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钱 |
释义 | 钱初,蔡京主行夹锡钱,诏铸于陕西,亦命转运副使许天启推行。其法以夹锡钱一折铜钱二,每缗用铜八斤,黑锡半之,白锡又半之。既而河东转运使洪中孚请通行于天下,京欲用其言,会罢政。大观元年,京复相,遂降钱式及锡母于铸钱之路,铸钱院专用鼓铸,若产铜地始兼铸小平钱。 《宋史·食货志》 蔡京复得政,条奏广、惠、康、贺、衡、鄂、舒州昨铸夹锡钱精善,请复铸如故,广西、湖北、准东如之。且命诸路以铜钱监复改铸夹锡,遂以政和钱颁式焉。 《宋史·食货志》 许申为三司度支判官,建议以药化铁与铜杂铸,轻重如铜钱法,铜居三分,铁六分,皆有奇赢,亦得钱千,费省而利厚。诏申用其法铸于京师。大率铸钱杂铅、锡,则其液流速而易成,申杂以铁,流涩而多不就,工人苦之。初命申铸万缗,逾月裁得万钱。申性诡谲,少成事,自度言无效,乃求为江东转运使,欲用其法于江州。朝廷从之,因诏申即江州铸百万缗,毋漏其法。 《宋史·食货志》 【评】宋代有铜钱和铁钱。对上述夹锡钱有两种说法:据一枚绍圣钱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是含铜、锌、铅的铜钱;据文献考证夹锡钱应是铁钱。有待宋钱的实物研究,再作定论。 凡铸钱每十斤,红铜居六、七,倭铅居四、三,此等分大略。倭铅每见烈火,必耗四分之一。…… 凡铸钱熔铜之罐,以绝细土末和炭末为之。罐料十两,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罐长八寸,口径二寸五分。一罐约载铜、铅十斤,铜先入化,然后投铅,洪炉扇合,倾入模内。 凡铸钱模以四条为空匡(木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土炭末筛令极细,填实匡中,微洒杉木炭灰或柳木炭灰于其面上,或熏模则用松香与清油,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是转覆,只合十余匡,然后以绳捆定。其木匡上弦原留入铜眼孔,铸工用鹰嘴钳,洪炉提出熔罐,一人以别钳扶抬罐底相助,逐一倾入孔中。冷定解绳开匡,则磊落百文,如花果附枝。模中原印空梗,走铜如树枝样,夹出逐一摘断,以待磨锉成钱。凡钱先错边沿,以竹木条直贯数百文受锉,后锉平面则逐一为之。 凡钱高低,以铅多寡分,其厚重与薄削,则昭然易见。铅贱铜贵,私铸者至对半为之,以之掷阶石上,声如木石者,此低钱也。若高钱铜九铅一,则掷地作金声矣。凡将成器废铜铸钱者,每火十耗其一。盖铅质先走,其铜色渐高,胜于新铜初化者。若琉球①诸国银钱,其模即凿锲铁钳头上,银化之时,入锅夹取,淬于冷水之中,即落一钱其内。 铁钱。铁质贱甚,从古无铸钱。起于唐藩镇魏博诸地,铜货不通,始冶为之,盖斯须之计也。皇家盛时,则冶银为豆,杂伯衰时,则铸铁为钱。并志博物者感慨。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八 [注]①琉球:今日本琉球群岛一带。 【评】上述铸钱工艺的记载翔实,充实了我国钱币史和铸造技术史的内容。铸钱已使用了砂型。 洪武间则例:当十钱一千个,薰模用油一十一两三钱,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当五钱二千个,薰模用油一斤四两,铸钱连火耗用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小钱一万个,薰模用油一斤四两,铸钱连火耗生铜六十六斤六两五钱,炭五十三斤一十五两二钱。 《大明会典》卷一九四 【评】从明代铸钱用料的规范化,反映铸钱技术的娴熟,特别是薰模用油的规定,是提高铸钱表面质量的重要措施。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