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葫芦神话
释义

葫芦神话

说到葫芦,妇孺皆知,然而,关于葫芦的故事及其来历就不一定那么清楚了。这里先介绍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一个故事:
古时候,在阿逾陀有一个国王,名叫萨竭罗,他有两个皇后,一个叫吉私尼,另一个叫须摩底。国王一直渴望要个儿子。于是,便带他的两个皇后到喜马拉雅山修炼苦行。在那里遇到了仙人苾力瞿。苾力瞿许了国王的心愿:让他得到非常多的儿子,扬名世界。向两个皇后承诺:一个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另一个要生六万个儿子。皇后吉私尼选择了第一个;金翅鸟的侄女,皇后须摩底选择了另一个,准备生六万个儿子威震四海。国王和两个皇后辞别了仙人,回到了宫中。结果,如愿以偿。皇后吉私尼生下了一个儿子,做萨竭罗的承袭人;须摩底却生下一个长葫芦,人们把葫芦一打破,从中跳出了六万个儿子。(见季羡林的《罗摩衍那》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十七卷,第三十七章。)
皇后生葫芦,葫芦一破6万个儿子跃然而出,在今人看来,这种没有因果逻辑的说法不过是一种痴人说梦。可是在先民那里却是一种神圣的信仰。在史前先民的原始思维里,只认识到女阴与生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于是,便把女阴以及在象状上类似的事物圣化,于是便出现了对鱼蛙的膜拜;随着认识的深化,又把阴户以及类似的原型物圣化,于是便出现了有关圆圈和圆坛的神话;进而发现了母胎的特殊作用,于是,便产生了对球形物体的膜拜,葫芦显然是子宫即胎的象征物。《罗摩衍那》的这段故事中的葫芦的梵文词是tumba,但它的复合词却是garbhatumba,意思是“胎葫芦”,是为证据。不过这是农业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再后来发展到了对女血的崇拜;到了母系向氏族社会后期,即由母系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时期,逐渐萌生了对男根的崇拜,再后是对男精和男女两性和合的崇拜。因而产生了诸多被圣化了的象征物。
人类的史前文明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神话,像宝葫芦的神话不仅在印度,在世界各地都十分丰富。譬如在中国,男女婚配称为合卺。旧时男女婚配仪式要使用葫芦、匏瓜之类,将其一分为二作为瓢,即所谓“卺”,男女各执其一,把酒对饮,是为合卺礼。义在合二为一,结成夫妻,像匏瓜一样多多生子。中国风俗将处女初媾称做“破瓜”,将少女婚龄(十六岁)称为“破瓜之年”。《金瓶梅》也将妇人子宫称做“葫芦”。《论语·乡党》言及“瓜祭”,即以瓜祭祖,义在将葫芦多子的神秘力移诸族人,使本族人丁兴旺,财物积聚,事业隆盛。
在人类的原始思维中,没有我们今人的逻辑,在我们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先民看来,却毫不费力、互为因果地将其连在了一起。譬如葫芦,不是葫芦像妇人的子宫,或子宫像葫芦,而是葫芦就是妇人的子宫,子宫也就是葫芦。在有关葫芦的礼仪中,“期愿”葫芦之多产移诸子宫,这里的“期愿”不能理解为今人的一种纯心理的祝愿,而是一种强制和命令,只要严格地、一丝不苟地执行仪式,就会必然导致所愿望的结果。这就像农夫耕种土地一样,只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了耕种的程序,就会必然导致稼禾结实一样。其实,这就是巫术,严格说来有关葫芦的礼仪是一种农业巫术。
农业巫术还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有关植物神话的艺术品。正如格罗塞在其《艺术的起源》中所说:“从动物装潢变迁到植物装潢,实在是文化史上一种重要进步的象征——就是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象征。”这一论断很有见地。这一阶段应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是在从狩猎变迁到采集等较低级的农业时期,在这个时期,植物装潢主要是象征女阴的如莲花、树叶、葫芦、石榴、竹木等,佛教的莲花座当属此类。到了犁耕农业时期就已经进入到父系氏族社会了,这一时期的装潢则主要是男根的象征物。所谓“主要”是因为前后两期没有一个明显的切点,而有一个渐缓的过度期。在过渡期内,两种象征物会有交叉。而即便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前期的神话传说和象征物也不会消失,只不过在数量上有所减少罢了。农业母系氏族社会所信仰的是密教。而密教的复活,如印度克什米尔的湿婆教,却又给此密教流布地区带来前期农业巫术文化的繁荣。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6: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