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西施滩》 - 唐·崔道融 |
释义 | 《西施滩》 - 唐·崔道融唐·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 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西施滩〕浙江省诸暨县南有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旧日传说为西施浣纱处。 这首诗不是一般的凭吊古迹、抒发情怀的作品,而是针对“女人是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之作。 诗立意新,先直抒胸臆,道出题旨,再以形象比喻作结,使议论,形象与抒情融为一体,构成美的诗境,堪为佳作。上联平直道来,旨在澄清史实,拨乱反正。据《史记》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用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以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事实。“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的史实又颠倒过来。第三句把笔锋转到西施滩,描写春日西施滩水涨,急促奔流的江水,似乎在为西施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不平之音。“似有”二字,选用得十分得体、自然,寄寓着诗人深沉的慨叹。 这首诗以其议论诉诸理智,以其抒情诉诸人的感情,并以其意境诉诸于人的审美心理,当属写得通脱,自然的上乘之作。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