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繁钦 ·咏蕙诗
释义

繁钦 ·咏蕙诗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葩叶永彫瘁,凝露不暇晞。百卉皆含荣,已独失时姿。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哀。

这是一首咏蕙草的咏物诗。蕙草,香草名,亦称熏草,俗名佩兰,香如蘼芜,古人认为佩带它可避疫。但作者所咏蕙草,不是吟咏它的异香可贵,而是咏它不得其所。

全诗可分两段。从开头至 “凝露不暇晞”十句,为第一段,写蕙草生不得其所,致使凋零病亡。“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两句,开宗明义,概括写出蕙草生在阴山背后,生不得其所。进而具体写生不得其所的险恶环境。“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是说扎根于阴暗的山崖旁边,从早到晚担心悬崖倒塌而丧身。“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是说寒冷的泉水浸蚀它的根,凄冷的北风在身边徘徊不去。“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是说日月星的光芒照射到四面八方,唯独照射不到山北的蕙草。“葩叶永彫瘁,凝露不暇晞”,是说凝结成冰的露珠不曾有干的时候,蕙草的花叶永远处于忧而成疾的凋零状态。

“百卉”以下四句,为第二段,与其他花草相比,独自伤悲,永无展荣姿之日。末尾四句是说,在阳光的照耀下,各种花草都展现容姿的时候,唯独蕙草不得展荣姿。等到蕙草发华的时候,已时过景迁,为时已晚。鶗鴂,即子规、杜鹃。此用屈原语义。《离骚》有云:“恐鶗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谓深怕鶗鴂提前鸣叫,使得各种花草不芳香。杜鹃春末夏初则鸣,是落花时节的标志,也是百草繁茂之时。假如杜鹃提前鸣叫,那就会使春天的活力扼杀窒息,因而百花自会无色,百草也自会不芳了。这是屈原在走投无路时,向巫咸占卜,巫咸告诉他要抓紧时机,施展抱负,一旦错过时机,政权落入小人之手,那就无可如之何了。繁钦在这里所说“鶗鴂鸣已哀”,也正是说杜鹃一旦提前鸣叫,功名事业也就没有施展的机会了,因而是可悲可叹的。

从上面大体的叙述里,完全能看得出来,这首咏物诗,并不是单纯咏蕙草,而是作者以蕙草作比,以抒发自己不幸的遭遇。以蕙草比人,古已有之。屈原在《离骚》里写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意谓我已经栽种了一畦畦的兰草,又种植了上百亩的蕙草。于此诗人以兰、蕙比喻贤才,是说屈原为了祖国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为国家培养了各种各样的贤才。而在《咏蕙诗》里,作者处处以蕙草自比,一方面说明自己像蕙草一样芳香宜人,富有才华,另一方面说明自己身处异境,生不逢时,抱负无以施展。从作者繁钦的实际情况看,这两方面是符合他的实际的。繁钦能诗善赋,少以文章才辩闻名,曾为丞相曹操主簿,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有雄才大略的人物。然而他生活在东汉末季,军阀混战连年,社会黑暗不堪,致使失去了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机会,因而陷入苦闷悲哀之中。从这一点来看,他发出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生非其时,不得其所的哀叹,是对黑暗混乱的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控诉。仅从这一点来说,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从咏蕙的角度看,作者采用了叙述与拟人相结合的手法。诸如“寒泉浸我根”、“独不蒙余晖”、“已独失时姿”等叙写,赋予无知的蕙草以有知,让其现身说法,自言其悲,自诉其苦,这就大大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与感染力。

作者为了强调蕙草所处境域的险恶,还善于描写环境,制造气氛。诸如先把蕙草置于山北之中,继而以“阴崖”、“寒泉”、“凄风”、“凝露”等形容词极加形容,以突现险恶的环境对蕙草的威胁和摧残,从而突现了冷酷的现实社会对自己的扼杀,也收到了较好地艺术效果。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