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封黄竹亚,先集紫兰摧。”诗句出处:《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是唐朝诗人令狐楚的作品。 |
密雪纷初降,重城杳未开。杂花飞烂漫,连蝶舞徘徊。
洒散千株叶,销凝九陌埃。素华凝粉署,清气绕霜台。
明觉侵窗积,寒知度塞来。谢家争拟絮,越岭误惊梅。
暗魄微茫照,严飙次第催。稍封黄竹亚,先集紫兰摧。
孙室临书幌,梁园泛酒杯。静怀琼树倚,醉忆玉山颓。
翠陌饥乌噪,苍云远雁哀。此时方夜直,想望意悠哉。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唐朝诗人令狐楚的作品。【注释】:
稍:
①细碎的禾茎。《周礼·天官·大府》:“四郊之赋,以待稍秣。”(稍秣:喂牲畜的草料。)②小。《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荐:献。脯:干肉。醢hǎi:肉酱。)③禀食,官府发给的粮食。《仪礼·聘礼》:“唯稍受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禀稍之供。”④副词。表示程度、数量逐步增减。相当于“渐渐”。《史记·汉兴诸侯年表》:“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微:衰落。)⑤副词。表示程度轻,数量少。相当于“略微”。《青溪寇轨》:“稍不如意,则鞭笞酷虐。”封:
①加土培育树木以为界。《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宿:人名)②疆界,边境。《荀子·强国》:“土地之大,封内千里,人之众数以亿万。”③积土筑土为坟。《礼记·乐记》:“封比干之墓。”④古代帝王筑坛祭天。《大戴礼记·保傅》:“是以封泰山而禅梁甫。”(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⑤封闭;封合。《史记·项羽本纪》:“封府库而待将军。”⑥封合物,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纸袋。司马光《答彭寂朝议书》:“虽市廛畎亩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⑦古代帝王把土地爵位或名号授予臣子。柳宗元《封建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宗子:同宗族的子弟。)⑧量词。用于封缄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黄:
①黄色。《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cháng)。”(裳:下衣;下裙。)杨臣源《城东早春》:“绿柳才黄半未匀。”②变黄。韦应物《答郑骑曹青橘绝句》:“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③黄帝的简称。陶潜《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dài),慨独在余。”(黄:黄帝。唐:唐尧。逮:及。)④雌黄,古人用作涂抹文字,点校书籍的颜料。陶翰《赠郑员外》:“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黄口]幼儿。《淮南子·汜论》:“古之伐国不杀黄口。”[黄耈(gǒu)]老人。《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黄耈。”竹:
①竹子。《诗经·卫风·淇奥(yù)》:“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视。淇:水名。奥:隈隅。)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②古代八音之一,箫笛之类的竹制乐器。③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盐铁论·利议》:“抱枯竹,守空言。”亚:
(一)①次;次一等。《国语·吴语》:“吴公先歃,晋侯亚之。”(歃shà:盟会时饮牲血以表诚意。)《世说新语·识鉴》:“名亚王、庾之下。”(王、庾:指王导、庾亮。)②低矮;低垂。李昌符《寻僧元皎因赠》:“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柳永《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星杓:北斗七星的斗柄。)③匹敌;相当。《南史·颜协传》:“才学相亚。”④挨着;靠近。陈造《出郭》:“红粉谁家短墙亚。”⑤压。杜甫《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花蕊亚枝红。”欧阳修《渔家傲》:“叶重如将青玉亚。”⑥掩;闭。陆游《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村巷亚竹扉。”⑦两婿互称为亚。后来写作“娅”。《诗经·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仕。”(琐琐:微小的样子。 姻:女婿的父亲叫姻。 wǔ:厚。仕:做官。) (二)yā 象声词。《汉书·东方朔传》:“伊优亚者,辞未定也。”(伊优亚:象声词,形容小儿学语声。)先:
①走在前面。《楚辞· 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②先于;在……之前。《荀子·大略》:“先事虑事,先患虑患。”③首要的事。《吴子·治兵》:“用病之道何先?”④祖先;上代。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对死去的人的尊称。《孟子·梁惠王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⑥对古代人的称呼。⑦先生。《汉书·梅福传》:“夫叔孙先非不忠也。”[先生]1. 老师。2.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亦用来作对人的尊称。3. 医生。[先进]先行学习。《论语 ·先进》:“先进于礼乐,君子也。”集:
①鸟停在树上。《诗经·小雅·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桑。”②停留。《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集于中泽。”③聚集。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咸:全。)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而响应。”④宴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⑤定期聚会交易。杜甫《述古》:“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锥刀:微薄。)⑥汇集诗文成册。又为我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之一部。《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两都:长安与洛阳。)⑦成;完成。《吕氏春秋·慎行》:“将以害荆,其事已集矣。”⑧和顺;安定。《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兰:
①兰草,泽兰。菊科。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秋末开花。《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②兰花。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归有光《项脊轩志》:“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③木兰。一种香木。《楚辞·九歌·湘夫人》:“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④通“欄(栏)”。栅栏。《汉书·王莽传》:“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兰。”⑤通“拦”。阻隔。《战国策·魏策三》:“晋国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有河山以兰之。”⑥通“阑”。指放兵器的架子。《管子·小匡》:“轻罪入兰、盾、鞈革。”(入:交纳。鞈革:护胸的双层革甲。)摧:
①排挤,抑制。《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多:赞许。朱家:收留并推荐季布的侠士。)②折断。曹操《苦寒行》:“羊肠坡诘屈,车轮为之摧。”③毁损;挫败。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④悲伤。《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又:“阿母大悲摧。”[摧颓]1.蹉跎;失意。曹植《浮萍篇》:“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2.衰败;毁废。苏轼《龟山》:“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3.转动倾侧的样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琴鸟曲怨愤,庭鹤舞摧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