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眉间尺
释义

眉间尺

·冯梦龙·


眉间尺仇楚逃之山,道逢一客曰:“吾能为子报仇,然须子之头与子之剑。”尺与之头。客之楚,献王。王以镬煮其头,七日不烂,自临视之。客人从后截王头入镬,两头相啮,客恐尺头不胜,自拟其头入镬,三头相咬,七日后,一时俱烂,乃分其汤葬之,名曰“三头冢”。

〔选自《古今谭概》〕

●●
小说一开头,就把读者带入紧张的气氛中:一个少年为躲避楚王官兵的追捕,逃进了山。读者必然会问:他怎么了?楚王为什么要追杀他?他为什么要以楚王为仇敌呢?这是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我们补上作者省略的部分:传说眉间尺是干将和莫邪的儿子,因为两眉之间相隔较远,取名为眉间尺。干将是天下第一的铸剑名工。楚王得了块奇异的铁,命干将把这块铁铸成剑。干将花了三年时间,铸成了一对举世无双的宝剑。这两柄剑纯青透明,像两条发着寒光的冰。干将知道楚王残忍多疑,绝不允许世上再有超过他的宝剑,献剑之日必定是被杀之时。干将便让妻子莫邪藏起雄剑,留待以后报仇用,自己便带着雌剑去献楚王。凶残的楚王果然用刚到手的雌剑砍下了干将的头。干将的遗腹子眉间尺长成少年,背着父亲留下的雄剑去找楚王讨还血债,却被楚王发觉而悬赏搜捕,眉间尺只得背着剑逃进深山。这就是本篇开头的“眉间尺仇楚逃之山”的前因。作者避开了对前因的叙述,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眉间尺的勇敢无畏,为了更好地突出“客”的智勇双全的性格。
文中的眉间尺,是一个敢于向凶残的最高统治者宣战的英雄少年。他的父辈虽已对最高统治者的本性有所认识,但缺乏针锋相对的斗争精神。眉间尺虽然年少,却敢于向最高的无道昏君挑战,无所畏惧,甚至为了杀死楚王,他毫不迟疑地割下自己的头颅,献出了宝剑。残暴的楚王得到眉间尺的头还不解恨,又把他的头放到大锅里去煮。眉间尺的一腔仇恨集中于头,虽经七日七夜的煮烧磨难,复仇之心永不泯灭,头也不烂。当楚王的头被客截落入锅后,眉间尺以头相咬,英勇战斗,在客头的帮助下,终于咬死王头,“一时俱烂”。一个坚韧顽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文中的客,是一个为伸张正义而献身的英雄。眉间尺要杀楚王,是为报父仇。客帮助眉间尺杀楚王,不含有一点私人感情成分,完全是为孤儿寡母、贫弱无助者伸张正义,为铲除邪恶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眉间尺的英勇无畏、客的救助弱小的精神都是受到推崇的民族精神。作者让三个头骨无法分辨,以“三头冢”葬之,实际是让眉间尺和客,享有人间至尊“王”的待遇。
本篇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本篇的悬念有三:其一在本篇开头,一少年在山间奔跑,远远的似能看到楚王的追兵,使读者惊诧。“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清·李渔《闲情偶寄》);其二在客一语而使眉间尺“与之头”。读者并不了解客的为人,客仅说:我能为你报仇,但需要你的头和你的剑。眉间尺对客竟毫不怀疑而割下了自己的头。这一悬念有一箭三雕的功用,一是表现眉间尺报仇心切,只要能杀死楚王,用自己的头换取胜利也值得;二是表现客的救人急难、一诺千金的侠义心肠;三是抓住读者的心理:客是楚王的奸细,赚取眉间尺的头颅怎么办?读者越疑越要往下读。其三是客献眉间尺头,眉间尺怎么报仇?直至眉间尺的头在客人头的帮助下咬杀王头,读者才释然。短短的文章竟设置了这么多悬念,真可谓曲尽其妙。
本篇塑造眉间尺,用的是一种怪诞的手法:以头相咬而报杀父之仇。这在现实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存在。这种奇特、荒诞的手法,既是封建社会专制、强权压迫下平民百姓反抗的变形反映,又是作者冯梦龙从古代神话、传说中吸收滋养的表现。
本篇所讲述的故事,曾被鲁迅改编为《铸剑》,收入《故事新编》中。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0 0: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