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释义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以后,做过江浙行省务官。五十岁左右的时候走出官场,过着幽居的生活。他是一位有才华的剧作家,写过不少剧本,流传下来的有七个, 《汉宫秋》是他的代表作,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也写了很多散曲,因此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散曲大多写得挥洒自如,典雅清丽,有时也常流露出消极遁世和虚无悲观的思想情绪。

这是一首抒写天涯游子秋日离愁的绝妙小诗。一个远在天涯的客游者,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刻,他仍未得歇宿之处,在荒废的道路上,迎着西风,骑着疲困的瘦马前行,看路旁老树上枯藤缠绕,乌鸦争枝。不远处,小桥横跨流水,对岸正有人家。望见的景色中,都含有一种秋日的乡愁,因而更使游子增加了天涯断肠的哀痛。这首散曲用开头的三句十八字,平列式地组合起九种景物,它们之间都围绕一个中心画面——秋途夕照,从属于一个主题——天涯游子的秋思。作者的情完全寓于景境之中,这就使景境变成了满含情思的意境,达到了情景的完美统一。作者对于外在景物的高度敏感性,以及捕捉具体形象入诗的高度才能,都是使人非常惊异的。他以“断肠人”的心情,骑瘦马独行于古道夕阳之下,他就对于那些最能盛载和寄托断肠秋情的景物,最有吸收力,并能以之作为主体情态对象化的表现物。为此作者才抓住了三个物象:藤、树、鸦。而这三者,作者选取时,它们各自的枯干、老朽、昏噪,是与它们所从属的本体结合为一的,进入诗中也不是为形容而现加的。所以这三种物象,既是秋夕古道上的带有某种特征性的景境,也是创作主体特定情态的最适合的对象化的形象。诗人深感宇宙荒凉,生意衰歇,怅触无边,希望断绝,一切外物全被意化,达到了外物与人心无间契合。风格是独有的。如果不是这个主体的这种心境,同是秋天的外景中,也可以选择别种对象,另表别种情境。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不别是一番秋天的景象吗?

从“枯藤老树昏鸦”到“小桥流水人家”,这景境有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是变得明丽了。但从主体的心境上看,却不过是天涯游子的客愁的一种转换,是由暗淡烦忧,转向了孤独的寂寞。因为这小桥、流水、人家,都不过是西风客路上的一种平平的存在,桥通哪里,水流何方,人家谁宿,这是瘦马上的断肠人所不关心的。眼下最现实的是“夕阳西下”了,天涯羁旅,客愁正深,古道正长,在哪里能找到投宿之处,还有所去的终点,未来的漫漫的归路,这使断肠人更要愁肠百结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