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韩疁《高阳台》
释义

韩疁《高阳台》

韩疁《高阳台》韩 疁

韩 疁

除夜

频听银签,重燃绛蜡,年华衮衮惊心。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老来可惯通宵饮,待不眠、还怕寒侵。掩清尊。多谢梅花,伴我微吟。

邻娃已试春妆了,更蜂腰簇翠,燕股横金。勾引东风,也知芳思难禁。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恣登临。残雪楼台,迟日园林

注释 ①除夜:除夕夜,古人有守岁不眠的习俗。②银签:古代计时器“铜壶滴漏”中的报时签,每过一刻便有签落下以报时。

踏雪寻梅图 【清】 萧晨 山东青岛市博物馆藏

鉴赏 除夕夜的除旧迎新,对孩童年少之人是快乐的,因为年岁的增长意味着生命的成熟,也意味着美好未来的降临。但是对那些衰老之人,尤其是壮志难酬的老人,这新旧的更替却往往让人百感交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岁月的流逝,他们惜春,他们悲秋,其实都是在为生命的渐渐消逝而伤怀。除夜在中国人心中本应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弃旧迎新并期待着幸福的未来,然而本词的作者却在这欢乐的时节感觉到了岁月的无情。

除夜独听银签已是悲凉,而加一“频”字,又可见时间之长。夜已深沉,词人却只能孤独地听着银签,清醒地感受着时光的流逝,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除夕守夜,家家点燃红烛以增添喜庆的气氛,红烛已经烧残,只好重燃一支,可知静坐时间之久。在这声声银签和熊熊的烛火中,词人清晰地感受到年华逝去,黯然心伤。开篇三句非常简约,但写景抒情一应具备,读者如身临其境,有触目惊心之感。“饯旧迎新,能消几刻光阴”写光阴流逝之飞快,送别旧岁,迎来新年也不过片刻之间,岂不令人感慨?此时的作者欲借酒浇愁,无奈老来不惯通宵饮;欲守夜不眠,又无奈年老体弱,禁不住夜寒的侵袭。于是他只能“掩清尊”,与梅花“微吟”。这里明明是去寻梅花,却道梅花多情来伴我,正是寂寞痴人的无奈之语。

词至下阕,作者忽然宕开一笔,写起邻娃节日的盛妆与快乐来,不再有上阕的愁绪。这是衬托之法,如姜夔上元词《鹧鸪天》云“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即以邻娃之笑语反衬自身之孤寂。本词作者正是如此。邻娃试毕春妆,为明日的游春做好了准备,“腰簇翠,燕股横金”是描写她头上的发饰,非常艳丽耀眼。邻娃之美艳勾引起“东风”之情思,使得东风也“芳思难禁”,于是它酿花蕴柳,布置下了明日明媚的春景。这一句写得极为巧妙,比喻、拟人等修辞用得浑然天成,让人回味无穷。此时的词人似乎也化身为美艳的邻娃,替她珍惜起青春年华来。正因为年华如此易逝,而东风又如此有情,所以她要“逞艳游、赢取如今”,去尽情享受眼前美好的光景。“恣登临”三句是邻娃之语,也是作者之语,既然岁月如此易逝,既然光景如此美丽,那么人怎能不尽情去游赏呢! 要放情地游赏啊,从残雪未消的楼台一直到春日迟迟的园林!

整首词上下阕对比明显,感情有波折而承接自然,笔笔真切。从开篇的凄恻到结尾的自勉,读者的心也随作者经历了一番挣扎,最终重拾了青春。(姚苏杰)

集评 清《况周颐:“韩子耕《高阳台《除夕》云云(略),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力气。又词家炼字法断不可少,韩子耕《浪淘沙》云:‘试花霏雨湿春晴。三十六梯人不到,独唤瑶筝。’妙在‘湿’字、‘唤’字。”(《蕙风词话》卷二)

链接 宋代已盛行除夕守岁之俗。民间于除夕夜合家围炉而坐,通宵不眠,谓之守岁。此俗晋时已有,宋代益盛,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除夕》载:“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周密《武林旧事《岁晚节物》亦载:“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此俗寓辞旧迎新,祝祈父母长寿之意,故当时俗语云:“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南宋前期,此俗曾一度不兴,然其后又复盛行。守岁时人们皆把酒笑歌,奏乐击鼓,并盛行各种游戏。许多人家还架起松柴,举火焚烧,官厅则点燃火烛(以麻蘸浓油制作的大火炬),红映霄汉。宫禁与民间均燃放爆竹、烟火,声震如雷,鼓吹、欢呼之声,喧阗彻夜,称为“聒厅”。杨缵《一枝春》词:“爆竹惊春,竞喧阗,夜起千门箫鼓。”即言其盛况。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