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注释】:

试:

①用;任用。《荀子·议兵》:“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②尝;尝试。《周易·无妄》:“无妄之药,不可试也。”(无妄:平白无故。)③考核;考试。李白《与韩荆州书》:“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④试探。韩偓《咏浴》:“自试香汤更怕深。”⑤副词。相当于“姑且”、“试着”。苏轼《浣溪沙》:“敲门试问野人家。”

乘:

(一)①登;升。屈原《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诗经·卫风·氓》:“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垣:毁坏的土墙。复关:地名。)②坐;驾。《墨子·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③趁着;凭借。贾谊《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李白《塞下曲六首》之五:“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塞虏:塞外之敌。)④欺凌。《荀子·强国》:“一国作谋,则三国必起而乘我。”⑤追逐。《汉书·陈汤传》:“吏士喜,大呼乘之。”⑥战胜。《尚书·西伯戡黎》:“周人乘黎。”(黎:国名。)⑦计算;计划。《韩非子·难一》:“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⑧乘法。算术中四则运算方法之一。《三国志·吴书·赵达传》:“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⑨佛教术语。指解释教义深浅的等级。张羽《赠僧还日本》:“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 (二)shèng ①量词。一车四马的总称。《史记·陈涉世家》:“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②四的代称。《左传·殽之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③春秋时晋国史书名。后泛指一般史书。④帝王的代称。班固《东都赋》:“损乘舆之服御。”(损:减少。服御:指帝王的衣物等用品。)

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

一:

①数词。《孟子·梁惠王上》:“吾何爱一牛?”(爱:吝惜。)《汉书·律历志上》:“数者,一、十、百、千、万也。”又表序数第一。《吕氏春秋·古乐》:“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八阕:指舞乐的八章。载民、玄鸟:乐曲八章之名。)②专一。《荀子·劝学》:“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螾:通“蚓”。蚯蚓。)③全;满。《史记·淮阴侯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统一;使……一致。《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⑤相同。《左传·庄公十二年》:“天下之恶一也。”(恶:指恶人。)⑥整体。贾谊《新书·过秦上》:“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⑦古代哲学概念。指“道”及“道”所派生的“气”。⑧副词。1. 一概;都。《史记·孟尝君列传》:“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2. 一旦。《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过:过失。)3. 乃;竟。《战国策·齐策一》:“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于此乎?”⑨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孟子·梁惠王上》:“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⑩我国民族音乐记音符号之一。[一何]副词。表示程度深。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叶:

①叶子。《楚辞· 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②世;时期。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李势在蜀既久,承藉累叶。”(李势:人名。)萧统《文选序》:“自炎汉中叶。”(炎汉:指汉朝。)③书页。一张为一叶。王彦泓《寓夜》诗:“鼠翻书叶响,虫逗烛花飞。”这个意义又写作“页”。

重:

(一)①厚。《周易·系辞上》:“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②重量。《汉书·食货志下》:“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径:直径。铢:二十四铢为一两。)③分量大;程度深。与“轻”相对。《战国策·齐策四》:“千金,重币也。”④重要;贵重。《论语·泰伯》:“任重而道远。”⑤重视;敬重。《韩诗外传》卷一:“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禄:做官的俸禄。)贾谊《过秦论上》:“尊贤重士。”⑥加上;加重。白居易《长恨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⑦庄重。《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⑧慎重。《六韬·论将》:“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 (二)chóng ①重叠;重复。程垓《摸鱼儿》:“重门深锁,犹有夜深月。”②量词。层。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③副词。1. 重新;再次。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2. 加上,表示更进一层。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纷:多的样子。脩能:修饰的美态。脩,同修。)

来:

(一)①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②由彼至此,由远到近。跟“去”、“往”相反。《孙子兵法·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③使……来;招致;招来。也作“徕”。司马迁《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④某一时间以后。《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⑤将来;未来。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改正。追:追求。)《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斯:则。已:停止。)⑥句末助词。《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来。”《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 (二)lài 慰劳。《诗经·小雅·大东》:“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职:主管。劳lào:慰劳)

月:

