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趋远峤,微茫入孤舟。”诗句出处:《登章华楼》;是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
楚子故宫地,苍然云水秋。我来览从事,落景空生愁。
伯业没荆棘,雄图成古丘。沈吟问鼎语,但见东波流。
征鸿引乡心,一去何悠悠。晴湖碧云晚,暝色空高楼。
迢递趋远峤,微茫入孤舟。空路不堪望,西风白浪稠。
《登章华楼》唐朝诗人李群玉的作品。【注释】:
迢:
[迢迢]1.遥远的样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潘岳《内顾诗》之一:“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2.长久的样子。戴叔伦《雨》:“历历愁心乱,迢迢独夜长。”迢递:
①遥远,辽远。左思《吴都赋》:“旷瞻~~,迥眺冥蒙。”也作“苕递”。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逶迤傍隈隩,~~陟陉岘。”②高远,高峻。李商隐《安定城楼》:“~~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递:
①交替;轮流。《荀子·天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宋史·真宗纪》:“死罪以下,递减一等。”②顺着次序。袁枚《随园随笔·燧人钻木树》:“当天地开辟后,三皇递兴。”③传送;传递。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一:“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④有关驿站的。苏舜钦《乞发兵用银牌状》:“臣欲乞今后起发兵马及乘递马者,中给银牌,以复本朝旧制。”趋:
(一)①疾行;快步走。《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接舆]趋而辟(bì)之,不得与之言。”(接舆:楚人名。辟:同“避”。)②礼节性地小步快走,以示恭敬。《庄子·说剑》:“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③奔赴。翁大立《吴讴》:“侵晨趋城府,薄暮遍乡邻。”④追求;投向。《淮南子·原道》:“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葛洪《抱朴子 · 外篇·交际》:“世俗之人,交不论志,逐名趋势。”⑤趋向。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趋舍]进退。《韩非子·解老》:“人无愚智,莫不有趋舍。” (二)cù 同“促”。①催促。《汉书·高帝纪上》:“若不趋降汉,今为虏矣。”②急速。《庄子·徐无鬼》:“王命相者趋射之。”③短。《庄子·外物》:“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峤:
(也读qiáo) ①尖而高的山脉。谢朓《登山曲》:“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小:以为小。怅:失望。鲁、齐:地名。)②山路。沈约《循役朱方道路》:“岁严摧磴(dèng)草,午寒散峤木。”(严:寒冷。磴:山路石阶。散:凋落。)微:
①隐蔽;藏匿。《左传·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缢(yì),其徒微之。”(缢:吊死。徒:部下。)②暗中;秘密地。《史记·张仪列传》:“使人微随张仪。”③微小。《吕氏春秋·荡兵》:“有巨有微而已矣。”④轻微。《庄子·养生主》:“动刀甚微。”⑤精妙;深奥。《晋书·葛洪传》:“析理入微。”⑥衰败;衰微。《战国策·赵策三》:“周贫且微。”《后汉书·逸民传论》:“汉室中微。”(中:中途。)⑦出身或地位低下;卑贱。《史记· 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⑧不是;没有。《史记·张丞相列传》:“(吕后)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⑨副词。1. 稍微;略微。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表示否定。相当于“不”。《颜氏家训·序致》:“虽读礼传,微爱属(zhǔ)文。”(属文:作文。)⑩古国名。1.殷代诸侯微子的封地。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2. 殷、周时西南夷诸国之一。在今四川省巴县。微茫:
①微约,遥远。李白《古风》:“正声何~~,哀怨起骚人。”②模糊不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州,烟涛~~信难求。”入:
①进入;由外面到里面。《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②泛指进入某种境界。李白《王右军》:“笔精妙入神。”③特指入朝为官。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④接受;收入。《左传·宣公元年》:“骤谏而不入。”(骤:屡次。)《新五代史·楚世家》:“岁入万计。”⑤上交;交纳。《墨子·贵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⑥参加;加入。《战国策·魏策一》:“入子之事者,吾为子杀之亡之。”⑦合于;相合;符合。朱庆余《近试上张籍水部》:“画眉深浅入时无?”(时:时髦。)⑧入声。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孤:
①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幼而无父曰孤。”②孤单;单独。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古代王侯的谦称。《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④辜负。《后汉书·袁敞传》:“臣孤恩负义。”⑤指无子女的人。《吕氏春秋·怀宠》:“求其孤寡而振恤之。”⑥独特的;杰出的。杨万里《和李天麟二首》之一:“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