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读《画蛋》有感 |
释义 | 读《画蛋》有感仔细阅读下面这篇短文,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做到: (1) 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自己的事例要具体、恰当。 (2) 结构完整,段落层次清楚,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3) 注意书写格式,每个字占稿纸一格,每个标点也占一格。字数最多不得超过一千字,否则扣分。 (4) 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否则扣分。 注意:本题要求写读后感,如果根据原文改写或扩写,则不给分。用诗歌形式写也不给分。 达·芬奇(公元1452—1519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训练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作文题:读《画蛋》有感 ——1980年高考作文题。 【例文】 读《画蛋》有感 人说“名师出高徒”,这话实是不假。依我看,这原因有二: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离开了这两条,既称不上“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名画家佛罗基奥手下出了一代宗师达·芬奇,便是很好一例。 当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才告诉他画蛋的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后日功成。 我也曾有过一位“有方”的老师,不过她不是什么有名的人物,只是一个大我几岁的女孩子。几年前,我请她教我拉小提琴,她先问我做事有无耐心,我不明白她的意思,自然是回答“有”。开始学习了,她先给我作了作示范,看着她那娴熟的表演我真羡慕。可轮到我时,她却让我拉空弦。几天过去了,她给我的任务还是如此。她告诉我,拉空弦是基础。只有练到了运弓自如了,才可拉曲子。现在想想,她这话实在有理。是的,她不是什么“名家”,却也是个会做老师的人。 然而,我并没有成功,又拉了几天空弦,我听到的总是那单调的“拉拉”的声音,哪有一点儿我为之陶醉的乐声呢? 我一烦之下,一弓挑断了琴弦,发誓再不学了,于是我的提琴只好休息了。由此我想到,师固然要有方,更重要的是徒要不怠。芬奇的成功,关键的一点就在这里。佛罗基奥讲清了道理之后,他便刻苦地练习,用心学习,正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他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作品。而我的失败,恰恰也在这里。这时我方感到,怕艰苦,在困难面前懈怠,终究是要失败。 不仅学习艺术是这样,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如此,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之处学起,只有打好基础方可学出成绩。 我喜欢写作,真羡慕那些作家,而我的老师却要我天天记札记,把所见所闻的小事都记下来,当时我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只是坚持了。现在,当我一本本地翻看那一摞札记时,方悟出了老师的用意:她是让我练基础,积累材料,一点点地提高呵! 所以,我在写作上的进步——虽然它微小——是老师教之有方的结果,同时也是自己没有懈怠的结果。 芬奇画蛋直至学画成功和我的失败与进步,都说明不仅教者要有方,学者更应不怠,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能有什么知识学不会,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北京一考生) 【评点】 例文获满分。 该文议论精透。开篇紧扣原文,把《画蛋》的主旨概括成一句成语:名师出高徒。又把名师出高徒分解为二:一是师之教有方,一是徒之学不怠,两者缺一不可。紧接着以达·芬奇为例论证,由于教之有方和学之不怠的结合,芬奇才能日后成为卓越的画家。继而按要求联系实际论证:自己学小提琴,教之有方,但自己懈怠,没有学成。由此归纳出:有方+不怠=成功,有方+懈怠=失败。进而由学艺术过渡到学文化知识,联系自己学作文记札记的事例,论证:有方+不怠=进步。最后强调“有方”和“不怠”的结合。起承转合,流畅自如。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