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谒王文成公祠 |
释义 | 谒王文成公祠(清)沈文学
【题解】 文成公是王阳明的谥号,此诗表现作者对王阳明的敬仰以及对其被贬的同情。 【作者】 沈文学,清人,生平未详。 【注释】 ①斜曛:日落时的余光。②儒雅:指儒家思想熏陶的博学之士。千秋:岁月久远。大雅:指才德高尚之人。汉班固《西都赋》有“大雅宏达,于兹为群”之句。③朱陆:朱熹和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朱熹提倡理学,陆九渊提倡心学,心学不承认天理,只承认人心,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仁义道德只在人心中,“不假外求”,他把这种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理称为“良知”,提出“致良知”的学说,当时影响很大,被称为“王学”。分一席:指王学与朱、陆抗衡,占一席之地。④孙吴:战国时军事家孙武和吴起。有三军:王守仁后来曾率兵平定“宸濠之乱。”⑤牂牁:古代牂牁郡在今贵州境内,此借指贵州。古驿:古老之驿站。⑥越国:指王守仁故乡浙江余姚一带。⑦瘗(yi)旅:埋葬死于旅途、他乡者。王守仁为龙场驿丞时,见吏目(负责缉捕窃贼的官员)携一子一仆自京师来,客死于龙场,曾于正德四年(1509)秋月三日作《瘗旅文》祭吊,并为之收葬。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