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韩愈《论佛骨表》 |
释义 | 韩愈《论佛骨表》臣某言①: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上古未尝 有也。昔者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 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 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 安乐寿考②,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 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书史不言其年寿所极,推其年数,盖亦俱 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 时佛法亦未入中国,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 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 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 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 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③,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 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 许度人为僧尼道士④,又不许创立寺观。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 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⑤,又令诸寺 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 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⑥,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 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 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 将谓真心事佛,皆云: “天子大圣,犹一心敬 信;百姓何人,岂合更 惜身命?”焚顶烧指⑦, 百十为群,解衣散钱, 自朝至暮,转相仿效, 惟恐后时,老少奔波, 弃其业次⑧。若不即 加禁遏,更历诸寺,必 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 者⑨。伤风败俗,传笑, 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 言⑩,身不服先王之法服(11);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 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 赐衣一袭(12),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 秽之余(13),岂宜令入宫禁(14)?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 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 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 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 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 岂不快哉! 佛如有灵, 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 之至(15),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16)。 【注释】①臣某言:表开头的一种格式,某是上表者的代词。②寿考:寿命 长。考,老。③推阐圣明:推求阐发圣主(指唐高祖)英明的旨意。④度:世俗人 出家,由其师剃去其发须,称为“剃度”,亦单称“度”,意即引度人脱离世俗苦海。 ⑤舁(yú):抬,扛。大内:指皇帝宫殿。⑥徇(xún):顺从,随着。⑦焚顶烧指:指 用香火烧灼头顶和手指,以苦行来表示奉佛的虔诚。⑧业次:生业,工作。⑨脔 (luán)身:从自己身上割下肉来。脔,把肉割成小块。⑩法言:合乎儒家礼法的言 语。(11)法服:合乎儒家礼法的服饰。(12)衣一袭:一套衣,指单衣复衣全套完备。(13) 凶秽之余:指佛的尸骨仅存一指骨。(14)宫禁:宫殿,因为禁止闲人出入,所以叫 “禁”。(15)恳悃(kǔn):恳切忠诚。(16)诚惶诚恐:实在惶恐不安。为奏表结尾的套 语,有时亦用在开头。 【鉴赏】《论佛骨表》作于唐元和十四年(819),是韩愈向唐宪宗上的 一篇奏表,集中体现了韩愈反对佛教的观点。凤翔府法门寺塔中有释迦 牟尼佛指骨一节,相传极为灵异,唐宪宗命宦官与僧徒迎入宫中三日,再 送入京城佛寺。一时上自王公,下至百姓,奔走施舍,聚观起哄。于是素 不喜佛的韩愈上表疏谏。此表触怒宪宗,欲处韩愈以死刑,后经群臣谏阻 营救,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 文章一开头,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揭示佛法之不足信。列叙佛 教传入中国前古帝王均长寿,而佛教传入后信佛帝王寿短灾多,运祚不 长,以证事佛、求福之不可信。本朝则举了两个皇帝,一是唐高祖,一是唐 宪宗本人。宪宗于元和二年下诏,不许百姓冒充僧道。韩愈却借题发挥, 欲抑先扬,处处为宪宗护短,但宪宗的短处却越发分明。 接着,韩愈理智地分析事佛的不通情理。一是佛教言语不通,衣服殊 制,又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在当时是纲常名教上的大问题。二是 佛如果还活着,来朝京师,也不过以外国藩宾的礼节相接待,现在他已经 剩下枯骨,怎么能受此隆重的礼遇呢? 因此,事佛存在极大的危害,“事佛 求福,乃更得祸”,不但“老少奔波,忘其业次”,“伤风败俗,传笑四方”,甚 至有危害到“国亦寻灭”的地步。 最后,韩愈要求把此佛骨“投诸水火,求绝根本,断天之之疑,绝后代 之惑”,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声:“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 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结果。”慷慨以祸祟自任,其勇气可 嘉可叹。 韩愈在当时皇帝带头、臣民盲从的迷恋骸骨的狂热风气下,却以清醒 的头脑,明智的态度,敢于上谏表,批逆鳞,以其昭昭攻人昏昏,他的这种 反潮流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韩愈的论说文的特点是结构严谨,气势雄浑,逻辑性强。这个特点在 《论佛骨表》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张婉莹,汤克勤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235-237页.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