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答嘲
释义

答嘲

·佚名·


虞寄,少聪慧。年数岁,客有造其文者,遇寄于门,嘲之曰:“郎子姓虞,必当无智。”寄答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客大惭。

〔选自《童蒙观鉴》〕

●●
这篇小说,纯用对话,刻划了一个聪明、敏捷的儿童形象。
大凡小说,总要写人。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去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作品,特别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根本任务。但写人物,不一定非从大事件去刻划,有时从小事件上去写人物,反而具有意义。从小事件上写人,往往使人物血肉丰满、真实。尤其是儿童的形象塑造,特别应注意从小事件上去反映。因为,儿童必竟是儿童,他们的生活范围较小,不可能都参与大事件。
虞寄是个聪明的人,年仅几岁,就表现出超人的机智。一天,一位客人“造其文者”,造,拜访的意。即客人来拜访虞寄的爸爸。赶巧碰见虞寄在门口。客人嘲弄虞寄,因虞寄的父亲任郎官之职,于是客人说:“郎官的儿子姓虞,一定不聪明。”客人运用谐音双关:“虞与愚同音,就用虞代愚。说虞寄很蠢。客人是主动进攻,虞寄是被动受击。一般而言,主动进攻者都有思索时间的,而被动受击者,没有思索的时间,但虞寄张口便说:“你连虞和愚这两个字也辨别不清,怎得不是愚呢!”他答得迅速、巧妙,针锋相对,这没有敏捷的思维是不能如此快地反击过去的。一个几岁的孩子,能达到这样,就是聪明过人了。
《答嘲》仅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便将人物性格刻划出来,这正是小说的成功之处。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9: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