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管子》和稷下之学
释义

《管子》和稷下之学

孔子创立了儒学,儒学培育了自己的反对派——墨学,同时,法家的产生也与儒家学派有重要关联。如魏文侯起用李悝变法,而李悝曾师从孔子弟子子夏;吴起为法家先趋,但他却是孔子高足曾参的弟子;韩非、李斯是法家的重要人物,却都做过儒学权威荀子的门生。可以说,孔子收徒授学是诸子之学兴起的源头,也是百家争鸣的滥觞。
战国时期,真正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了。学术界诸家蜂起,各竞其说,既互相批判,又相互影响,对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齐国临淄稷下学宫的活动,集中而具体地体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让我们从《管子》说起。
《管子》是齐文化的代表作。该书现存八十六篇,其中十篇仅存篇名,实际只有七十六篇。此书旧题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作,但其中仅有少量是管仲遗著;还有几篇为管仲言行的记叙,当属管仲后学据齐国典籍整理而成;其他篇章基本上是战国中期的作品,可能为稷下学士所作。从总体上说,《管子》一书是以齐国为背景,以管仲思想和功业为指导的论述哲学、政治、经济、阴阳五行、兵学、农学、教育诸方面文章的结集。
对《管子》一书的主题思想、或者说它到底属于哪一学派著作的判定,历来有不同说法。汉代认为它属道家著作,隋唐时改判它为法家著作。最近学者们又有新说,或以为是不同于三晋法家的齐法家著作,或认为是一种独立学派——管仲学派的著作。由于《管子》在学术思想上涉及了诸家学说,以致人们很难判断它属于某一学派。梁启超《汉书艺文诸子略考释》说它是“一种无系统之类书”,郭沫若在《管子集校·叙录》中也称此书将“道家者言、儒家者言、法家者言、名家者言、阴阳家者言、轻重家者言杂盛于一篮”。《管子》一书的兼容并蓄,是齐文化开放性特点的反映,也可以说是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一个重要成果。
稷下学宫是“田氏代齐”后建立的。田氏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代齐“合理”制造舆论,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西门)外设立学宫,名为“稷下学宫”,招徕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著书、讲学。齐威王时学宫初步发展,到宣王、闵王时,学宫达到兴盛阶段。《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列、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稷下学宫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具有多学科研究院的特征。学宫设“祭酒”一职,相当于研究院的院长,荀子就曾“三为祭酒”。在这里,齐国政府对从各国招揽来的学者,按其学识与声望,分别给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稷下学术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稷下学宫还具有齐国政府的咨议机构性质,除研究学术外,稷下学士还“喜议政事”,他们不任官职而论齐国要务,借用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事陈词辩说,或供齐王咨询,或为齐王出谋画策。另外,稷下学者多在学宫从事讲学活动,或面授弟子,或与弟子对不同学派交流论辨,培养人才,使稷下学官又具有了现代大学的性质。
因为学宫的学者们可以去留任己、来往自由,可以畅所欲言、各显其长,所以稷下学宫聚集了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如有在稷下占了重要地位的黄老学者宋钘、尹文、田骈、慎到、环渊、接予等,有儒家孟子、荀子等,有阴阳家邹衍、邹奭,有名家儿说、貌辩,有“学无所主”的杂家淳于髡。另外还有田齐法家、兵家等等学派。他们除了口头交流外还著书立说,《汉书·艺文志》就著录了不少他们的著作。
稷下学宫中的百家争鸣是我国思想史上最灿烂的一页,也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值得骄傲的文化现象。它有助于当时政治的昌明、思想的解放和民主精神的光扬,推动了先秦学术交化的发展,更给我们留下了极好的历史启示。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