橄榄形的各色小绸片所缝就,非喜庆大事不给穿;还有一条称为“牛绳”的东西,上挂零星小件,如历本,镜子,银筛之类,据说是可以避邪的。 这种布置,好像也真有些力量:我至今没有死。 不过,现在法名还在,那两件法宝却早已失去了。前几年回北平去,母亲还给了我婴儿时代的银筛,是那时的惟一的纪念。仔细一看,原来那筛子圆径不过寸余,中央一个太极图,上面一本书,下面一卷画,左右缀着极小的尺,剪刀,算盘,天平之类。我于是恍然大悟,中国的邪鬼,是怕斩钉截铁,不能含胡的东西的。因为探究和好奇,去年曾经去问上海的银楼,终于买了两面来,和我的几乎一式一样,不过缀着的小东西有些增减。奇怪得很,半世纪有余了,邪鬼还是这样的性情,避邪还是这样的法宝。然而我又想,这法宝成人却用不得,反而非常危险的。 但因此又使我记起了半世纪以前的最初的先生。我至今不知道他的法名,无论谁,都称他为“龙师父”,瘦长的身子,瘦长的脸,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他却有两绺下垂的小胡子。对人很和气,对我也很和气,不教我念一句经,也不教我一点佛门规矩;他自己呢,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无祀孤魂,来受甘露味”的时候,是庄严透顶的,平常可也不念经,因为是住持,只管着寺里的琐屑事,其实——自然是由我看起来——他不过是一个剃光了头发的俗人。 因此我又有一位师母,就是他的老婆。论理,和尚是不应该有老婆的,然而他有。我家的正屋的中央,供着一块牌位,用金字写着必须绝对尊敬和服从的五位:“天地君亲师”。我是徒弟,他是师,决不能抗议,而在那时,也决不想到抗议,不过觉得似乎有点古怪。但我是很爱我的师母的,在我的记忆上,见面的时候,她已经大约有四十岁了,是一位胖胖的师母,穿着玄色纱衫裤,在自己家里的院子里纳凉,她的孩子们就来和我玩耍。有时还有水果和点心吃,——自然,这也是我所以爱她的一个大原因;用高洁的陈源教授的话来说,便是所谓“有奶便是娘”,在人格上是很不足道的。 不过我的师母在恋爱故事上,却有些不平常。“恋爱”,这是现在的术语,那时我们这偏僻之区只叫作“相好”。《诗经》云:“式相好矣,毋相尤矣”,起源是算得很古,离文武周公的时候不怎么久就有了的,然而后来好像并不算十分冠冕堂皇的好话。这且不管它罢。总之,听说龙师父年青时,是一个很漂亮而能干的和尚。交际很广,认识各种人。有一天,乡下做社戏了,他和戏子相识,便上台替他们去敲锣,精光的头皮,簇新的海青,真是风头十足。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于是战争开幕,甘蔗梢头雨点似的飞上来,有些勇士,还有进攻之势,“彼众我寡”,他只好退走,一面退,一面一定追,逼得他又只好慌张的躲进一家人家去。而这人家,又只有一位年青的寡妇。以后的故事,我也不甚了然了,总而言之,她后来就是我的师母。 自从《宇宙风》出世以来,一向没有拜读的机缘,近几天才看见了“春季特大号”。其中有一篇铢堂先生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使我觉得很有趣,他以为中国人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理想是不能不算崇高”的,“然而在人群的组织上实在要不得。抑强扶弱,便是永远不愿意有强。崇拜失败英雄,便是不承认成功的英雄”。“近人有一句流行话,说中国民族富于同化力,所以辽金元清都并不曾征服中国。其实无非是一种惰性,对于新制度不容易接收罢了”。我们怎样来改悔这“惰性”呢,现在姑且不谈,而且正在替我们想法的人们也多得很。我只要说那位寡妇之所以变了我的师母,其弊病也就在“不以成败论英雄”。