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鄂渚泽畔留诗魂 |
释义 | 鄂渚泽畔留诗魂东湖一带在先秦时靠近“云梦”,泽薮遍布,洲渚错综,草木繁茂,很能代表楚地的自然风貌。当年,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积极推行政治革新措施而遭到保守势力的谗毁打击,被楚王流放到鄂渚,就曾在这里的泽畔小径流连徘徊,写下过不少感时伤怀的动人诗篇。湖岸上,留下过屈原的足迹;湖水中,浮动过屈原的身影。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创作的诗篇情感真挚热烈,想象神奇瑰丽,形式灵活优美,在《诗经》之外另辟了一块独特的艺术天地。特别是他自觉地将楚地的明山秀水,香草奇葩,大量纳入诗歌作品当中,有力促进了情景交融艺术传统的形成。刘勰《文心雕龙》云,“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而屈原那些“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的作品,正是得了“江山之助”。由此推想,东湖一带的湖泽冈峦、林木花草,也曾为孕育滋养屈原的杰出作品做出过特殊的贡献。 今天,在屈原漫步过的东湖之滨,人们修建了行吟阁、橘颂亭、沧浪亭、泽畔客舍以及屈原纪念馆,这些建筑均集中在东湖西岸的听涛区。 行吟阁坐落在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上,阁名取自《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句。阁为三层,上悬郭沫若手书的“行吟阁”匾额。阁前有屈原立像,高3.3米,置于3.2米高的底座之上。所塑的屈原,依《渔父》篇中描述,面目清癯,昂首视天,诗人的坚贞精神和高洁人格得到充分的显示。 桔颂亭乃屈原所作《橘颂》一诗而得名。《橘颂》为《九章》中的一篇: 此外,沧浪亭、泽畔客舍的命名,也都取意于《渔父》。 屈原活动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然而,今天的人们却仍能从东湖的秀色中感受到屈原的不朽诗魂。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