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太行群峰唯苍岩”
释义

“太行群峰唯苍岩”

苍岩山在井陉县胡家滩(今改苍岩山镇)村南,距井陉县城40公里;主峰八里栈,海拔1044.6米,素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之誉。苍岩山自古即为燕赵名山,它不仅有奇秀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著名的寺院,因而在1989年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苍岩山风景由特定的山水骨架所构成。山分东西两峰,对峙而立;南北一岭,横亘于后;三者之间为壁立百丈的巨谷深涧。涧底崖半怪石嶙峋,溪水淙淙,白檀蓊郁,古柏苍劲,险栈盘绕,古刹凌空,正如明代吏部尚书乔宇在《怀元瑞》诗中所写:“两峰相望陟崔嵬,鸟道盘盘去复回。万劫禅房森上列,千寻鬼斧划中开。”
苍岩山奇秀的自然风光与古雅的寺庙建筑融于一体,由山、崖、石、林、泉、溪和亭台楼阁共同组成了岩关锁翠、风泉漱玉、书院午荫、碧涧灵檀、悬磴云梯、峭壁嵌珠、桥殿飞虹、绝𪩩回栏、尚书古碣、说法危台、虚阁藏幽、炉峰夕照、山腰绮柏、阴崖石乳、空谷鸟鸣、窍别天开等苍岩山十六景,以及牛金寨、栾台垴、八里栈等七十二观。
苍岩圣母
苍岩山原有志公寺、北寺和福庆寺。前两寺已毁,唯福庆寺存今。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始建于隋代,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真宗大修之后敕赐“福庆寺”匾额,即更现名。该寺依山盘崖而建,古人有“万景临诸壑,千峰拱上方”之赞语。
福庆寺主殿为“公主祠”,祠筑于西峰崖半,坐西面东,内倚绝壁,外临断崖,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如遇云雾蒸腾,轻烟缭绕,远望似天半梵宫,若隐若现,苍岩山十六景中的“虚阁藏幽”,便是指公主祠的景色。
公主祠建于金代,原名“妙阳公主真容堂”。相传,隋文帝有三个女儿,小女儿名妙阳,人称“三皇姑”。妙阳美貌聪慧,帝后十分喜爱。一日文帝欲试妙阳文才,顺口说一上联:“鞋头绣凤凤穿花,鞋动凤舞”,要妙阳对下联。妙阳脱口对出:“扇面画龙龙戏水,扇摇龙飞”。文帝称妙。妙阳的才智使两位姐姐十分忌妒,处处刁难妙阳。
后来,妙阳身染风癣,百治不愈,夜梦佛祖相告,河北井陉苍岩山有一神泉,用泉水洗浴可愈。妙阳遂告别父母,来到苍岩山,一日浴后入睡,恍惚间骑马腾空来到云外自在天,目睹帝释天尊发落亡灵,从宝镜中看到了人间悲欢离合、荣辱休咎等情景,后经天尊点化,矢志出家修行,以超脱凡尘。妙阳醒后,不久病愈,决心削发为尼。
公主出家是皇家之耻辱。皇后百般劝说,文帝严厉斥责,皆无用,只好应允。妙阳公主便奔赴苍岩山。途中权住南华寺时遇火灾,据说是文帝为挽回帝王体面而密派太监所为。公主后被白虎救出火海,骑虎上了苍岩山。
文帝火烧佛寺,惹怒天尊,便降灾皇宫,帝后满身皆生脓疮,久治难愈。一夜佛祖梦告,此疮需亲生女儿的手眼熬制汤药,方可医治。长、次二位公主听说要献出手眼,皆不答应。三公主得知,毅然献双手双眼。帝后病愈,遂为公主于苍岩兴建“兴善寺”(后改福庆寺)。
寺内清同治前记述该庙之碑文,皆引此奇闻。到清光绪年间,井陉知县言家驹考证后认为,隋文帝只有二女,均无出家之记载,而据《隋书·南阳公主传》,隋炀帝之女名南阳公主则有出家之事。她十四岁时嫁于许国公宇文述次子宇文士及。后宇文士及之兄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杀隋炀帝,挟公主北还,途中被窦建德军所俘,南阳公主因家破国亡而决定削发为尼。言家驹认为,苍岩山福庆寺公主出家一说,指的当是南阳公主。此说一出,南阳替代了妙阳,并传说南阳公主在苍岩山一带为民祛病消灾,积德兴善,有求必应,百姓尊为“苍岩圣母”,俗称“奶奶”。
跨虎登山
进福庆寺,溯涧拾级而上,过八仙堂后,半途路旁有一小庙,内塑公主骑虎上山坐像,名曰:“跨虎登山”。相传文帝派人火烧南华寺,公主被大火所围,突然从南山跑来一只白虎,驮上公主便向苍岩山飞奔。白虎驮技欠佳,跳沟跨涧时将公主摔落在地。此时走来一只长毛神猴,讥笑老虎无能,公主从地上站起来说:“老虎救我,有其德;摔我在地,无其技,不能讥笑与责怪,只能驯服。”她环顾四周,只见山半有一山洞,洞口狭窄,但洞内宽阔平坦,正是驯虎的好去处。公主命长毛猴骑虎在洞中跑了七十二圈,老虎驮技大增,然后由神猴引路,公主跨虎上了苍岩山。后人把南山崖半山洞取名“驯虎洞”。老虎后来钻进苍岩山东峰一山洞,为纪念老虎之功,人们将该洞命为“老虎洞”。那只神猴后来也留在了苍岩山,天天到“说法危台”上聆听公主讲经说法。据《井陉县志》所载,从前苍岩山有百只猴群,每当庙会期间,群猴便会蹲在山崖上看热闹。