乡下没有活的岳飞或文天祥,所以一个漂亮的和尚在如雨而下的甘蔗梢头中,从戏台逃下,也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失败的英雄。她不免发现了祖传的“惰性”,崇拜起来,对于追兵,也像我们的祖先的对于辽金元清的大军似的,“不承认成功的英雄”了。在历史上,这结果是正如铢堂先生所说:“乃是中国的社会不树威是难得帖服的”,所以活该有“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但那时的乡下人,却好像并没有“树威”,走散了,自然,也许是他们料不到躲在家里。 因此我有了三个师兄,两个师弟。大师兄是穷人的孩子,舍在寺里,或是卖在寺里的;其余的四个,都是师父的儿子,大和尚的儿子做小和尚,我那时倒并不觉得怎么稀奇。大师兄只有单身;二师兄也有家小,但他对我守着秘密,这一点,就可见他的道行远不及我的师父,他的父亲了。而且年龄都和我相差太远,我们几乎没有交往。 三师兄比我恐怕要大十岁,然而我们后来的感情是很好的,我常常替他担心。还记得有一回,他要受大戒了,他不大看经,想来未必深通什么大乘教理,在剃得精光的囱门上,放上两排艾绒,同时烧起来,我看是总不免要叫痛的,这时善男信女,多数参加,实在不大雅观,也失了我做师弟的体面。这怎么好呢?每一想到,十分心焦,仿佛受戒的是我自己一样。然而我的师父究竟道力高深,他不说戒律,不谈教理,只在当天大清早,叫了我的三师兄去,厉声吩咐道:“拼命熬住,不许哭,不许叫,要不然,脑袋就炸开,死了!”这一种大喝,实在比什么《妙法莲花经》或《大乘起信论》还有力,谁高兴死呢,于是仪式很庄严的进行,虽然两眼比平时水汪汪,但到两排艾绒在头顶上烧完,的确一声也不出。我嘘一口气,真所谓“如释重负”,善男信女们也个个“合十赞叹,欢喜布施,顶礼而散”了。 出家人受了大戒,从沙弥升为和尚,正和我们在家人行过冠礼,由童子而为成人相同。成人愿意“有室”,和尚自然也不能不想到女人。以为和尚只记得释迦牟尼或弥勒菩萨,乃是未曾拜和尚为师,或与和尚为友的世俗的谬见。寺里也有确在修行,没有女人,也不吃荤的和尚,例如我的大师兄即是其一,然而他们孤僻,冷酷,看不起人,好像总是郁郁不乐,他们的一把扇或一本书,你一动他就不高兴,令人不敢亲近他。所以我所熟识的,都是有女人,或声明想女人,吃荤,或声明想吃荤的和尚。 我那时并不诧异三师兄在想女人,而且知道他所理想的是怎样的女人。人也许以为他想的是尼姑罢,并不是的,和尚和尼姑“相好”,加倍的不便当。他想的乃是千金小姐或少奶奶;而作这“相思”或“单相思”——即今之所谓“单恋”也——的媒介的是“结”。我们那里的阔人家,一有丧事,每七日总要做一些法事,有一个七日,是要举行“解结”的仪式的,因为死人在未死之前,总不免开罪于人,存着冤结,所以死后要替他解散。方法是在这天拜完经忏的傍晚,灵前陈列着几盘东西,是食物和花,而其中有一盘,是用麻线或白头绳,穿上十来文钱,两头相合而打成蝴蝶式,八结式之类的复杂的,颇不容易解开的结子。一群和尚便环坐桌旁,且唱且解,解开之后,钱归和尚,而死人的一切冤结也从此完全消失了。这道理似乎有些古怪,但谁都这样办,并不为奇,大约也是一种“惰性”。不过解结是并不如世俗人的所推测,个个解开的,倘有和尚以为打得精致,因而生爱,或者故意打得结实,很难解散,因而生恨的,便能暗暗的整个落到僧袍的大袖里去,一任死者留下冤结,到地狱里去吃苦。这种宝结带回寺里,便保存起来,也时时鉴赏,恰如我们的或亦不免偏爱看看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当鉴赏的时候,当然也不免想到作家,打结子的是谁呢,男人不会,奴婢不会,有这种本领的,不消说是小姐或少奶奶了。和尚没有文学界人物的清高,所以他就不免睹物思人,所谓“时涉遐想”起来,至于心理状态,则我虽曾拜和尚为师,但究竟是在家人,不大明白底细。