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蒲松龄《采莲曲》
释义

蒲松龄《采莲曲》

蒲松龄

两船相望隔菱茭,一笑低头眼暗抛。

他日人知与郎遇,片言谁信不曾交。

《采莲曲》是江南的民歌,《乐府诗集》归入《清商曲辞》类。最早写采莲的一首诗是汉乐府《江南可采莲》(一作《江南》),第一个以“采莲曲”为题作诗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自此以后,继作者代不乏人。与众多的同题之作相比,蒲松龄此诗以写情细腻、富于民歌的情调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这是一首情歌,主人公是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记述的是一次与情郎的邂逅相遇以及由此引出的内心活动。前两句写相逢的情景。首句中的“菱”、“茭”、即菱角、茭白,都是生长在浅水中的植物。女主人公乘坐一叶扁舟,前去采莲,隔着一片菱、茭,见到正在驶近的情郎的小船。她与他,早已彼此愿意,甚至已定过亲。一根情丝连着的一对小儿女猝然相遇,不觉脸上潮红,惊喜不已。诗中连用三个动词,以一连串的表情与动作,写出她刹那间复杂的心理变化:她始而“一笑”,喜不自胜;既而“低头”,感到羞涩;最后,“眼暗抛”,偷偷地眉目传情,感情缠绵难以自己。首句作全景,环境、人物一起映现;次句的镜头对准那女子,作大特写,先后映出“一笑”、“低头”、“眼暗抛”三个画面。后两句是女子的心理活动。在“临去秋波那一转”(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之后,便“车儿投东,马儿向西”(同前),双方的小船反方向驶离。这时,少女想起刚才巧遇时四下无人,竟然忘了说话,颇感后悔,便以假想之词传出自己的这一段心曲:今后如果别人知道我与情郎你相遇,谁会相信我们彼此连一句话都没有说呢?

此诗与唐人皇甫松的《采莲子》第二首有异曲同工之妙。皇甫松的诗为:“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少年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两首诗都是即情即景之作,描写内心活动的深入细腻,语言的朴素自然近乎天籁,都并无二致。但所写的人物,个性各异:皇甫松诗中的女子的性格特征在于大胆,见到中意的陌生男子,她竟忘情“贪看”以至于忘了划船,甚至敢于主动向那男子抛掷莲子加以挑逗;而蒲松龄笔下的女子的性格特征则在于含蓄,唯其含蓄,乍见一笑即低下头来,不仅害羞不说话,而且也不正面大胆看一眼对方,而只是“暗抛”秋波,把对方偷偷看上一眼。况周颐曾称赞皇甫松的《采莲子》说:“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笔妙乃尔!”蒲松龄的这首《采莲曲》,又何尝不是“写出闺娃稚憨情态”的妙笔呢?能够在皇甫松之后写出独具个性的民间采莲女子的形象,这是蒲松龄此诗的难能可贵处。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