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赵翼《读史》 |
释义 | 赵翼《读史》历历兴衰史册陈,古方今病辙相循。 时当暇豫谁忧国,事到艰难亦乏人。 九仞山才倾篑土,一杯水岂救车薪。 书生把卷偏多感,剪烛徬徨到响晨。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时期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是有名的诗人兼历史学家,著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集》、《瓯北诗话》等。他的政治思想是正统派,维护封建王朝统治。他的诗风格明快,但诗中议论较多,论诗诗比较有名。 本诗一开始就提出了历史经验与人的实践行为不能统一的矛盾现象。他以诗的概括语言向人显示,本来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成败,治乱存废,一宗宗,一件件,都写得清清楚楚,兴盛与败亡,大体不离人所共知的那些原因。后来的人们却往往忽视前人的经验教训,结果使自身行使的政事,又染上了历史的陈疾;这时若用历史上服用过的药方,来医治后代人的疾病,正好是对症治疗;也如同轨距相同的车子,前车走过,后车相随,辙迹相循地走下去,但却都在同一方地翻了车。赵翼是一个旧时代的历史家,他看出了封建王朝的败亡历史教训,却又不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它的历史客观必然性。他写诗寄托感怀,也是想提醒当朝执政者,还是多注意总结和接受历史的经验教训为至关重要。 在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失望和史家的忧虑。诗人写的是乾隆时代,当时很多人(主要是官僚士大夫)陶醉在盛世的升平岁月当中,觉得天下太平,应该高枕安卧,优游岁月,满可以宽纵享乐一番,不必忧虑邦国大计了。诗人以无法计数的古今历史教训为基础,发出了令人叹服的预言,告诫世人,这样的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因为如果平常不注意国家的治理,待事态严重,漏洞百出,问题已经到了积重难返之日,才感到事态的危机,那时有几人能力挽狂澜,在破败形势里面创造中兴局面?赵翼是一个正统的封建知识分子,他忧国伤时,当然首先是为了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的目光。 诗的第三联是首联和颔联引伸出来的具有针对性又包含有普遍哲理意义的诗句。历史上许多人做事是有始无终的,往往是浅尝辄止,这样总是难成大功,如为山九仞高,才倾倒一筐土,便希望有所成就,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问题发生之后,不能正视其严重事态,用一杯水想浇灭一车柴薪燃起的大火,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说,不论创造功业,还是挽救失败,没有足够的努力条件,都是不能奏效的。这种规律是适用一切领域的有意义的创造作为的。 诗人是在一个黑夜中研读和思索这些历史经验的,他的思绪浮想联翩,有识于历史经验,也有感于现实事端, 彻夜不能入眠,剪烛,傍徨,一直迎来了又一个喧闹的早晨。然而目中所见的现实,又是充满了病态的时局,史册上的兴衰治乱的记载,虽已成为历史经验的“古方”,还是没有人主动地以它去防病治病,这也正是“书生把卷偏多感,剪烛傍徨到响晨”的原因所在。 这首诗中有不少议论成分,但由于充满了哲理抒情,还是很可以给人以美感教育的。诗里凝聚的浓重的感慨之情,清醒的现实忧虑,形成了激情的理性,理性的激情,读后令人思索不已。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