只记得三师兄曾经不得已而分给我几个,有些实在打得精奇,有些则打好之后,浸过水,还用剪刀柄之类砸实,使和尚无法解散。解结,是替死人设法的,现在却和和尚为难,我真不知道小姐或少奶奶是什么意思。这疑问直到二十年后,学了一点医学,才明白原来是给和尚吃苦,颇有一点虐待异性的病态的。深闺的怨恨,会无线电似的报在佛寺的和尚身上,我看道学先生可还没有料到这一层。 后来,三师兄也有了老婆,出身是小姐,是尼姑,还是“小家碧玉”呢,我不明白,他也严守秘密,道行远不及他的父亲了。这时我也长大起来,不知道从那里,听到了和尚应守清规之类的古老话,还用这话来嘲笑他,本意是在要他受窘。不料他竟一点不窘,立刻用“金刚怒目”式,向我大喝一声道: “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那里来!?” 这真是所谓“狮吼”,使我明白了真理,哑口无言,我的确早看见寺里有丈余的大佛,有数尺或数寸的小菩萨,却从未想到他们为什么有大小。经此一喝,我才彻底的省悟了和尚有老婆的必要,以及一切小菩萨的来源,不再发生疑问。但要找寻三师兄,从此却艰难了一点,因为这位出家人,这时就有了三个家了:一是寺院,二是他的父母的家,三是他自己和女人的家。 我的师父,在约略四十年前已经去世;师兄弟们大半做了一寺的住持;我们的交情是依然存在的,却久已彼此不通消息。但我想,他们一定早已各有一大批小菩萨,而且有些小菩萨又有小菩萨了。 四月一日 在《我的第一个师父》里,鲁迅描写了一个奇特的人物形象——“剃光头发的俗人”,为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画廊增添了光彩。 龙师父出家而在家,超凡而不脱俗。在作品里,鲁迅就攫住“凡俗”这一特质进行造型立意,从而体现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索。龙师父是个和尚,但在鲁迅的笔下,他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不是个出家人,“瘦长的脸,高颧细眼,和尚是不应该留须的,他却有两绺下垂的胡子”。这就是作品诉诸读者的视觉直观,本为出家人所“不应该”有的,而龙师父“却有”了,外在的形象鲜明地显示了内在的精神气质:这是一个不同于众的佛门弟子,他自有独特的个性特征。作为和尚,他不遵佛门规范,不守清规戒律,是一寺主持,却不教徒弟“念一句经”,也不教他们“佛门规矩”,自己“平常也不念经”,只有当“穿起袈裟来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放焰口”时,才“庄严透顶”。和尚本是四大皆空,不应该有老婆,“然而他有”,年轻时风流倜傥,“是一个很漂亮而能干的和尚”。佛门弟子理应清心寡欲,潜心修行,可他“交际很广,认识各种人”,而且和“戏子相识”,竟然“上台替他们去敲锣”,因此而闹出不大不小的纠纷,但也因此而得了个老婆。作品透过这些细致而又简洁的描写,对龙师父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入的揭示,他的那些行为,反叛意识是很明显的,他压根儿就没有成祖成佛的意愿,从来就不肯承担一个住持法师的责任。佛门本是禁锢精神之地,而他却敢于率性而为,任凭自己灵魂翱翔于自由太空,他理想的“桃源”不在世外而在人间,他向往的不是西天的极乐世界,而是红尘的家室之乐。鲁迅在这篇散文里,出色地描绘了这么一个“俗人”的和尚,其涵意是十分深刻的。 在《我的第一个师父》里,作者采用了并列造型的对比手法,来塑造他的“第一个师父”。作品写了三种类型人物,龙师父一家是和尚“专业户”。两个儿子都出了家,但都秉承家风,均是“剃光了头发的俗人”。