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果州南充县,寒女谢自然。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轻生学其术,乃在金泉山。繁华荣慕绝,父母慈爱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难具言。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
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檐楹暂明灭,五色光属联。观者徒倾骇,踯躅讵敢前。
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茫茫八纮大,影响无由缘。
里胥上其事,郡守惊且叹。驱车领官吏,氓俗争相先。
入门无所见,冠履同蜕蝉。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传。
余闻古夏后,象物知神奸。山林民可入,魍魉莫逢旃。
逶迤不复振,后世恣欺谩。幽明纷杂乱,人鬼更相残。
秦皇虽笃好,汉武洪其源。自从二主来,此祸竟连连。
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莫能尽性命,安得更长延。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来者犹可诫,余言岂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伦。寒衣及饥食,在纺绩耕耘。
下以保子孙,上以奉君亲。苟异于此道,皆为弃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异物群。感伤遂成诗,昧者宜书绅。

《谢自然诗》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注释】:

白:

①白色。《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辨:辨别。)②纯洁。《韩非子·说疑》:“竦(sǒng)心白意。”(竦:恭敬。)③皎洁;明亮。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彰明;显赫。《荀子·天论》:“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⑤表明;陈述。《吕氏春秋·士节》:“吾将以死白之。”⑥禀告;报告。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太尉自州以状白府。”⑦徒然;平白地。李白《越女词》五首之四:“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白日:

①光明的太阳。王之涣《登鹳鹊楼》:“~~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白天。《三国志·魏·庞淯传》:“淯母娥自伤父仇不报,乃帏车袖剑,~~刺寿(李寿)于都亭前。”③时光。《潜夫论·浮侈》:“无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费~~,毁败成功。”

变:

①变化;改变。《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易经·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②使改变。③变成。《搜神记·五气变化》:“春分之日,鹰变为鸠,秋分之日,鸠变为鹰,时之化也。”(化:变化。)④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突发事件。《史记·李斯列传》:“陛下不图,臣恐其为变也。”⑤灾异。《宋史· 王安石传》:“天变不足畏。”⑥指变文,唐代俗文学的一种文体。

幽:

(一)①昏暗;深暗。《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迁:迁移。乔:高。)②隐晦;深奥。《荀子·正论》:“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研求幽邃。”(邃:精深。)③深沉;沉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④隐藏的;不公开的。曾觌《海野词·信传玉女》:“幽期密约,暗想浅颦轻笑,良时莫负,玉山倾倒。”(玉山:喻品德容仪。)⑤囚拘;监禁。司马迁《报任安书》:“身幽囹圄之中。”⑥幽雅;幽静。王羲之《兰亭集序》:“是足以畅叙幽情。”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⑦旧指阴间。宋玉《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些:语气词。)⑧古州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一带。[幽默]幽静无声。《楚辞·九章·怀沙》:“眴(shùn)兮杳杳,孔静幽默。”(眴:同“瞬”。目转动。孔:甚。) (二)yǒu黑色。《诗经·小雅·隰桑》:“其叶有幽。”

幽晦:

幽暗,不明。《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兮,下~~以多雨。”

晦:

①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朔:阴历每月的最初一天。)姚鼐《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目观亭。”②日暮;天黑。陈黯《诘凤》:“(鸡)晦晓而不昧其候。”(昧:迷乱。)③昏暗。屈原《九章·涉江》:“下幽晦以多雨。”④隐晦;隐藏。《左传·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称:指措辞造句。志:记载。)⑤(草木)凋零。江淹《杂体·效王微〈养疾〉》:“寂历百草晦。”(寂历:空旷。)

萧:

