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魏徵其人 |
释义 | 魏徵其人原文 魏徵1有大志,不耻小节,博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隋末为道士,初仕2李密,密败归国。后为窦建德3所执。建德败,委质于隐太子。太子诛,太宗稍任用。前后规谏二百余奏,无不称旨。太子承乾4失德,魏王泰5有夺嫡之渐。太宗闻而恶之,谓侍臣曰:“当今朝臣,忠謇无逾6魏徵。我遣辅太子,用绝天下之望。”乃以为太子太师7。徵以疾辞,诏答曰:“汉之太子,四皓为助;我之赖卿,即其义也。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徵宅无堂,太宗将营小殿,辍其材以赐之,五日而就。遣使赍布被素褥以赐之,遂其所尚。及疾亟,太宗幸其第,抚之流涕。问其所欲,徵曰:“婺不恤纬,而忧宗社之陨。”徵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气,善得人主意。身死之日,知与不知,莫不痛惜。 选自《大唐新语》 注释 1.魏徵:唐太宗时最有才干的大臣之一。他以敢于直谏著名。知无 不言,言无不尽,从不隐晦自己的观点。唐太宗很敬重他。 2.仕:做官。 3.窦建德:隋末反抗隋炀帝的一支起义军的领袖。 4.承乾:唐太宗的长子,后来被唐太宗废为庶人。 5.魏王泰:唐太宗的儿子之一。 6.逾:超过。 7.太子太师:辅助太子之官名。 释义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