长生石上种真魂
苍岩山福庆寺内的谷底涧岸古木参天,在这众多的林木之中尤以白檀最为奇特。不少白檀树龄达千年以上,树形因地而异:有的生于岩壁石隙中,枝条横生侧出,好像在伸臂欢迎你;有的悬于崖下,如翠伞倒挂;有的生于石径旁的乱石之中,根似巨蟒抱石钻缝,瘿瘤密集。更奇的是小白檀还比较顺直,一旦长大,便心空皮脱,躯干洞开,却依然郁郁葱葱,成为福庆寺奇景之一。人们把幽谷涧底千株奇特的白檀,命名为“碧涧灵檀”。“虹臂翘翘挽青苍,龙根抱日探紫光。不慕碧泉慕红崖,不恋沃土恋穷岗,无心无皮自有志,有根有叶不喜黄。”前人生动地描绘了白檀的生态、生境及品格。
白檀为何空心没皮?传说公主跨虎登山之时,路旁白檀皆伸出枝条表示欢迎。没想到枝条挂住了公主衣裙,公主顺口说道:“白檀树啊!你好无理,乘人之危来暗算我,有朝一日我剜你的心,剥你的皮!”白檀虽属冤枉,但公主话已出口,于是,苍岩山福庆寺的白檀从此便成了空心没皮的神树。人称“脱尽凡皮未脱根”,“长生石上种真魂”。
“苍岩山的奶奶,照远不照近”
由公主祠西侧经通天洞,即达西峰顶部。其顶有三五农舍,片片梯田,鸡犬之声可闻,果林之景可观,其境其景世称“世外桃源”。在这里有个小山包,名叫“智占苍山”。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志公和尚(据史料记载,志公,金陵人,姓朱,名宝志,七岁出家于道林寺,专修禅业,为南朝名僧,后成为十八罗汉之一),在公主上山之前已经来过苍岩山,见这里山奇水秀,便欲在此建寺,遂将随身宝剑插入山中以做标志,便到各地云游去了。公主上苍岩山后,得知志公已先占地,但又不愿离开,即心生一计:在志公宝剑之下埋了一只绣花鞋。后两人发生争执,并当着众人挖山,看谁有物在先。挖出志公宝剑后,下面果然有公主绣花鞋。志公无奈,含愤而去,后来到苍岩山对面的栾台垴上建了志公寺。公主占了苍岩山,终成正果,被世人尊为“奶奶”。当地百姓都知奶奶占山之秘密,同情志公,而距苍岩山较远的善男信女不知其底细,对其特别崇拜。这就是“苍岩山的奶奶,照远不照近”的来历。
桥殿飞虹
福庆寺内的桥楼殿是苍岩山最奇、最美之景,游人到此,无不为其奇妙的构筑而赞叹。寺内金碑记载,金大定年间(1162—1189),山西平定州天宁寺禅师衍公来福庆寺游礼,见众僧和香客“来之涧南,往之涧北,道路险阻,极其不便”,遂提议“如得一桥行立,善不可加”。福庆寺智鉴法师应声曰妙。后经多方募化,合力集资,终于在深达40余米、宽仅数米的裂涧之上架起一座独空石拱桥,继而桥上筑殿,故称“桥楼殿”。
桥楼殿不仅是福庆寺内深涧南北往来“行路功济”的交通桥梁,它与这里的深涧绝壁地势环境相融合,还构成了海内古寺名刹中绝无仅有的妙景。游人从涧底仰望,桥如飞虹,殿似梵宫。“绣壁双分耸翠微,横空金碧若虹飞。”(清名士梁韩镇诗)“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桥飞。”(清名士吴郡三诗)还有人这样描绘:“双崖断处造桥工,仿佛凌霄驾彩虹。仰视孤高盈万丈,登卧疑是到天宫。”如沿三百六十级的“悬登云梯”登上桥楼殿,可看到殿前悬有草书楹联:“殿前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飞。”因这里地处半山,两侧山崖壁立,中有一涧开裂,云烟飘雾聚集于此,殿阁若隐若现,拱桥若停若动,确有身置天界仙宫之感,“凭栏不见来时路,苍莽无边隐夕辉”。

河北苍岩山桥楼殿


据传,造桥楼殿时工程相当艰巨,尤其在深达40多米的深涧之上伐券砌石令智鉴法师十分犯愁。填土吧,山上哪来这么多土?填石吧,要凿山开石,会破坏寺内的风水。架木吧,又怕木料支撑不住。一年快过去了,已到三九寒天,智鉴法师正在山崖下踱步,猛抬头看沟头悬崖下的滴水结成了硕大的冰柱,法师恍然大悟,如果用柴草填入涧内,引泉水冻结,既省工,也坚固。待冬天把桥修好,春夏天暖柴草中的冰冻自然消融,这就是所谓的“柴草冰冻法”。桥楼殿无论从选址构景上,还是造桥技艺上说,堪称“独居匠心,鬼斧神工”,实为我国古代建筑之杰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 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