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皇矣
释义

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此式廓
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11)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12)
攘之剔之(13),其檿其柘(14)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15)
天立厥配(16),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17),松柏斯兑(18)
帝作邦作对(19),自大伯王季。
维此王季,因心则友(20)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21),载锡之光。
受禄无丧,奄有四方(22)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德音(23)
其德克明(24),克明克类(25),克君克长(26)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27)
比于文王(28),其德靡悔(29)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30),
无然歆羡(31),诞先登于岸(32)
密人不恭(33),敢距大邦(34),侵阮徂共(35)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按徂旅(36)
以笃于周祜(37),以对于天下(38)
依其在京(39),侵自阮疆(40),陟我高冈。
无矢我陵(41),我陵我阿。
无饮我泉,我泉我池。
度其鲜原(42),居岐之阳,在渭之将(43)
万邦之方(44),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45)
不大声以色(46),不长夏以革(47)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谓文王,询尔仇方(48),
同尔兄弟,以尔钩援(49),
与尔临冲(50),以伐崇墉(51)
临冲闲闲(52),崇墉言言(53)
执讯连连(54),攸馘安安(55)
是类是祃(56),是致是附(57),四方以无侮。
临冲茀茀(58),崇墉仡仡(59)
是伐是肆(60),是绝是忽(61),四方以无拂(62)




【注释】 ① 皇: 伟大。②莫:安定。③二国:指商、周。④不获:不一样。⑤究、度:考虑。⑥耆:致。⑦憎:通“增”。式廓:疆土。⑧宅:居。⑨作:砍伐。屏:去掉。⑩菑(zī):直立已死之树。翳:通“殪”。倒在地上之树。(11)灌:灌木丛。栵:斩而复生之木。(12)柽:河柳。椐:灵寿木。(13)攘、剔:修剪。(14)檿(yǎn):山桑。柘(zhè):黄桑。(15)串夷:混夷。载路:满路而跑。(16)配:指配天命者。(17)拔:茂密。(18)兑:笔直。(19)对:指明君。(20)因心:天性。(21)笃:厚。(22)奄:尽。(23)貊(mò):清明。(24)克明:能明察是非。(25)克类:能分善恶。(26)克长:能诲人不倦。克君:能尽君德。(27)顺:慈和。比:上下相亲。(28)比于:传及。(29)悔:通“晦”。尽。(30)畔援:跋扈。(31)歆羡:羡慕。(32)诞:语助词。岸:高位。(33)密:密须国。(34)距:即“拒”。(35)阮、共:皆国名。(36)按:阻击。(37)祜:福。(38)对:答。(39)依:通“殷”。盛貌。(40)侵:疑作“寝”。息兵。(41)矢:陈兵。(42)鲜原:地名。(43)将:旁边。(44)方:法则,榜样。(45)怀:知。(46)声:言。色:貌。(47)不长:不崇尚。夏:棒。革:鞭。(48)询:咨询。仇方:友邦。(49)钩援:云梯。(50)临、冲:战车。(51)崇:国名。墉:墙。(52)闲闲:熟练。(53)言言:高大貌。(54)讯:审讯。连连:不绝貌。(55)馘(guó):敌人的左耳。安安:多貌。(56)类:祭天神。祃:祭马神。(57)致:归还土地。附:安抚百姓。(58)茀茀:盛貌。(59)仡仡(yì):高耸貌。(60)肆:袭。(61)忽:绝。(62)拂:违背。


【鉴赏】这是歌颂文王伐密伐崇之诗。
全诗八章。诗以两章写太王,以两章写王季,而以四章写文王。由此不难看出,此诗意在颂美文王之武功。
首二章写太王之功德。一章言天命太王宅居岐山。伟大的上帝,监临下土明察显赫。上帝观察四方,以求百姓安定之所。结果发现商乱周治,“维此二国”,其政截然不同。上帝公正,并非有私于周。接着上帝又观察四方之国,经过一番考虑,最后决定赐命于周,增大其疆土。上帝回头西望,遂以岐山之地给予太王。二章言太王开发岐山。开头八个排比句,一气直下,真切地描绘出太王辟草莱、育林木的兴旺景象。砍伐那枯树,铲除那死树;修剪那灌木,理齐那小树;芟除那河柳,整理那灵寿;砍齐那山桑,剔理那柘树。太王如此艰苦创业,使周邦得以迅速发展。下四句正是对太王功德的高度赞美。上帝迁明德之君于此,混夷便落荒而逃;上帝立他为配天之人,其承受天命固若磐石。
中二章写王季的功德。三章言王季友爱其兄。上帝俯视岐山,柞棫茂密,松柏笔挺,气象一新。为此,上帝兴周邦,立明君,自太伯、王季相让始。这个王季,生性友爱,“则友其兄”。这二句正隐含着王季、太伯相互让国的故事。由于王季具有这种友爱的美德,所以上帝既增厚其福禄,又赐予其荣光。王季所受福禄没有丧失,于是就广有四方。四章言王季之盛德。这个王季,上帝度量他的心,深知他道德清明。王季其德非常完美,能明是非,能辨善恶,能作师长,能为人君;统治这个大国,亦能上下相亲,慈和顺善。传至文王,其令德不已。既已承受上帝的福禄,还要传给后代子孙。这几句承上启下,使得行文过渡自然,了无痕迹。
后四章写文王伐密伐崇。四、五章言伐密。上帝对文王说:不要跋扈,不要贪婪,而要率先登上道德完美之岸。文王内修德政,国力充实。可是密国自傲不恭,竟然胆敢抗拒大邦。它既已侵犯阮国,又欲侵犯共国。这使文王勃然大怒。于是立即整顿军队,去阻止侵犯共国的密军。文王的这一举动,上可承天意以厚周家之福,下可符民望以答天下之心。这次战争,其结果自然是周师凯旋。“依其在京”,是说文王之师已返回周京;“侵自阮疆”,是追述息兵于阮疆。在归师途中,文王登上高冈,豪情荡胸,踌躇满志。此时兵息境安,再也无人敢陈兵于“我陵我阿”,饮马于“我泉我池”了,一种胜利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征服密国之后,文王德威影响更远,于是规划岐山之南、渭水之侧的“鲜原”,以作周京。从此,这“鲜原”便成了万国的榜样,人民所归往的地方。七、八章言文王伐崇。上帝对文王说:不要暴显言貌,不要尊尚威力。要像“不识不知”一样,遵循上帝的法则。去跟大国“仇方”商量,去与小国“兄弟”联合。准备好云梯及战车去讨伐崇国。尽管崇国的城墙高大,然而也挡不住周军战车的猛烈攻击。经过激战,周军获俘甚多,连连审讯;割敌左耳,也不计其数。于是周军就地举行天祭和马祭。之后归还崇国之土地,安抚崇国之人民,这样四方之国再也不敢侵侮周邦也。接着周军又向崇国展开了更强大的攻势。战车疾驰,气势磅礴,高耸的“崇墉”已摇摇欲坠。此时,周军发起了冲锋,“是伐是肆”,“是绝是忽”,终于灭掉了崇国,取得了彻底胜利,这样四方之国再也不敢违抗周邦了。
《诗序》说:“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序》言“美周”,此属泛论。又言“莫若文王”,方切近诗意。朱熹《诗集传》说:“此诗叙大王大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此说不为大误,唯犯主次不分之弊。方玉润《诗经原始》说:“此诗历叙大王以来积功累仁之事,而尤着意摹写王季友爱一段至德。”此说将重点落在“摹写王季”也不切当。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