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送应氏(其一) |
释义 | 送应氏(其一)步登北芒阪〔2〕,遥望洛阳山〔3〕。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4〕,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5〕,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6〕,荒畴不复田〔7〕。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8〕。中野何萧条〔9〕,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10〕,气结不能言。 〔1〕建安十六年(公元211),曹植随曹操西征马超,路经洛阳。在洛阳送别当时著名诗人应玚、应璩兄弟,作《送应氏》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2〕北芒:山名,在洛阳北。阪(ban):山坡。 〔3〕洛阳山:指洛阳周围的山。 〔4〕顿擗(pi):倒塌破裂。 〔5〕耆(qi):年老。 〔6〕侧足:侧着身子走。 〔7〕畴:已耕种的田地。田:耕种。 〔8〕陌、阡:道路。 〔9〕中野:郊野之中。 〔10〕居:居处。 汉末经过董卓之乱以后,洛阳一带惨遭破坏。这首诗的前十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洛阳的空寂和荒凉。后六句想象应氏在途中和家乡面对的萧条景象和难以排解的悲伤。全诗把看到的与想象的、然而是现实的景象融为一体,绘出了一幅战乱后的荒寂凄凉图。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