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陆维钊篆书鲁迅诗 |
释义 | 陆维钊篆书鲁迅诗陆维钊(1899—1980 ),字子平,别署微昭,晚年喜署劭翁。浙江平湖人。父亲早逝后,由祖父抚养。祖父能文善画,故陆维钊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薰陶。青年时受业于竺可桢、柳诒征等名师; 后执教于清华研究院、上海圣约翰大学等校,数十年潜心于中国文学的研究与教学,对书画艺术亦始终孜孜以求,晚岁卓焉成家,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1962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创设了书法篆刻专业,是我国现代书法教育的奠基者之一。 姜亮夫评论说: “陆维钊教授一生的治学态度,老老实实,他于文学、书法、绘画,以至音乐、医学无所不精,而且能融汇贯通。他要全面地掌握中国文化的精华,他的艺术是完整的,他是综合中国文化艺术精华的可贵的人。”陆维钊的书学理论和书法实践,可以用一个“融”字来概括,可谓博大精深,超群拔俗。他“综合中国文化艺术精华”,单就书法而言,不仅深于碑学,对帖学也下了很大功夫。他篆、隶、草、真、行五体俱精,在群起仿效清末北碑的风气下,他选择了篆隶书作为突破口。篆书取径《散氏盘》、《毛公鼎》、《峄山碑》及《石鼓文》、《三公山碑》,根据自己的意趣加以变化,字形扁方,结体开张,笔势险劲; 隶书得力于《西狭颂》、《石门铭》,常用篆籀笔法为之,参以汉简笔意,浑厚雄放; 草宗二王,真书自颜鲁公上溯六朝碑志; 行书博取唐、宋大家。而且,他主张碑帖结合,甚至熔四体于一炉,创作出“蜾扁”一体,将质朴、遒劲的碑的风格和秀美、流畅的帖的笔意融汇在一起。元人吾丘衍《学古编》说: “篆书扁者最好,谓之‘蜾扁’ ,徐铉谓非老手莫能到。”陆维钊正是以这种非篆非隶非草非真、亦篆亦隶亦草亦真的独特书体而蜚声书坛。 这幅作品——鲁迅诗《送增田涉君归国》,猛一看,定会以为是一幅隶书作品,因为字体外形扁方,字距大于行距,且偶作波磔(如第一行第三字“正”的横画,第四字“是”的捺画)。仔细观赏就会发现,这幅作品主要运用篆籀笔法,基本按照《说文》篆字的笔画来书写的。再从整体品味,又会觉得这幅作品气盛如草、严谨似楷——整幅布局跌宕腾挪,纵横捭阖,奇趣横生,左顾右盼,上下映带,神圆气贯。作者不是机械地把篆隶草真堆砌一处,故毫无生硬之感,相反,却是飘逸而苍劲,灵动而谨严,履险而如夷。 书法应该在结体、笔法、神韵等方面俱佳。陆维钊认为,笔法须勤学苦练,神韵乃水到渠成,结体则应苦心经营。他还认为,书家的风格,只能由结体相区别,因此,他作书特别重视结体。一般说来,结体要考虑大小、疏密、欹正。这幅作品,气盛如草,但严谨似楷,用篆笔写扁隶,大小比较整齐,大的不突兀,小的不局促,但整齐并不划一。这幅作品处理疏密的最大特点是: 常常把左右结构的字两边拉得很远,紧贴左右两行,中可走马,旁不透风,并无支离之感,却有顾盼之情。如第二行第七字“折”,两部分之间象两个客人相让进出,又似乎分别在邀请右行的“好”字和左行的“棹”字同行。作者甚至将上下结构的字(如第二行第三字“照” )也安排成“左右结构”使其两部分相揖相让,又和左右相呼相应。对欹正的处理,作者同样是匠心独运,奇巧多变的。 陆维钊一贯主张把提高学问修养放在学书之上,认为“古今没有无学问的大书家”。把主要精力与时间用在钻研学问、提高素养上,同时潜心临池,则可把字写好,否则难通于“道”。他认为扬雄“书,心画也”的观点最足以表达书法之精义,曾在授课手稿中写道: “此处 ‘画,字也可以作 ‘描绘,解,则书法即是心理的描绘,也即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心绪情感的变化。”这幅作品也可说是作者的“心画”,是他的“心理描绘”,是他的渊博的学识、恢宏的胸襟和特定情感的艺术结晶,所以沙孟海在评他的书法时说: “使人感到纯乎学人手笔,饶有书卷清气,无论大小幅纸,不随便分行布白,有时真力弥满,吐气如虹,有时碧山人来,脱巾独步,得心应手,备有风裁。”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