他们受了大戒,从沙弥升为和尚,可袈裟内隐存的仍是一颗凡心,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向往的是尘世凡俗的乐趣,他们“不太看经”,也不通“大乘教理”,只一门心思“想女人”,想“有室”。不久,二师兄有了“家小”,三师兄更妙,他所想的女人“乃是千金小姐和少奶奶”,最后,他“也有了老婆”,不知“出身是小姐,是尼姑,还是‘小家碧玉’”。在精神上他也彻底摆脱佛门桎梏,当有人对他说些“和尚应守清规之类的古老话”,并意在“嘲笑”要他“受窘”时,他“竟一点不窘”,立刻“金刚怒目式”地大喝一声道:“和尚没有老婆,小菩萨那里来!?”多有胆识!多有气魄!作品通过这一声“狮吼”,猛地打开他的心灵世界,进发出耀眼光华。他蔑视佛门清规戒律,在他看来,“想女人”——成家——生子,这一人生三部曲,就是生命的流程,和尚可以讨老婆,大菩萨就应生小菩萨,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二师兄和三师兄虽然都有父风,都够大胆,都有反叛精神,但“道行”都不如乃父,敢爱女人,讨家小,却不敢像他父亲那样坦然公开;而是“严守秘密”,这在胆略上就远逊其父多了。在艺术上,父子两代的形象构成明显的映衬,一家尽和尚,满门皆俗人,儿子们的行为是父亲反叛精神的很好补充,但他们却又不如其父,所以又是一个比照,就在儿子们形象的烘托下,龙师父显得更其奕奕有神了。 作品还写了另一类人物,那就是龙师父的大徒弟,他是“穷人的孩子,舍在寺里,或是卖在寺里的”,他和师弟们截然相反,是个循规蹈矩的禅和子,不吃荤,更不想女人,孤身一人和青灯古佛为伴,潜心修炼。结果,佛性磨掉了人性,心情变得怪异,“孤辟,冷酷,看不起人”,精神也有点失常,“总是郁郁不乐”,为了一点小事,如“一把扇或一本书,你一动他就不高兴,令人不敢亲近他”。显而易见,大师兄和龙师父属于两种不同的精神境界,一个超凡,一个入世,一个是佛门弟子,一个是凡夫俗子;两个气质完全不同的形象,表现了差异悬殊的两种人生态度,构成了鲜明的对比,龙师父因此作用而出落得更有人情味,也更亲切动人了。 作品另一类人物就是龙师母,长得胖胖的,“穿着玄色纱衫裤”,为人和气,喜爱孩子,常拿水果和点心给他们吃。平平凡凡,普普通通,完全是个善良不过的农村妇女。她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可她极有胆量,也有见识,竟然敢在深夜收容一个被人追打的年青和尚,而且慧眼识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爱上了这个“货真价实的失败的英雄”,勇敢地和他喜结良缘,生了许多“小菩萨”。在封建闭塞的农村,作为一个年轻寡妇,龙师母的行为可谓非同寻常了。她和龙师父是一对连体形象,龙师父因她的存在而显得格外洒脱,分外有神采。 对这些人物,作品均是淡墨素写,铁笔勾勒,不同色调形象的并列,不同精神世界的接触,艺术对比的效应得到加强,蕴含于形象中的哲理寓意也由此而丰富了,那里有作者对人生现象的透视,有他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有他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有他生活的信念和精神的寄托。这包孕着种种思想色素的内核,有力地引发起人们不同的联想和思索,使人越咀嚼越有味,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弦上之音”和感觉上的“弦外之音”。这应是本篇散文艺术成功的主要因素。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