①香蒿。《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②凄清;冷落。刘伶《北芒客舍》:“枯叶散萧林。”③洒脱。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浮图精舍)依山临壑,隐蔽松枥(lì),萧然绝俗。”(枥:木名。)④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后为楚所灭。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萧条]荒凉。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之三十四:“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萧索]冷落萧条。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四:“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饶:多。)[萧瑟]1.风声。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 寂寞凄凉。杜甫《北征》:“人烟渺萧瑟。”[萧墙]古代宫室作为屏障用的矮墙,后借指内部。《论语·季氏》:“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zhuān)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季孙氏。春秋后期鲁国贵族。颛臾:古国名。)

萧萧:

①稀疏的样子。苏轼《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华发~~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②衰败的样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芦荻秋。”③状风吹草木摇落的声音。杜甫《登高》:“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④状马鸣声。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班马鸣。”

萧:

①香蒿。《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②凄清;冷落。刘伶《北芒客舍》:“枯叶散萧林。”③洒脱。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浮图精舍)依山临壑,隐蔽松枥(lì),萧然绝俗。”(枥:木名。)④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后为楚所灭。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萧条]荒凉。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之三十四:“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萧索]冷落萧条。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四:“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饶:多。)[萧瑟]1.风声。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 寂寞凄凉。杜甫《北征》:“人烟渺萧瑟。”[萧墙]古代宫室作为屏障用的矮墙,后借指内部。《论语·季氏》:“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zhuān)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季孙氏。春秋后期鲁国贵族。颛臾:古国名。)

风:

(一)①空气流通的现象。《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②吹风;让风吹。《孟子·公孙丑下》:“有寒疾,不可以风。”③比喻快速如风。《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④气势;势头。《晋书·刘毅传》:“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⑤教化;教育。《周书·齐炀王宪传》:“宣风导礼。”⑥风气;风俗。柳宗元《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陆游《游山西村》:“衣冠简朴古风存。”⑦景象;景色。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⑧风度;风格。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⑨歌谣;民歌。《左传·襄公十八年》:“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骤:屡次。)⑩走失;散失。《尚书·费誓》:“马牛其风。”(11)病名。《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引《典略》:“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12)讽诵。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先须读《楚辞》,朝夕讽詠,以为之本。” (二)fěng 通“諷(fěng)”。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诫。《汉书·赵广汉传》:“广汉闻之,先风告(杜)建不改,于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审。)[风骚]《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的合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莫不同祖风骚。”(祖:效法。)也泛指诗文。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翰:笔。)

风景:

①风光,景色。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落花时节又逢君。”②风度,神采。《晋书·刘毅传》:“正身率道,崇公忘私,行高义明,出处同揆,故能令义士宗其~~,州闾归其清流。”

景:

(一)①日光;光亮。《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wěi)晔。”(晔:光辉灿烂。)也指太阳。潘岳《杨仲武诔》:“日昃(zè)景西,望子朝阴。”(昃:日偏西。朝:宫室。)②光阴;时光。傅玄《九歌曲》:“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③风景;景物。《汉书· 梅福传》:“此何景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④情形;景况。李白《赠僧崖公》:“昔往今来归,绝景无不经。”⑤大。成公绥《啸赋》:“游崇岗,陵景山。”(陵:登上。)《淮南子·天文》:“龙举而景云属。”(属zhǔ:连接;跟随。) (二)yǐng 阴影;影子。后作“影”。李朝威《柳毅传》:“景从云合。”《过秦论》:“赢粮而景从。”(赢yíng:背。)《淮南子·原道》:“照日光而无景。”

寒:

①冷。《礼记·月令》:“寒热不节,民多虐疾。”《吕氏春秋·察今》:“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②贫穷;贫寒。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彤庭:指富贵人家。)《晋书·刘毅传》:“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③害怕;畏惧。《聊斋志异·辛十四娘》:“误入涧谷,狼奔鸱(chī)叫,竖毛寒心。”(鸱:猫头鹰。)


诗文 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释义

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

“白日变幽晦,萧萧风景寒。”诗句出处:《谢自然诗》;是唐朝诗人韩愈的作品。

随便看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

 

Copyright © 2021-2024 Brocanteu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0 0: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