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铮铮北地爽利音:音乐特色
释义

铮铮北地爽利音:音乐特色

前文已谈到,在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等民歌体裁中,本区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又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小调,其中有的是主要在本区流传的曲目,也有的是明、清时流行全国的小曲。河北中部流传的民歌《小白菜》就是一首有名的民歌,这是一支有多段歌词的分节歌(谱例只录其第一段)。歌词诉说一个失去亲娘的孩子受到后娘的虐待,苦苦思念亲娘的哀怨、伤感之情。曲调是带有变宫的六声音阶,以第一小节为“种子”,其曲调为连续下行,节奏为一字一拍加末尾长音,形成一种哀叹、哭泣式的音调。后三小节均由此变化发展而成,并连续下行,最后两小节节奏紧缩,从5/4拍变为4/4拍,表现哭诉语气的紧缩,十分动人。这首曲调曾被改编成歌剧《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并广为流传。

小 白 菜


山东新民歌《沂蒙山小调》也是本区的一首著名曲目。它是在1940年至1941年间,由新文艺工作者根据传统民歌曲调填词,后经流传衍变而形成,也是一首有多段歌词的分节歌(谱例只录其第一段)。内容是歌颂沂蒙山区的好风光及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其曲调也是带有变宫的六声音阶徵调式,轮廓与前例《小白莱》大体相同,但拉长了句幅,增大了起伏,并加了衬词,使情绪与《小白莱》大不相同。

沂 蒙 山 小 调


在本区,还有一些与此曲调轮廓相似的民歌,据有人研究考证,这一曲调与东北流传的某些满族民歌有相似之处,最初可能是满族的曲调随着清朝的统治传到关内。(参阅杨久盛《满族民歌新论》)若的确如此,也不能简单地说《小白莱》等民歌是满族民歌,因为它们在汉族人民中间传唱至少有百年以上,可以说这是满汉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的一个结果。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族文化不可能是“单纯”的,尤其本区在地理上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相连,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经常的,大量的。《小白莱》等民歌则可能是汉族文化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一例。
还有许多明、清时流行全国的时调小曲,像[叠断桥]、[银纽丝]、[剪靛花]等许多曲牌都在本区普遍流行,并有多种变体,例如北方普遍流行的民歌《放风筝》就是“剪靛花”曲牌常唱的曲目。下面是河北南皮一带流传的《放风筝》:

放 风 筝

♩=90


唱词有多段(谱例只录其中第一段),叙述几个青年女子在清明节外出踏青(春游)放风筝时的欢快心情。曲调为带有变宫和清角的七声音阶宫调式,结构可分为五句,第五句在两小节衬腔后重复第四句。曲调婉转而流畅,加上活泼的衬词,生动地表现了唱词中的欢快情绪。
本区的民歌可以说浩如烟海,各种不同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除具有中国民歌的共同特点外,在曲调上,五声、六声、七声音阶都有。其中以加变宫和加清角的两种六声音阶较有特色。七声音阶多用“新音阶”,另外两种七声音阶(“古音阶”和“清商音阶”)少见。在调式方面,宫、徵、羽调式较多,商调式较少,角调式很少见。除音阶调式方面的特点外,本区民歌还有一些比较普遍采用的乐汇,如含有一些音程的跳进音调等,富有情趣。各地民歌使用的衬词也大体相近,如“嗯哎咳哟”,“哪衣呀呀儿咳”,“哼哎哎咳哟”等,这也是本区民歌的共同特点之一。
本区说唱音乐曲种繁多,在各种大的类型中,鼓词(大鼓)类曲种流传普遍。下面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京韵大鼓为例,说明其音乐上的一些特点。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在京、津及河北一带,是大鼓类说唱中较有影响的曲种。其唱腔为板腔体,以上下句变化反复为主要结构。唱词句式多为七字句,也有八字、十字、十一字等句式,另有衬字、嵌字、嵌句、垛句等变化。用韵以北方话的十三个韵部(十三辙)为准,一个唱段大都一韵到底。板式有慢板和紧板,有时还在其中穿插垛板。慢板是一板三眼,通常记作4/4拍,字位节奏是“眼起板落”,即每句唱词的第一个字在第三或第四“眼”上起(眼,即一小节的第三或第四拍),句末一字则在“板”上唱出(板,即一小节的第一拍)。慢板的腔调变化多,用于叙述情节,介绍人物,描绘景物等。如京韵大鼓著名演员骆玉笙(小彩舞)演唱的《林冲发配》(片断):

林 冲 发 配

京韵大鼓


紧板是有板无眼,通常记作1/4拍,字位节奏是闪板起正板落,即每句唱词的第一个字在后半拍起,句末一字落于强拍上。其速度较快,音节短促,字多腔少,近似朗诵,常用于故事高潮时。如骆玉笙演唱的《剑阁闻铃》结尾前的紧板部分(片断):

