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白居易《长恨歌》 |
释义 | 白居易《长恨歌》白居易《长恨歌》 白居易
这首诗写于元和元年(806),作者在周至县(在今陕西省)任县尉的时期。与元和十一年遭贬后所写的《琵琶行》,同为脍炙人口的长篇歌行的姊妹名篇,同被誉为“古今长歌第一”。作者本人也自负是他生平压卷之作。作者生前,此诗已广为流传,其本人被誉为“长恨歌主”。 诗人创作此诗的起因是当时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古论今,言及唐玄宗之溺于声色、杨贵妃之恃宠贵幸,而酿成马嵬之变,不胜感叹,乃据王质夫建议写成。陈鸿并为之作《长恨歌传》,诗、传并传于世,相得益彰。 诗中的汉皇,指汉武帝刘彻,这里用以借指唐明皇李隆基。华清池,唐华清宫的温泉浴池,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南骊山上。骊宫,指骊山之上的华清宫。渔阳,范阳节度所领八郡之一。鼙鼓,古代军用鼓。渔阳鼙鼓,指天宝十四年在渔阳起兵叛乱事。霓裳羽衣曲,西域乐鼓舞曲调。相传由西凉节度使杨敬述献入,经李隆基润色而成。翠花,帝王专用的仪仗旗子。六军,古代天子六军,泛指护驾的军队。太液,池名,在大明宫内。西宫,太极宫。南内,兴庆宫,在皇城东南。李隆基初回京时居南内,肃宗因恐其与外界接触,有复辟野心,便将其迁入太极宫。太真,杨玉环为女道士时,号太真。真,道家与“仙”字同义。昭阳殿,汉宫殿名,赵飞燕姐妹所居,这里借指杨贵妃生前寝宫。蓬莱宫,传说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州)上的宫殿,这时泛指仙宫。长生殿,天宝元年造,在华清宫内。 这首诗在思想上是讽刺的,在爱情描写上又是歌颂的。诗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段对唐玄宗的荒淫腐朽与杨贵妃的恃宠而娇,都是语带讽刺与谴责的,是致“恨”之因;而后半段写“长恨”本身,即唐玄宗对杨玉环的思念与追求,又是完全欣赏的态度,充满着满腔的同情。因此,诗的主题被复杂化了。惟其如此,诗人的同情淹没了暴露,终于衍化成一曲缠绵悱恻、优美动人的爱情悲剧。其精彩绝伦的艺术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后世的一些著名戏剧,如关汉卿的《唐明皇哭香囊》 (残本)、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屠隆的《采毫记》、洪升的《长生殿》等,均由此诗演化而成。诗中的许多词句,也已成为传诵不衰的千古名句。 |
随便看 |
|
诗文大全共收录221028篇诗文,基本覆盖所有常见诗歌美文的中英文翻译及赏析,是不可多得的汉语学习材料。