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石窟、佛寺和佛塔
释义

石窟、佛寺和佛塔

齐鲁大地是儒学的故乡,但随着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儒家的一统天下被打破。东汉以后,尤其南北朝以来,这里一度盛行道教与佛教,二者为争夺宗教统治权斗争得还很激烈。虽然齐鲁大地特别是东部地区是道教渊源之地,但道教势力却不敌佛教。
对山东一带佛教的早期传播起了重要作用的有两个人,一是东晋高僧法显,一是北魏僧人僧郎。法显曾西渡流沙去天竺求法取经,回国后,于义熙八年(412)到达青州长广郡牢山(即崂山)停留了一年,此后才去京师建康。这位我国首次到印度取经的僧人,给山东佛教传播以重要影响。僧郎据说是西晋高僧龟兹人佛图澄的弟子,与南渡高僧道安同学。僧郎得到北魏王朝支持,在泰山一带隐居,并在今济南的柳埠建立佛寺。这样,山东佛教传播的地点在东面是青州地区,西南则以泰山为中心。后者佛教最盛,包括了今济南、历城、长清、泰安等地。
佛教的影响使山东上述地区发展了与佛教有关的绘画、雕塑等艺术。历代统治者中有不少是崇尚佛教的,于是到处建寺雕佛,出现了许多寺院、石窟造像、摩崖造像等等。
南北朝时期,以济南为治所的地区称为齐州。齐州作为佛教在山东的中心,从僧郎在泰山金舆谷(柳埠)建郎公寺起至隋唐佛教鼎盛时期,在济南的南部山区所雕凿佛像遗存约有一千零八十二尊,其中魏造像八十九尊,主要分布在历山黄石崖、龙洞、东佛峪。
黄石崖造像和龙洞造像都属于北魏末年的造像。黄石崖位于济南市区南千佛山南的螺丝顶山主峰西侧,有北魏正光四年(532)至东魏兴和二年(540)开凿的一座石窟。随山势造像分布于崖壁与天然洞窟内,残存大小佛龛十九个,佛、菩萨的浮雕造像八十五尊。这些造像是山东造像最早和最主要的遗存。而距济南城区十五公里的龙洞山的三尊魏石像已多半风化泐损。
隋、唐时期泰山区的佛教石窟开凿和摩崖造像最多,最著名的是历城柳埠神通寺遗址和千佛山、玉函山的造像。神通寺在距济南市区约四十公里的柳埠北,这里属泰山山脉的琨瑞山,又名金舆谷。神通寺原因僧郎最早在此传法称“郎公寺”,隋开皇三年(584)改名神通寺。现虽只存遗墟,但周围尚保留有著名的四门塔和唐代龙虎塔及千佛崖石窟造像。
四门塔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它与河北的赵州桥一样,为我国至今尚存最古老的地面石砌建筑。塔为方形单层尖顶佛塔,四面各有一圆形拱门,因而得名。塔高15.04米,每边宽7.4米,壁厚0.8米,全部用雕花纹的大块青石砌成。塔顶用二十三行石板层层收缩叠筑。顶端由露盘、山华、蕉叶、相轮等构成塔刹,形制简朴浑厚。塔内有石砌方形塔心柱,柱与塔墙之间有拱板,用十六根石梁托住拱板和塔顶。在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石雕佛像,都是螺髻,盘膝、朝门静坐。
龙虎塔距四门塔不远。从建筑风格看,塔基、塔身建于唐代,塔顶补建于宋代。 该塔重㙴,高10.8米,砖石结构。下三层须弥座塔基用石砌成,上有复莲、伎乐、狮子等浮雕。塔身每面刻着火焰状纹饰的券门,周身布满刻工精细的龙虎、罗汉、菩萨、伎乐、飞天等形象,气势飞动,华丽壮观、雕刻十分精美。
千佛崖位于龙虎塔西侧的白虎山东麓,是唐代有名的造像区。南北长六十五米,较大的石窟有五个,大小佛像二百二十多尊,造像最高者有2.85米,一般都在2.6米左右。这些像主要刻于唐代早期,贞观时的造像脸较瘦,头梳高髻;显庆时则面型丰满,头梳螺髻。各个时代的造像均风格朴实,雕工精细。千佛崖的造像者多为皇亲、贵族、官吏、僧侣等上层人物。此外,在柳埠灵鹫山九塔寺遗址内,尚有唐代九顶塔,单层八角,顶有小塔九座,塔高13.3米。塔后灵鹫山悬崖上有唐摩崖造像三处,计十五龛,五十八尊佛像,这些佛像雕刻具有盛唐风格。
分布在济南周围的隋唐佛像还有很多,如千佛山、玉函山、佛慧山,长清灵岩寺、五峰山、石佛堂等。山东现已发现的最大的佛像是历城青铜山南麓悬崖上的大佛寺造像,像高九米多,雕于唐初。左侧还有菩萨、比丘像。
值得一提的是千佛山、灵岩寺,这两处现在已成为有名的旅游胜地。千佛山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山间层峦迭嶂,苍秀涵幽。山上有千佛寺(又名兴国寺),大门上方横额书“千佛山”,两旁对联是:“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这座寺院依山而建,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等共七座。主殿座南面北,偏殿坐北面南,共分四个禅院,是济南佛教寺院中最大的一座。千佛寺及其周围分布着许多珍贵的石雕和石刻,尤其是千佛崖下的浮雕群,更是名闻遐迩,这里的石窟和石刻造像开凿于隋朝开皇七年到十三年。
灵岩寺在济南西南八十公里长清县境内的灵岩山中。据说,现在的灵岩寺是唐贞观年间所建,后来不断增建扩修。现寺内有千佛殿,有宋代藤胎髹漆毗卢遮那塑像、药佛师和阿弥陀佛铜像、四十罗汉像,还有著名的辟支塔、碑刻、墓塔林等等。四十罗汉像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可能是宋代作品。这些塑像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塔林共有墓塔一百六十七座,墓碑八十一块,其数量仅次于河南登封的少林寺,居全国第二。
山东东部的佛教以青州为活动中心,这里的石窟造像和摩崖造像也有不少遗存。在今青州市西南五公里处的驼山主峰东南悬崖上,集中了北周至隋唐的石窟造像。这里有石窟五座,另有一处摩崖造像群,计有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驼山石窟造像以自北至南第三窟最为高大,窟深二点五米,雕阿弥陀佛像高达五米。在青州市南,还有著名的云门山石窟造像,有窟龛十余座,大小佛像二百七十二尊。据题记,这些佛像多开凿于隋开皇、仁寿年间和唐开元时期,造像者多为居住青州的王公贵族、乡绅佛徒。
在淄博市临淄区龙泉寺故址,有北朝大佛两尊,其高丈八(实5.85米),俗称“丈八佛”。大佛旁分别侍立菩萨石像。在广饶县杨赵寺村有魏孝昌年间的弥勒石佛;在博兴县兴国寺有东魏天平初年的“丈八佛”,两旁还分别雕有六个供养人和一个比丘。
散存于山东各地的隋唐时代的石刻雕像,其他地方还有不少,其后的佛寺、佛塔、佛像等佛教文化遗存更多。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4: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