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荆轲刺秦王》 |
释义 | 《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 散文篇名。选自《战国策·燕策三》。题目是后人所加。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人言合殊。北宋苏洵在其《六国论》中非议荆轲之行道:“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南宋鲍彪《战国策注》说:“太子丹不忍一朝之愤,轻亡其国,其谋悖矣。夫以二夫行劫刺于大国,出于仓卒不意,或幸以中,而欲从容质责,使悉反侵地,取契以归,此岂持匕首之所可待?鞠武初谋似矣,太子不用,不能力争,妾妇之明也。数士之死,燕国之亡,皆武实为之。荆轲之事,甚似曹刿,其所不可者,刿发愤于一朝,而轲蓄谋于积岁。且白衣祖送者系路,其不漏露而先败,抑已幸矣。轲不足道也。”南宋朱熹说:“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然于此可以见秦政之无道,燕丹之浅谋,而天下之势已至于此,虽圣贤复生,亦未知其何以安之也。”(元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补正》引)然肯定荆轲者亦历代皆有。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晋左思《咏史·其六》诗云:“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渭若停无人。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赞扬了荆轲慷慨高歌、睥睨四海的精神。晋陶渊明《咏荆轲》诗云:“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对荆轲反抗强暴、廷刺秦王的壮举进行热情的歌颂,对他的失败表示深深的惋惜。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诗云:“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之意,抒发了送别友人时抑郁难申的悲痛。清龚自珍更赞扬荆轲有“江湖侠骨”(《舟中读陶诗》)。今人刘忆萱《战国策选讲》说:“荆轲刺秦王,不能把它单纯地理解做荆轲为太子丹个人报私仇,它实际反映了战国之末反抗暴秦侵略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今多数研究者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肯定的。文章激昂悲壮,淋漓酣畅,是一篇出色的史传文学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皆围绕一个“刺”而展开。从“刺”的缘起到“刺”的准备,再到廷“刺”秦王,直至荆轲被斩,层次清晰,结构谨严。通过对话、议论和神态表情的具体描写,真实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善于捕捉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和场面,描绘出特定的环境,以衬托、突出人物性格。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