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鲁迅《庚子送灶即事》全文、注释和赏析 |
释义 | 鲁迅《庚子送灶即事》全文、注释和赏析只鸡胶牙糖, 典衣供瓣香。 家中无长物, 岂独少黄羊。
【析】 这首诗写于1901年2月11日,即农历庚子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中国旧时民间习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送灶日。传说灶神一年一度在该日要上天去向玉帝汇报世情,因此人们在当晚要举行送灶神的祀典,企望灶神在玉帝跟前不说或少说坏话,以求得来年的太平富贵。当然,青年鲁迅并不相信这类封建迷信,他正回家度寒假,遇到家中有此祀典,心有感触,便信手写下了这首诗。 即事,就是见事立作。虽然是即兴之作,它却透露了作者的深切感慨,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内容。 胶牙糖,由麦芽煎熬而成,在浙江绍兴一带,又叫“堕民糖”,乃收破烂的挑在担里,用来调换鸡毛、破布的。鲁迅在《送灶日漫笔》中曾有详细说明:“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象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 ‘胶牙饧’ 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了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黄羊,据《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载:汉宣帝时,阴识的祖父阴子方用黄羊祭灶神,后来 “暴至巨富”。后世便多以黄羊祭灶。 当时,鲁迅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下狱已八年,父亲去世也已有五年,家道日益衰落,确有典衣卖物度日之事,“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鲁迅只得“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①这首诗真切反映了当时家庭的贫困状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想靠祭神来祈求富贵的思想。 诗歌的前两句是记事;后两句则是抒情,对灶神和祭灶大发牢骚:意思是我家典当变卖,可许多东西仍不齐备,那你灶神老爷又准备怎么样呢?这样的态度无疑是对灶神大不恭敬的。 鲁迅说过:“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②显而易见,鲁迅在这首诗中所表示的牢骚和不满,实在也不只是针对灶神和祭灶,更是针对整个旧社会的。 这首诗采用了不加任何词语装饰的白描手法,含意层层推进,虽寥寥二十个字,却极其简洁地把作者的深沉感触完整地表现了出来。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