(一)①月球;月亮。《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潜《归田园居》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从朔至晦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状或颜色像月亮的。李贺《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谢郎妓。”⑤指妇人的月经。王建《宫词》:“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妇女怀胎的月份。《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诞:助词。弥:满。厥:其。先生:初生。达: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国古代西域国名。 (二)ròu 同“肉”。古乐府《孤儿行》:“拔断蒺藜肠月中,怆欲悲。”(肠:指小腿肚子。)

底:

(一)①物体的底层或下面。柳宗元《酬贾鹏山人诗》:“青松遗涧底。”《南史·陆澄传》:“竟陵王子良得古器,小口方腹而底平。”②下面。白居易《寒闺怨》:“灯底裁缝剪刀冷。”③事物的终端;尽头。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数转达洞底。”④内部;里面。杨万里《送吴敏叔待制侍御致仕》:“自怜病鹤樊笼底。”(致仕:辞官归家。)⑤阻滞;不流畅。柳宗元《天说》:“人之血气败逆壅底。”⑥至;到达。《列子·天瑞》:“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⑦代词。1. 表指示。相当于“此”、“这”。陆游《遣兴》:“小甑(zèng)吴粳底样香。”(甑:蒸饭的瓦器。)2.表疑问。相当于“何”、“什么”。范成大《双燕》诗:“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⑧通“砥”。1. 磨刀石。《孟子·万章下》:“《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2.磨砺。《吕氏春秋·贵直》:“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二)de 相当于“的”。表领属关系。今通用“的”。《朱子语类·小学》:“那是做人底样子。”

与:

(一)①给予;授予。《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原思:孔子弟子。宰:官名。粟:指俸禄。)②帮助。《战国策·齐策一》:“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③赞许。《论语·述而》:“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④结交;亲附。《荀子·王霸》:“不欺其与。”(其与:指所结交的国家。)⑤盟国;友邦。《荀子·王制》:“王夺之人,霸夺之与,强夺之地。”(之:其。人:指贤士。)⑥党与;共事人。《后汉书·寇荣传》:“于人少所与,以此见害于权宠。”(权宠:权臣;宠臣。)⑦介词。相当于“跟”。《庄子·逍遥游》:“蜩与学鸠笑之。”⑧连词。1. 相当于“和”。《汉书·贾谊传》:“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2.[与其]表示比较。《论语·八佾》:“与其奢也,宁俭。”⑨对付。《史记·燕召公世家》:“庞煖易与耳。”(二)yú 语气词。1. 用在句尾表示疑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文信侯:指吕不韦。专:专权。)2. 用在句尾表示感叹。《礼记·中庸》:“舜其大知也与!”(知:智。)以上意义后作“欤”。 (三)yù 参加。《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师:军队。)

修:

①修饰;装饰。《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②整治;治理。贾谊《过秦论》:“修守战之具。”③修建。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④编撰;著。《北史·序传》:“私为修撰。”⑤研习;修养。《礼记·大学》:“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左传·庄公八年》:“姑务修德,以待时乎!”(姑:姑且。务:致力。时:时机。)⑥特指佛、道教徒修行。⑦长;高。曹植《洛神赋》:“修短合度。”⑧善;美好。张衡《西京赋》:“要绍修态。”

花:

①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②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朵。杨万里《李花》:“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③形状像花的东西。庾信《寒园即目》:“雪花深数尺。”④不只一种颜色,有花纹的。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白居易《霓裳羽衣曲》:“四幅花笺碧间红”。⑤模糊迷乱。杜甫《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谱:

①记录事物系统的书籍。《旧唐书·经籍志上》:“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施继序。”②编写谱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于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讫孔子。”③曲谱;乐谱。张炎《词源》:“而于音谱且间有未谐,可见其难矣。”④作曲。辛弃疾《浣溪沙·别成上人并送性禅师》:“惯听禽声应可谱,饱观鱼阵已能排。”


诗文 试乘风一叶,重来月底,与修花谱。
释义

试乘风一叶,重来月底,与修花谱。

“试乘风一叶,重来月底,与修花谱。”诗句出处:《水龙吟》;是宋朝诗人王沂孙的作品。

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三十六陂烟雨。旧凄凉、向谁堪诉。如今谩说,仙姿自洁,芳心更苦。罗袜初停,玉珰还解,早凌波去。试乘风一叶,重来月底,与修花谱。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3: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