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踏莎行 |
释义 | 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于郴州(今属湖南)。其时作者无端被牵入党争,随旧党失势而连遭贬黜——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盗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所有的官爵和俸禄,一贬再贬至于远州,悲苦近于柳宗元;而其无辜受累,委屈又略似李商隐。此词抒写谪居之恨。 首二句写大雾弥漫而月色朦胧,显然是一个象征性的造境。“迷”、“失”二字,正是词人心情的写照。大雾蒙蔽了楼台,月色隐没了渡口,完全是一副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出路的样子。紧接“桃源望断”一句,抒情由暗转明,慨叹找不到逃避政治迫害的世外桃源。“可堪孤馆”二句,方落到现实情景中来,正面抒写词人谪居郴州不胜悲苦的心绪。注意“孤馆”一词,宋词中多用指外放或谪居之官舍(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非指一般旅舍。宦情比羁思更苦。这两句的写景——春寒料峭、孤馆紧闭、杜鹃啼血、残阳如血,谪宦中人的心也在滴血,是何等凄厉的情景,由于充满主观感情色彩,所以被王国维作为“有我之境”的著例予以赏叹。 过片连用两个关于寄书的典故,“驿寄梅花”见《荆州记》陆凯寄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鱼传尺素”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柳宗元谪居柳州诗云:“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是双重怅恨。而此处却说在谪居收到亲友来信,更在心中堆积起重重离愁——秦观被贬纯属莫名其妙,心情当然与柳宗元不一样。“砌成”字暗含一喻,语极形象。“此恨”为何?“郴江幸自”二句就本地风光设喻,作进一步生发。“幸自”语译即“本来好好地”,“为谁”即“为何”。由于作者借水怨山,情未明挑,所以有颠扑不破之感。近人诠释或曰“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或曰“这是象征性地谴责自己,秦观呀,你生在家乡,就在家乡生活多幸福呀,为什么要外出谋官呢”(靳极苍)、或曰“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转,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呢”(高原),这些解释可以并存,不好是此非彼,因为都讲得太实,所以不能穷尽原句之意蕴。苏东坡特别喜欢这两句词,把它写在扇面上,并惋惜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