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游三学山》 |
释义 | 《游三学山》秀岭接重烟,嵚岑上半天。 绝岩低更举,危峰断复连。 侧石倾斜涧,回流泻曲泉。 野红知草冻,春来鸟自传。 树锦无机织,猿鸣讵假弦? 叶密风难度,枝疏影易穿。 抱帙依闲沼,策杖戏荒田。 游心清汉表,置想白云边。 荣名非我愿,息意且萧然。 “三学山”在四川省金堂县东北,传说仙人李八百,名脱三,曾在此山学道,故名。它蜿蜒若龙,高入云际,岚光掩映,峰峦秀美。智炫讲经说法觉倦,晚年入隐此山。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游山,触目多感写下了此诗。 开篇即写山的高。“嵚岑”,同嵚崟,山高的样子。秀丽的山岭,覆盖着层层的烟雾,高耸入云。陡峭的山岩在峡谷中显得更高、更险。山峰一个接一个,绵延不绝。作者先写高,后写险。前者是登山前所望,后者是登山时所历。“危峰断复连”,远看一个个山峰似乎是断开的,而走过去却都连在一起,写出了作者游山时的真切感受。接下来具体写游山所见所感。在峡谷中,曲折回旋的泉水都泻入倾斜的山涧里。只有路旁红红的野草知道天气的寒冷,而一到春天,自然会有鸟儿相互传递消息。“野红知草冻”,字面上似乎是草 “知”,实际上却是人 “知”,是作者看到被冻红的野草时的心理感觉。“春来鸟自传”,也是作者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鸟儿。春鸟纷飞,相互鸣叫,在作者看来似乎就是在传递春天的消息。下面两句则直接赞美自然造化的巧夺天工:“树锦无机织,猿鸣讵假弦?”“无”字用得好,有没用机织胜似机织的意思。“讵”,岂,怎,是说“猿鸣”没有琴弦却胜似用琴弦的弹奏。以下两句写得很妙,“叶密风难度,枝疏影易穿”,是自然界中的常理,作者用 “难”、“易”两字,以人对自然的感受的形式把它写出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教认为,万物如其本性,即有佛性,所以全诗至此,作者写超脱尘世的大自然,如秀岭、绝岩、危峰、侧石、斜涧、曲泉、野红、春鸟、树、猿、叶、枝等,也是深含佛意的。 接着,作者转向写人:“抱帙依闲沼,策杖戏荒田。”“帙”,包书的套子,这里指书。“闲”,不仅是沼“闲”,而且也是人“闲”,在水边读书,在荒田嬉戏,正说明了作者的心情之“闲”。“戏”字用得好,与“闲”对举,相得益彰,读来饶有情趣。作者隐居山林,整天和大自然在一起,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想象和联想。“游心”两句,作者驰骋想象,以 “清汉”、“白云”寄托佛意。“清汉”,即天河。王融《法乐辞》“腾芳清汉里,响梵高云中”,“清汉” 与 “高云”并举,智炫在这里化用其意。至此,作者通过纪游,竭力写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最后两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感慨。“息意”,即抛开“荣名”。“萧然”,对一般人来说,自然是冷落、凄清而难以忍受的、但对看破世间荣辱名利而皈依自然者,则正是自得萧然之趣味。作者讲经宣法,身世坎坷,隐居山林后,内心也充满着矛盾。“荣名非我愿,息意且萧然”,既是作者一生的选择,也是他对人生的把握和认识。 从全诗来看,作者通过对游山时所见所闻的描绘,借物喻意,写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最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忧思。结尾出现转折,耐人寻味。 |
随便看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