剑 阁 闻 铃


垛板为一板一眼,记作2/4拍,是与唱词的垛句相结合,插附在慢板或紧板中。垛句是一种句幅短小(常是三至五字),并列排比,连续出现的句式。例如《林冲发配》中的以下片断就是插附在慢板中的垛板:

林 冲 发 配


除以上不同的板式变化外,还有一些常用的腔调,如平腔、挑腔、落腔、甩腔、长腔等,它们都用在慢板中,只有平腔才用于紧板。
京韵大鼓的说唱性强,其唱腔音调形成的重要原则是依字行腔,这也是其它各说唱曲种及戏曲、民歌等体裁的重要创腔原则之一。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相同发音的不同声调,如搭、达、打、大,有区别字义的功能。依字行腔简单地讲就是根据唱词的字调设计唱腔,使唱腔音调与唱词字调基本吻合。京韵大鼓用北京话演唱,北京话的四个调类及调值是:

从前面举的曲例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唱腔音调与唱词字调是吻合的(这主要指出字时开始一两个音的音调,后面的拖腔可以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设计),如《林冲发配》开始的两句:“君”、“专”、“金”等为阴平,调值是55,音调较高且平;“层”、“同”等为阳平,调值是35,音调为上升;“有”、“塔”为上声,调值是214,音调为较大幅度的上升;“制”、“字”等为去声,调值是51,音调为较大幅度的下降,等等。其它唱段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些只是依字行腔的最直观、最基本的例子,其它还有前后字调与音调的关系,倒字的调整等,限于篇幅在此从略。)当然,为了音乐的表现,突破字调制约的情况也是存在、允许的。
由于各地方言用字的调值不同,因此用方言演唱的各种声乐形式,特别是与语言结合紧密的说唱,就有了明显的地方色彩,这是形成音乐地方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京韵大鼓用北京话演唱,依字行腔,使其音调也具有明显的北京特点,即所谓“京韵京腔”,“京味十足”。同样道理,天津时调、河南坠子、山东琴书等音乐之所以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用当地方言依字行腔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很多,大体可分为各种梆子腔剧种和其它民间小戏两大类。下面以流传广泛的豫剧和评剧为代表,分别说明它们在音乐方面的一些特点(关于这两种剧种的概况请见前文)。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在其流传过程中曾有多种流派,基本可分为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体系。它们在音乐上各有特点。豫东调与豫东方言音调关系密切,其音阶为:

(其中1=F是根据一般情况选择的一种调高来记谱,在实践中,调高并不固定,是根据演员嗓音条件等因素而变化的。)调式为徵调式,唱腔中常用的曲调进行是:

音区主要在首调sol至高音re之间,因此豫东调又被称为“上五音”。唱词字位一般为眼起板落,保持了陕西梆子的字位特点。传统唱法多用假声,俗称“二本腔”,声音高而细,花腔较多,色彩较为明快、高亢、热烈、奔放。豫西调与豫西方言音调关系密切,其音阶为:

调式为宫调式,唱腔中常用的曲调进行是:

音区主要在首调sol到do之间,因此又称“下五音”。唱词字位为板起板落,传统唱法多用真声,俗称“大本腔”,声音圆润,哭腔较多,色彩较为浑厚、粗犷、深沉、悲壮。早年,豫剧各流派之间很少交流。近几十年,特别是1949年以后,豫东调和豫西调相互吸收、融合,增强了该剧种音乐的表现力。
豫剧的板式主要有“四大正板”,即: (1)慢板,为一板三眼,速度较慢,以十字句或七字句的若干上下句构成一段,曲调迂回婉转,多用以叙事或抒情。(2)二八板,为一板一眼,上下句各有八板(今已不受此限制),故名。它是豫剧的主要板式,速度变化较大,用于叙事、自白和对唱。(3)流水板,为一板一眼,常用跨小节的切分节奏,速度亦有快慢之分。(4)飞板,即散板,无板无眼,节奏自由,是一种带有伴奏的朗诵式唱腔。除以上四种主要的板式以外,还有从它们派生出的一些其它板式。二八板是豫剧的主要板式。下面是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演唱的《拷红》中的一段“ 二八板”片断:

拷 红 (豫剧)片段

八板1 中速


评剧的形成相对较晚,其两个源头说唱莲花落和歌舞蹦蹦,均为下层民间的艺术形式,因而奠定了评剧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风格。它用河北及东北一带的北方话演唱,唱词多为“大白话”,唱腔自然流畅,多与语言声调相吻合,因而说唱性强。唱腔结构受梆子腔的影响,形成一套板式。基本板式有以下四种:(1)慢板,为一板三眼,唱词字位为头眼起,板落,速度较慢,曲调性较强,宜于抒情。下面是《花为媒》中的一段慢板的片断:

