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名词的活用 |
释义 | 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例如: ①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③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⑤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例①“名”本是名词,这里由于前受能愿动词“能”的修饰,后带有宾语“其一处”,故活用为动词,有“说出”的意思。例②“目”本是名词,这里用为动词,是“以目示意”的意思,作谓语。例③“蹄”、例④“蔓”、“枝”、例⑤“策”也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后词义也都有所改变,在阅读时只要仔细体会,是不难看出这种变化的。 (2)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值得我们注意。 现代汉语中名词要作状语,后面必须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加上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较为普遍,有着如下几方面的修饰、限制作用: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例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是名词作状语,用比喻的方法,修饰动词“坐”,表示状态,意思是“像狗那样”。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例如: 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法”是“依照法律”、“按照法律”,修饰谓语“斩”,作状语。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例如: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空”是“在空中”,修饰谓语“游”,作状语。 ④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例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面”是“当面”,修饰谓语“刺”,作状语。 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时”用在动词“献”前,作状语,是“到时候”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必定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活用为动词后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王我”,是“使我王”,即“使我为王”。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词,后面也必定带宾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就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利”原为名词,现用作意动词,可译为“认为……有利”。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