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調宜觀樂,清才稱典簽。”詩句出處:《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是唐朝詩人陸龜蒙的作品。
盡日臨風坐,雄詞妙略兼。共知時世薄,寧恨歲華淹。 且把靈方試,休憑吉夢占。夜然燒汞火,朝煉洗金鹽。 有路求真隱,無媒舉孝廉。自然成嘯傲,不是學沉潛。 水恨同心隔,霜愁兩鬢沾。鶴屏憐掩扇,烏帽愛垂簷。 雅調宜觀樂,清才稱典簽。冠頫玄發少,書健紫毫尖。 故疾因秋召,塵容畏日黔。壯圖須行行,儒服謾襜襜。 片石聊當枕,橫煙欲代簾。蠹根延穴蟻,疏葉漏庭蟾。 藥鼎高低鑄,雲庵早晚苫。胡麻如重寄,從誚我無厭。
|
【註釋】:
雅:
①正;正確的。諸葛亮《出師表》:“察納雅言。”(察納:考察,采納。)②規范的。《論語·述而》:“詩書執禮,皆雅言也。”③高尚;不俗。《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才識不及預,而雅性過之。”(預:人名。)④平素;向來。《史記·高祖本紀》:“雍齒雅不欲屬沛公。”(雍齒:人名。)⑤甚;很。楊惲《報孫會宗書》:“雅善鼓瑟。”(鼓:彈奏。)雅調:
正調。《宋書·樂志》:“遷善自~~,成化由清均。”調:
(一)①調動。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婿竟不調。”②轉換。徐陵《玉臺新詠·織婦》:“調梭輟寒夜,鳴機罷秋日。”③征調。陳壽《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調其賦稅,以充軍實。”④計算。班固《漢書·晁錯傳》:“調立城邑,毋下千傢。”⑤音調。白居易《琵琶行》:“未成曲調先有情。”⑥人的才情風格。秦韜玉《貧女》:“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⑦古代的一種賦稅。漢末、魏晉有戶調,即按戶征稅。《三國志·魏書·趙儼傳》:“都尉李通急錄戶調。”唐代建立租、庸、調制度,仍按戶征調。⑧指聲調,即字音高低升降的音調。⑨腔調。(二)tiáo ①協調。洪亮吉《治平篇》:“水旱疾疫,即天地調劑之法也。”②調弄;彈奏。劉禹錫《陋室銘》:“可以調素琴,閱金經。”③嘲弄;調笑。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康僧淵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調之。”④馴養;調教。司馬遷《史記·秦本紀》:“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⑤烹調;調味。《戰國策·楚策四》:“故晝遊乎江河,夕調乎鼎鼐。”⑥音律和諧。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宜:
①合適;適宜。《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傢。”(之子:這個女子。於歸:出嫁。)②應當。《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將軍宜枉駕顧之。”③副詞。當然;難怪。《左傳·文公元年》:“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女:同“汝”。職:人名。)《孟子·梁惠王上》:“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愛:吝嗇。)④大概;也許。《孟子·公孫醜下》:“聞王命而遂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宜若]似乎;好像。《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尋,宜若可為也。”(尋:八尺。)觀:
(一)①看;觀看。《周易·系辭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姚鼐《登泰山記》:“是日觀道中石刻。”泛指看。②觀察;細看。《論語·顏淵》:“質直而好義,察顏而觀色。”(質:品質。)③觀賞。范仲淹《嶽陽樓記》:“餘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韓非子·存韓》:“秦王飲食不甘,遊觀不樂。”④顯示;給人看。《左傳·襄公十一年》:“圍鄭,觀兵於南門。”《國語·周語上》:“先王不耀德不觀兵。”⑤景觀或景象。范仲淹《嶽陽樓記》:“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 (二)guàn ①古代宗廟或宮門外兩旁的高建築物。亦稱闕。《左傳·僖公五年》:“遂登觀臺以望。”②臺榭。《後漢書·梁冀傳》:“修繕樓觀,數年乃成。”③京觀的省稱。古代戰勝者為誇耀武功,而把敵人屍骨收集起來,封土成為高大土堆,稱為京觀。許敬業《唐並州都督鄂國公尉遲恭碑》:“封屍築觀,王城於是乂安。”(乂安:太平無事。)④道觀;道教的廟宇。劉禹錫《玄都觀桃花》詩:“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樂:
(一)①音樂。《周易·豫》:“先王以作樂崇德。”《呂氏春秋·古樂》:“故樂之所由來者尚矣,非獨為一世之所造也。”又為奏樂。《禮記·曲禮下》:“歲兇,年谷不登……士飲酒不樂。”②樂工;演奏音樂的人。《論語·微子》:“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歸:通“饋”。贈送。)③樂器。《韓非子·解老》:“故竽先則鐘瑟皆隨,竽唱則諸樂皆和。” (二)lè愉快;快樂。《左傳· 隱公元年》:“其樂也融融。”范仲淹《嶽陽樓記》:“此樂何極?” (三)yào 喜好;喜愛。《論語·雍也》:“知者樂山,仁者樂水。”(知:智。)《晉書·阮籍傳》:“籍平生曾遊東平,樂其風土。”清:
①水純凈透明,與“濁”相對。屈原《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②潔凈。張衡《東京賦》:“京室密清。”③使潔凈;使幹凈。陸雲《盛德賦》:“泛時雨以清天,灑狂塵以肅地。”④清晰;清楚。張祜《酬凌秀才惠虎枕》:“八寸黃楊惠不輕,虎頭光照簟文清。”⑤聲音清亮;清脆。蘇軾《石鐘山記》:“南聲函胡,北聲清越。”(函胡:含糊,模糊。越:高揚。)⑥清爽;清涼;寒涼。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別:另一。)⑦冷清;淒清。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⑧寂靜;清靜。《莊子·天下》:“寂乎若清。”⑨清平;安定;太平。唐太宗《詠風》:“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大風曲:漢高祖即位後曾回故鄉,作《大風歌》。加:施。)⑩公正;廉潔;清白;清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是以:因此。)(11)單純;素雅。杜牧《沈下賢》:“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徑苔蕪不可尋。”(12)肅清;使幹凈。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保護聖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13)用完;用盡。《越絕書·荊平王內傳》:“(伍子胥)乃發其簞飯,清其壺漿而食。”(荊:楚國的別稱。)(14)中國封建朝代名稱,公元1616~1911年。(15)廁所。後作“圊”。《風俗通·怪神》:“二三日乃於清中糞下啼。”(16)古代哲學用語。指沖和之氣。《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禮,養之以清。”清才:
優秀的才能。潘嶽《楊仲武誄·序》:“若乃~~雋茂,盛德日新。”才:
①副詞。表示此前不久。晁錯《言守邊備塞疏》:“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才至,則胡又已去。”(胡:指匈奴。)②僅僅;隻。陶潛《桃花源記》:“初極狹,才通人。”③表示在某種條件下結果怎樣。《老殘遊記》第十二回:“問瞭鄉人,才尋著瞭關帝廟。”稱:
(一)①稱量;量重。《商君書·算地》:“度而取長,稱而取重。”②舉起。《詩經· 豳風·七月》:“稱彼兕觥。”③指舉薦。《左傳·襄公三年》:“祈奚請老,晉侯問嗣焉,稱解狐。”④贊揚;頌揚。《商君書·徠民》:“此四王者,萬世之所稱也,以為聖王,然其道猶不能取用於後。”⑤陳述;聲言。《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上稱帝嚳,下通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⑥稱呼;稱為。《史記·李斯列傳》:“今秦王欲吞天下,稱帝而治。”⑦名稱;稱謂。嵇康《養生論》:“一畝十斛,謂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稱也。’”《南史·毛喜傳》:“文帝嘗謂宣帝曰:‘我諸子皆以伯為名,汝諸子宜用叔為稱。’”(嘗:曾經。)⑧號稱;聲稱;稱作。《史記·陳涉世傢》:“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⑨名聲;聲譽。《晉書·王洽傳》:“(洽)與荀羨俱有美稱。” (二)chèng 測重量的器具。後作“秤”。《淮南子·時則》:“角鬥稱。” (三)chèn ①適合;相副。《後漢書·來歙傳》:“誠恨奉職不稱,以為朝廷羞。”《南齊書·張融傳》:“(衣)已令裁減,稱卿之體。”(卿:對對方的愛稱。)②衡量。《晉書·刁協傳》:“(劉)裕散其資財,令百姓稱力而取之,彌日不盡。”典:
①典籍;具有法則作用的文獻、書籍。《尚書·五子之歌》:“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左傳·昭公十五年》:“昔而高祖孫伯黶(yǎn)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司:掌管。)②法則;制度。曹操《敗軍抵罪令》:“但賞功不罰罪,非國典也。”③儀式;禮儀。杜甫《望嶽》:“邦傢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嶽:指南嶽。)④典雅;不粗俗。蕭統《答玄圃園講頌啟令》:“辭典文艷,既溫且雅。”⑤典故;故事。《左傳·昭公十五年》:“言以考典,典以志經,忘經而多言舉典,將焉用之。”(考:成。志:記述。)⑥主管;掌管。《三國志·吳志·是儀傳》:“到見親任,專典機密,拜騎都尉。”(見:被。拜:授予。)⑦典當;抵押。白居易《杜陵叟》詩:“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如何?”[典禮]1. 典法;禮儀。《後漢書·延篤傳》:“歷公旦之典禮,覽仲尼之《春秋》。”(公旦:周公名旦。仲尼:孔子字。)2. 隆重的儀式。《清史稿·禮志八》:“文華殿成,舉行典禮。”簽:
①作為標識用的竹片或紙片等。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鄴侯傢多書,插架三萬軸。一一懸牙簽,新若手未觸。”(鄴侯:李泌的封號。)②簽註;用文字或記號標識。司馬光《乞降臣民奏狀札子》:“即乞依臣前奏,降附三省,委執政官分取看詳,擇其可取者用黃紙簽出。”(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均宰相職位。)③竹簽。《宋史·王珪傳》:“削竹簽十六,穿於革。”④刺入;插入。《新唐書·酷吏傳序》:“拉脅簽爪,縣(xuán)發熏目。”(拉:摧折。脅:指肋骨。縣:同“懸”。)⑤征調。《元史·世祖紀四》:“丙寅,簽徐、邳二州丁壯萬人,戍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