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草木本心粤北存
释义

草木本心粤北存

粤北韶关,古代多有谪臣贬将放逐于此,因此在韶关历史上也留下许多名人事迹,并有多处古迹旧址存遗至今,其中以唐张九龄墓和风采楼最为著名。
张九龄墓在韶关市西北10公里处,墓旁有其妻卢氏及弟九皋、九章等人的墓冢。1960年发掘时发现,张九龄墓平面呈“古”字形,分墓室、通道、耳室。墓长4.82米,宽4.80米,高5.85米。地表墓碑为1919年修葺时重刻。
张九龄(670—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广东曲江县人,官至丞相。因性情耿直,不同流合污,受到奸臣李林甫排挤,开元二十二年迁为中书令,后又贬为荆州长史。民间传说,张九龄小时候很爱惜文房四宝,他有个汤盘大的墨砚,用完后总放在大鉴寺神龛下,视若至宝。有一次,一只大老鼠拉走墨砚,他捉住老鼠,并将它钉在木板上,还在木板上写上“张九龄,解鼠上朝廷,若然解不到,神鬼不安宁”。随后把木板放在江上。说来也奇怪,木板一下水,不是顺水往南流,却是逆着水直向京城北流而去。有一年,韶关一带持续干旱,百姓叫苦连天,早晚都到大鉴寺下跪求雨。张九龄见状,很是气愤,拿出他的墨砚,要磨墨写状告老天爷。张九龄认认真真地磨了三日三夜,半边天乌云密布,雷鸣电闪。最后,他将墨往天上一泼,只听哗啦一声,那墨水立即变成倾盆大雨洒落下来。自此,张九龄在韶关家喻户晓。也有说,张九龄是个才华超群、多才多艺的人,棋也下得极好。在朝廷做官时,唐明皇李隆基很佩服他,常找他下棋。张九龄就以下棋为喻,劝诫唐明皇关心国家大事和黎民百姓。
张九龄还是著名诗人。其诗不少是应制之作,但一些赠答、写景、抒情诗,辞藻清丽,感情真挚。晚年所作《感遇十二首》,诗风朴素遒劲,精神与陈子昂《感遇》相通,清刘熙载《艺概》云:陈、张“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
风采楼雄踞于韶关市风采路。它东濒浈江,北依笔峰山,始建于明弘治十年(1497)。据清同治《韶州府志》载,此楼是当时韶关知府钱镛为纪念宋仁宗朝谏官余靖而建。
余靖(1000—1064),曲江人,字安号,宋仁宗天圣初进士。景祐三年(1036),余靖上书为范仲淹被贬之事鸣不平,遂也遭贬。庆历年间(1041—1048)出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格赏罚制度,节减开支。他曾出使辽邦,为边境安定和民族团结有所贡献。但因通晓契丹语,赋“蕃语诗”,遭弹劾贬官。皇祐四年(1052)再度起用,为桂州知令。其人为官耿直清廉,不载南海一物,受民称颂。后官至工部尚书,卒于宋英宗治平元年,有《武溪集》传世。
风采楼得名,源自蔡君谟赞余靖诗:“必有谋猷裨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据《改建曲江风采楼碑记》云:“楼之锡名出于宋仁宗御笔亲题。”如今楼上“风采楼”三字石匾,为明著名书法家陈白沙以茅龙笔所书,雄浑刚劲,显赫夺目,是我国书法艺术珍品。
风采楼始建至今,屡有重修、改建。明嘉靖十三年,清乾隆四十六年,道光十一年,同治二年、九年,均重修。如今高22米的风采楼重檐翠瓦、横跨街衢,为1933年改建。现为韶关博物馆。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