花 为 媒

(2)二六板,为一板一眼,唱词字位为眼起板落,应用广泛,以抒情、叙事为主。(3)垛板,为一板一眼,唱词字位为板起板落,节奏鲜明,朗诵性强,多用于紧张,激动的场面。(4)流水,有板无眼或散板均称流水,多用于表现强烈的悲愤,惊讶等情绪。除以上基本板式以外,还有搭调、尖板、导板等其它板式。此外,还有专用于某些剧目的曲调,如“喇叭牌子”、“补缸调”、“孟姜女调”等。它们原是民间说唱与歌舞音乐保留延用下来的,如“喇叭牌子”便是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二人转”)中的一个曲牌。它由上下两句组成,分别落在商、羽两音上,变化反复。唱腔多口语化,自然灵活。中间加上用喇叭(唢呐)演奏的相同的过门,曲调流畅活泼、情绪饱满。
评剧善于表现现代题材,有不少流传广泛的现代剧目。在音乐上,对唱腔设计、乐器选用等均较少限制,因而不断有所创新,受到群众的喜爱。
本区的器乐以民间吹打乐流行最为普遍,每逢节日喜庆及其它的民俗活动,在广大乡村城镇,唢呐、管子之声处处可闻。下面以“冀中管乐”为代表说明其音乐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冀中管乐流传于河北中部,有“吹歌会”、“音乐会”、“吵子会”等不同乐种(也有人认为它们是一个乐种中的不同演奏派别)。这三种乐种在乐队编制、常用曲目、演奏风格等方面均各有特点。其中“吵子会”乐队编制较小,是唢呐加几件打击乐器,演奏一些较简单的曲目。
“吹歌会”的乐队编制较大,人数均在十人以上,多则上百人。其管乐器有管子(以一支为主,其余为副)、笙(多把,同音高)、海笛(多支)、梆笛(一至二支)、海椎(亦称“喇嘛号”,一种无指孔铜喇叭口吹奏乐器,一至二支)。弦乐器有龙头胡、京二胡、秦琴等。打击乐器有鼓、小镲、云锣、铛铛、大钹、大铙、手锣等。常奏曲目多来自民歌和戏曲曲牌、唱腔等,如《摘棉花》、《放驴》、《小开门》等,还有一些来自佛教和道教的音乐,如《大赞》、《五供养》等。此外,“咔戏”的演奏也十分普遍。“吹歌会”的演奏风格活泼爽朗,速度较快。《放驴》是“吹歌会”经常演奏的曲目之一,它是根据河北民间音调发展而成,与歌舞《跑驴》的曲调有相似之处。它在民间的演奏版本很多,常见的有三个段落,第一段慢板,第二、三段快板,只奏前两段时称“小放驴”。其慢板部分具有浓郁的河北民歌风格,既豪爽奔放,又幽默诙谐。下面是《放驴》慢板部分片断:

放 驴


“吹歌会”又叫“南乐会”,有些地方又称“十番”。据说,“南乐”是从南方传来,因此,“吹歌会”这一乐种在乐队编制等方面,可能受到南方一些乐种,如“十番锣鼓”之类的某些影响。但据一些乐手回忆,“吹歌会”至少也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经过岁月的陶冶,现在演奏的曲目与风格已是完全北方化了。
“音乐会”又称“北乐会”。它的乐队编制一般有八至十人,所用乐器有管子、曲笛、笙、云锣、大鼓、小钹、铛铛(小圆铜锣)等。常奏曲目以成套的“大曲”为主,每首“大曲”均由多段组成,各段多有分段名称,许多与南北曲曲牌同名,也有一些是佛教音乐的曲名。一首大曲一般要演奏十多分钟,甚至更长,常见的大曲有《海青》、《普庵咒》、《玉芙蓉》等。“音乐会”的曲目中也有小曲,但通常是以联奏的形式出现,各小曲之间加固定的打击乐段落。从小曲曲名看,它们多来自民间。“音乐会”的演奏风格较为端庄、古朴,速度较慢。下面是大曲《普庵咒》中的片断:

普 庵 咒


“音乐会”与佛、道宗教的联系密切。特别是与佛教的关系密切。有些地方现存的“音乐会”,就是由附近寺院的僧人传授的。如果把“音乐会”的乐队编制、常用曲目以及所用工尺谱的谱式、乐器的调等方面与以智化寺为代表的北京寺院音乐相对照,就可以发现,“音乐会”与北京寺院音乐的关系密切。它实际是佛教音乐在民间传播的产物。
本区是中国北方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区域之一。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其音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很难确切概括。就总体而言,在音乐形态方面,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并用,在七声音阶中,又以“新音阶”及带有中立音的七声音阶用得较多,“古音阶”次之,“清商音阶”出现较少,这一点与北方另一重要地区“西北部高原音乐文化内区”形成鲜明对照(那里“清商音阶”用得较多)。在调式方面除角调式较少见以外,其余各调式均有较多运用。在音乐风格上,如果说南方音乐更加绮丽、细腻的话,那么本区音乐则较为朴实、粗犷。而河北又多几分慷慨、耿直;山东多几分豪爽、率真;河南则多几分热情、爽朗。北地乡音所显示的,无疑是北方人有血有肉的鲜明性格。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